機場特警

談特警編制與MP5衝鋒槍之槍型選擇

 

  臺灣有意成為亞太營運中心,鄰近國家亦有相同的宏觀,其中以香港新機場與新加坡樟宜機場,對臺灣而言最具競爭壓力。

  由於亞太地區的特殊地域和政治性,使這同屬中國人治理的兩國三地,各自有其地理區域之重要性。若要以單一地區,真正獨自成為唯一的航運中心,事實上非常不易達成,因為這三地地幅過小,所以必需跨過區域整合,才能真正成為一完善的航運網。

  近年航空運輸業的蓬勃發展,中正國際機場擴建二期航站竣工後,若再加上兩岸通航,中正機場勢必更加忙碌與複雜。我們以兩個最鄰近臺灣的國際機場為例∼香港啟德機場和馬尼拉國際機場,在其機場入出境管制區內,除了航警編制外,都有手持MP5衝鋒槍的特警共同服勤(香港啟德機場為MP5A,馬尼拉國際機場則是MP5K)。

  國內兩個國際機場∼桃園中正與高雄小港機場,都曾發生過匪徒脅持人質和槍戰事件。或許有人會認為航警就能勝任機場一般安全勤務;若有特殊狀況,在短時間內就有機場駐守之特勤隊會出動接掌狀況。問題在於這段時間中,以航警S&W M5904半自動手槍對超過25公尺目標之準確性、射程和9mm的穿透力,是否能勝任制止目的,倒蠻令人質疑。加上航警因勤務繁重,也無多餘有時間投入提升個人其射擊水準與反制訓練。

  因為突發狀況首重“先機處理”與“危險範圍縮控”,所以第一時間顯得非常重要。在機場內,當匪徒沒入人群逃逸或尋求掩護,執法人員對於匪徒基本上是無法瞄準開槍,但還是必須前往追捕;不過會因人群阻礙,造成的距離拉開的情形,或是此時會出現一些有利開槍制止的機會,但如果現場只有航警的S&W M5904半自動手槍來應變處理,可能將無法有效精確命中,此時準確度和射程都非常高的MP5A5衝鋒槍,就能展現半自動的近攻遠追的功效。

  從以往國際案例分析出,許多違禁物品與國際列管組織成員,都是從安全警戒鬆散的國際機場啟程或轉機,國內也發生過以出入證矇混進入管制區,登機偷渡的案件。一個安全嚴密的機場,會增加匪徒或國際恐怖份子跨國性犯案的困難度,甚打消了在此地犯案的意圖;相對於一般槍械毒品走私或冒名偷渡,也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嚇阻作用。

  機場特警的編制,是介於航警和特勤隊的一種勤務部隊,它的訓練與任務也高於航警,它是一支訓練精良的部隊,也算是先頭部隊。在臺灣躋身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同時,我們更必須提出展現機場安全的保證,有了機場特警的協同維繫,才能構成完整的機場航運體系。

 

特警人員遴選

  特警編制人員遴選,在年齡體力與訓練,必須有一定嚴格限制與要求。在啟德機場曾看過一名年輕稚氣未脫的特警,當時這位手持MP5A3特警,不禁會讓人質疑其突發狀況之果決判斷力,也會讓匪徒產生依面相判別估算其能力,當然這並非絕對,但還是有某種程度的危害關連。一名初接受訓練的學員和一位深懷絕技的突擊隊員,兩者眼神展現的果決銳利與氣勢,絕非可相提並論。

機場特警的裝備,基本上與特勤隊有相同與共通性,所以在下列所述中也一併提及∼

 

特警服裝

● 黑色戰鬥服∼

  黑色代表一種神秘的視覺感受,它會讓匪徒產生一種心理畏懼或壓力。

  在軍警特勤單位中,黑夜突擊行動佔絕大多數,黑色服裝可掩護隊員之行動。

  黑色制服可以配合許多制式裝備之外表色澤,如槍械(雙色T65K2步槍除外)、戰術背心、無線電、防彈面具、防毒面具、覆面頭套、格鬥手套、戰鬥靴 . . . . 。如果制服是深藍色,會形成許多不同色差現象。

 

● 警帽∼

  真實面貌(無警帽)或Beret貝雷帽。

  一般特勤隊員出勤時頭部裝扮可分為∼防彈頭盔、Beret貝雷帽、警帽(小帽)、覆面頭套、或無警帽。

  面部則為∼防彈面具、防毒面具。

 ☉ 防彈頭盔

  特勤人員一般計劃性的突擊攻堅,會戴有防彈頭盔保護頭部。

  很多特勤隊員很不喜歡使用防彈頭盔,因為此舉會阻礙其頭部靈活度和增加負荷,尤其再戴上防毒面具後,所以一般還是視現場情況,隊長可作權責決定。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心理因素∼隊員個個身懷高超戰技,相信憑自己的身手,可以制敵機先。

 

 ☉ Beret貝雷帽

  Beret貝雷帽非常帥氣,但其突發狀況下,隊員必須立即反應而有大幅度動作,如快跑或近身搏擊,會讓對員平日因注重貝雷帽戴置習慣,不自覺作出護帽動作,而延誤反應速度。加上東方人的臉形輪廓不似西方人窄長,所以選用Beret貝雷帽並不適合。如果我們能克服上述缺失缺失,Beret貝雷帽不失為最佳選擇.

 

 ☉ 警帽(小帽)

  雖無Beret貝雷帽之行動不便,但一般前端遮光帽緣,會阻礙長槍貼腮瞄準之動作;且因帽緣之故,隊員在一般視覺掃瞄警戒時,無法全方位顧及前方視野,對於上方角度必有些許抬頭動作。

雖有一種短帽緣的軟帽,可以免除上述缺點,但不適合具精神代表性之特警使用。

 

 ☉ 覆面頭套

   軍警特種部隊出動大多會戴覆面頭套(或另加眼罩).但美國部份地區警方的SWAT,以真面貌展現,則較為特殊。

  覆面頭套作用為∼

   ☉讓匪徒產生心理畏懼作用。

   ☉遮掩隊員不當之情緒反應,如驚懼或疑慮的面部表情。

   ☉保護隊員事後不致因曝光遭到報復,或有心人士日後不明意圖之接觸。

  覆面頭套質料分為∼布料和毛線。

   毛線覆面頭套伸縮貼覆性較佳,在一般任務出擊整裝前,可將覆面部份往上折疊成為帽緣,必要時再直接拉下覆面。

 覆面頭套形式區分為∼

  單口∼兩眼部份露出(我國警方霹靂小組採用)

     優點∼眼睛視覺無礙。

     缺點∼激烈活動時呼吸效果較差;需聲訊傳遞時清析度將降低。

     改良∼呼吸問題,可以於鼻部下端開一縫隙(修邊)改進。

 

 單口覆面頭套+眼罩

     優點∼保護隊員眼睛,不會遭不明物或噴劑攻擊,而暫時喪失行動能力。

     缺點∼眼罩外框,會影響隊員眼睛兩側餘光搜尋視覺。

 

 三孔∼兩眼獨立分孔及口鼻部份,俗稱鬼臉面具(香港飛虎隊採用)

     優點∼呼吸與聲訊傳遞無礙。

     缺點∼因兩眼間隔布料之故,視覺稍受阻礙。

 

 ☉ 防彈面具

  國內霹靂小組的制式裝備防彈面具(有一陣子在臺公開銷售$4500),這具防彈面具的設計非常漂亮,雖只漏出眼睛兩孔,不過整具面具構型依臉部的曲線製作,加上黑色暗光漆,給人的觀感不同於一些運動或戲劇面罩的詭譎邪惡,有一種神秘帥氣的觀感。

  此防彈面具的臉部曲線是一種適形的設計,部份圓弧角度可使面具和彈頭兩者接觸時,使彈頭產生力量的不均、重心偏移,進而可抵減削弱彈頭直接正面角度射入之動能,亦如防彈頭盔之圓弧設計,藉由外型設計功能,有部份避彈效果。

  此防彈面具內部襯有三片減震墊(額頭和兩側臉頰),所以防彈面具與使用者的臉部有間隔空隙,如不幸防彈面具遭彈頭擊中時(未擊穿),其衝擊力能有所抵減,不會由臉部直接承受;不過這種衝擊力,還是會讓使用者臉部如同遭到一記重拳,但總比頭部中彈來的佳。由於這種間隔,使得使用者平時搜索警戒時呼吸無礙,不過也造成使用者眼睛視覺之餘光角度有所受限,則是其缺點。

 

 ☉ 防毒面具

  特勤隊在防毒面具使用的時機,為突擊攻堅特定建物或目標體(交通載具)時,需動用到催淚彈或煙霧彈輔助。即使不使用防毒面具,特勤隊在出勤時,亦會攜行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國產舊式防毒面具,大多為兩眼式,而濾毒罐位於口部中間位置,這種設計對於特勤隊而言並不適合,因為兩眼間有面具之鼻樑襯墊阻隔,視覺效果不似單一全罩式眼罩來得有利,且濾毒罐位置會造成瞄準貼腮之不便。有一種防毒面具則為濾毒罐在左側,則可免除此缺點,不過左撇子射手就無享用此防毒面具的優點。若特勤單位有少數左撇子,則只好請其使用傳統國造防毒面具了。

  特勤隊應採用新式防毒面具,因為在戰術搜尋時,有時是手持MP5衝鋒槍以瞄準姿勢前進,以完成初步之瞄準準備,以增快反應時間,一遇目標出現,即立刻嚇阻或射擊。在這戰術搜尋過程中,靜速行進而貼腮瞄準時,不會因濾毒罐與槍托產生碰撞聲響。

 

● 長袖∼

  提供攀爬臥地手臂之部份保護作用,並掩蓋隊員間臂膀鍛鍊與膚色不同程度。

 

● 黑灰色低明度徽章∼

  警方霹靂小組現有左前胸(紅)和右臂章(紅白藍),很容易在深藍色制服上,提供一種匪徒視覺或瞄準參考之亮點作用。

 

● 黑色裝備配件∼

  戰術背心、槍背帶、手槍肩帶、槍套、無線電套、彈匣包、腰帶、格鬥手套(具抓握止滑功能)、覆面頭套、防彈面具、防彈背心、防毒面具 . . . . .。

  在此也憶起今年3月一起嫌犯開槍傷警脫逃,而在警方夜間圍捕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穿著交警反光背心的制服員警,這種明顯的標示作用,雖可明示身份,但也會造成搜捕之危險,而且還有部份員警之防彈背心,竟然是白色。

  搜捕行動若人員過於集中與眾多,是可以達到地毯式搜查目的,但此舉一遭受到埋伏攻擊,將會造成員警很大的危險機率,尤其是一些鄰近山坡地之舊社區,因巷道狹窄崎嶇,很多逐屋搜索之行動,潛伏許多不可知的危機,若無完善的攻防掩護,就更加危險。

  事實上這種地區之搜捕,要由警方霹靂小組出動執行,因為霹靂小組受過良好紮實的搜索訓練。而一般員警則是執行外圍管制區之封鎖,以及經霹靂小組淨空之區域再確認清查,才能有效完成圍捕任務,畢竟交由專業的霹靂小組,可以減少許多危險性,且培養累積霹靂小組特警們之實戰經驗。

 

  在事事講求專業分工的今日,警方應有這方面的認知。

 

衝鋒槍的戰術運用

  國產T77衝鋒槍和以色列Mini - UZI,還是不適合機場任務,畢竟軍警用槍的目的不同,軍隊是殲滅敵人,而特警是解救人質、制止消弭事端。如果機場特警還是使用現有Mini - UZI,則完全失去編制的目的。

 

MP5系列槍型之分析∼

 

MP5A4

  MP5A4固定式槍托能提供更穩定的貼腮瞄準輔助,不過全槍尺寸過長,造成攜行不便。

 

MP5KA4

  MP5K槍管長度過短,相對射速提昇、有效射程過短、點放之射擊穩定度不佳、精準度不良。

  雖有前握把設計來改善上述部份缺失,不過我們如使用過衝鋒槍,都會瞭解若無槍托或槍背帶輔助,雙手前後握持進行瞄準射擊,非常不符人體工學原理。肇因在雙手分開握持,不似以兩手持手槍方式,能穩定與集中支柱槍枝重心;左右臂膀屈伸角度無法有效尋求到一種令人滿意的舒適省力姿勢。

  至於單手持槍射擊,會因握把在後,因槍枝長度與重量關係,無法掌握槍枝重心之匹配,瞄準時會產生輕微抖動現象。

 

MP5K PDW

  MP5K PDW改良了MP5K的缺點,增加了折疊式槍托和防火帽,但其槍管長度限制,所以有效射程也是過短,不過命中精確度優於MP5KA4。

 

MP5A5

在特警衝鋒槍的槍型選擇,MP5A5是最佳的方案∼

 ☉槍管長度∼可增加射程。

 ☉閉鎖式槍機∼可提升射擊準確度。

 ☉伸縮式槍托∼攜行便利,必要時伸展槍托,提供穩定射擊之功能。

 ☉全功能之射擊模式∼單發、三發點放、全自動射擊。

 

  當然MP5A5還要經過一些改裝,才能提高其命中準確度、降低彈頭穿透力與提升制止力。

 

 

槍口裝置

  MP5是一把非常適合軍警使用的衝鋒槍,推出以來有許多衍生與改良槍型,不過HK似乎未能將防火抑震槍口裝置列入一種標準配備,MP5A3到MP5A5就是一例。

  雖然從MP5K PDW已有防火帽裝置設計,如果我們購進MP5A5,可將T65K2防火光、抑至上揚、制退槍口裝置之設計導入,應用加裝於MP5A5的槍管上,來提升射擊命中率。不過在加裝於槍口前端,需改採插銷永久固定方法來精準鎖定,以免日後因射擊震動鬆脫轉向,使角度偏移產生反效果。

 

伸縮式槍托

  衝鋒槍要達到高準確性,必需配合槍托抵肩瞄準。

  由於MP5A5是採伸縮式槍托,所以必在緊急用槍時,有1.5秒鐘是用在於拉開槍托。如果狀況允許,這1.5秒是應在容許範圍內。

但在有預警或線報情況下,特警在執勤過程中,必須先將槍托拉開,提升警戒反應速度。

 

MP5戰術槍背帶

戰術槍背帶∼

 ☉可使特警執勤時減少攜槍負荷。

 ☉減少槍械意外離身機率。

 ☉射擊時若無暇拉開槍托,可以提供部份穩定槍枝之作用。

  (槍背帶調整寬度必需經過設計)

 

彈藥選擇

  9mm手槍彈自從FBI的一次圍捕行動,造成執法人員重大傷亡後,就開始有人質疑9mm手槍彈藥的制止力問題(Stopping Power)。由於人道主義,使得警用彈頭禁用特製鉛頭銅彈(達姆彈或中空彈頭),由於全覆圓頭銅彈穿透力過大,會直接將動能帶出,促使無法如 .45般有強大轟擊力。

  探討9mm彈藥的制止力,必須從三方面來分析∼

中彈部位

  9mm彈藥除非是彈頭直接打中動脈血管、心臟或頭部或其他重要部位,才能立即產生癱瘓傷亡力,否則匪徒還會有意識作出是非判斷,是要頑強抵抗或棄械投降。此時個人之求生意志將主宰一切,若匪徒自認尚有一搏生機逃逸,勢必會採反擊動作。

 

制止或格殺

  制止或格殺,將會困擾許多懼怕9mm手槍彈的制止力不足的執法人員,此舉會造成匪徒二次中槍致傷的機率,或遭直接格殺的命運,這時彈頭選擇之人道考量,反而會成為反效。

 

匪徒體型與精神狀態

  歐美人士體型高壯,加上若匪徒因“求死”意志堅強,會忍痛作出最後之反擊,以精神意志壓制肉體傷痛;亦如同吸食麻藥或酒醉,因其反應神經遲鈍麻木,進而暫時忘卻忽略傷痛。

 

手槍制式彈藥口徑與彈頭設計

  執法用制式手槍彈口徑,歷經了 .45、 .38、9mm這三種主要口徑,好不容易經共識而採用9mm彈藥。如今為穿透力和制止力,再創一種制式 .40口徑標準,那全球汰換為此彈藥與槍枝,將是一筆無法預估的天文數字。

  現今要主導將9mm改為 .40口徑,會亦如美國軍方當初對5.56mm M193的表現不滿意,所幸比利時FN發展成功178mm纏距槍管使用的5.56mm SS109彈藥,否則又要掀起更大一次彈藥口徑之革命。

  彈藥口徑就是槍械的一種最基本的制式規範,沒有絲毫協商妥協。現今即使我們知道.40口徑的表現令人十分滿意,不過只能由少數區域執法人員改選使用,要全面更換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或許全美一致採行此新的制式彈藥口徑,北約組織或其他國家不認同跟行,那也算是失敗,那將陷入更深層窘況。

  現在.40口徑彈藥的取得與價格,無法與9mm彈藥相提,槍械製造商或彈藥廠都是採取觀望態度,少量生產 .40口徑產品。至於.40口徑會不會如同10mm彈藥,步入歷史,我想還不至如此悲慘,現今它可能的生存空間就如同現在的 .380彈藥吧!

  如果今日是全球已共同採用9mm彈藥超過二、三十年,許多槍械老舊需全面汰換,在重新檢討新制式口徑之際,或許10mm彈藥才有展露表現的機會。

  今日我們要尋求一種高制止力、低穿透力、容易掌控射擊精確度、販售普及性的制式手槍彈藥,還是只能從9mm彈頭設計著手。

  個人認為平面彈頭(平頭覆銅衣)的設計,將適合警務執勤使用,它沒有外露前鉛體或中空設計,所以在不會有彈頭在體內擠壓爆裂的顧慮。

  平面彈頭的穿透力當然比不上尖銳的步槍彈頭或圓弧手槍彈頭,但它的撞擊接觸面積卻勝過9mm普通彈,它的平面彈頭設計目的是在提升其制止力(Stopping Power)。

  若以其平面彈頭之正面擊中受測動物(如骨骼或肌肉)時,會因接觸面受力不均產生翻騰,此時會形成抗阻力量,而停留住子彈,衝擊動能完全反應作用於動物體內,由其本體自身全部承受強大衝擊制止力與致傷力。

  若此彈頭因射擊誤失,而擊中堅硬物體時,會因物體與彈頭接觸面,正面接觸產生強大的撞擊力量,在第一時間散發絕大部份動能;若表面角度關係造成彈頭衝擊力量偏向時,則會產生抵減動能作用,也不會如圓弧彈頭容易產生滑向偏移、路徑轉向之跳彈情形。

  雖平面銅彈也會造成套跳彈情形,不過它“”再傷害力”必較為低,平面銅彈因表面接觸面大,若比較於圓頭銅彈正面射入水泥磚牆,平面彈頭完全沒入牆體機率非常高;但若是圓頭銅彈,其可能性就必須視射入之角度。

  平面銅彈的剖面,在上端外形就類似梯形,這種外覆銅衣之子彈設計,並非創舉,只是較為少見,若開線生產這種子彈,必需注意斜向角度之設計,以免進彈上膛失敗,反而失去射擊作用。

  9mm平面銅彈的制止力可能接近 .40口徑彈藥,至於實際狀況可能需經實驗方能證明,如果它還達不到接近 .40程度,我們還可再作彈頭設計之改良(暫時保留),不過會形成製造過程較為繁雜與生產成本增加。

 

雷射指標瞄準器

  若特警編制經費許可,是可以購置雷射指標瞄準器,不過此時MP5A5必須要區分勤務用槍與備勤用槍(無裝置雷射指標瞄準器)兩種,以保持槍械瞄準器校正後之準確性。

  雷射指標瞄準器在與匪徒對峙,雷射投射之標定點,會讓匪徒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進而增加執法人員勸降匪徒之機率。

  在環境複雜的場所,雷射指標瞄準器可讓射手預估彈著點;在腰射時,可以直接以槍口指向方式瞄準,增快反應時間。

  不過這種雷射光點之標定,必須是以短時間開啟或對付單一目標才能達到最佳成效,否則標示點標定或偏差失誤,會讓匪徒昇起嘗試反抗的意念。

 

 

執勤要項與任務分配

執勤任務

 雙警 ∼(略)

 換班 ∼(略)

 步巡 ∼(略)

 旅客詢問服務

  由於特警所持MP5A5,是現場火力最大的槍械,所以為避免匪徒藉故伺機奪槍,特警需禁止處理旅客的詢問事宜,與之保持一定距離,以動作示警意圖接近旅客“限步”,保持安全距離。

  因特警是與一般航警共同執勤,對於詢問服務,還是交由航警處理,以維持勤務之單純專一性。

責任區之劃分 (略)

掌控權之移交 (略)

警勤任務分配 (略)

 

空中警察直昇機之機體塗裝

  警方霹靂小組的空中載具∼法國AS-365直昇機,現在塗裝為橘白兩色,視覺效果非常顯注。

  不過霹靂小組的任務為突襲攻堅,若以夜色為掩護,由空中利用繩索垂降時,警用直昇機將非常醒目,匪徒可先藉由遠方聲響判別,再經目力搜尋,或許會採開槍阻擾突擊行動;所以一般特勤隊所使用的直昇機塗裝,都是採深黑色塗裝為主。我國軍方特勤隊所搭乘之直昇機,則是由陸軍支援UH-1H,所以草綠色的塗裝已有暗夜掩護之效果。

  警方較佳的作法是將空中警察直昇機隊中,1∼2架改漆消光黑色塗裝。

 

 

註∼全文根據國內已公開之新聞資訊,並參照國外特警編制所撰文。

限於機密∼機場特警詳盡裝備、訓練與任務區分,在此也特加保留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