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P11 水中鏢槍

 

Picture: A COMSUBIN soldier with a H&K P11 underwater pistol.

http://home3.inet.tele.dk/jdj/spec_ops/count/images/csb_p11.gif

http://home3.inet.tele.dk/jdj/spec_ops/count/ita_com.htm

 

Re: H&K P11 Underwater Pistol

意見來自於: M16A1~槍神 203.74.238.2-203.74.238.2 January 20, 1998 at 20:35:10:

回應訊息至: 請問槍神 發送者是 ICEMAN 於 January 12, 1998 at 22:16:44:

 

: 據消息指出,SEAL正在測試可在水下射擊的手槍,據說是俄羅斯製造的,槍神

: 有這方面的資料嗎?

俄製水中手槍Underwater Pistol

抱歉尚未聞及該槍的資訊

但感謝您所提供之資訊

設計水面下使用的手槍

 必須瞭解水的阻力不同於空氣

 在刑事鑑定中 對於手槍彈頭的採樣取證方式 

 是利用測試水櫃 以水的阻力原理

 擊出彈頭在水中穿越 則會因水的強大阻力 大幅抵減其射擊效能

 進而取得完整射擊過之彈頭 鑑識其彈頭上之膛線彈痕

以陸上弓箭箭頭設計而論

 則以有限的人力拉彈方式 射出箭體

 因受限人力與弓之尺寸 其延展射程亦十分有限 

 相對殺傷力也因距離而衰減

 因此唯有靠尖銳箭頭的造型設計 來提高殺傷程度 (非比賽用箭)

 如箭頭尾端的倒鉤設計 會使得救治上增加不少困難

 部份箭頭中段以簍空設計 亦是同等作用

古時尚還有不人道的致傷方式∼箭頭塗上劇毒

 現今此法 僅見於落後蠻荒部落之狩獵行為?

箭體其尖銳的箭頭

 主有兩種目的 ∼ 提高殺傷力程度 減低空氣(或水)的阻力

一般由潛水員攜行之水中鏢槍

 是以彈力方式驅策箭體 其致傷能力亦十分強勁

 缺點在於 尺寸過長 攜行不便

      單射方式 無法有效勝任水中軍事任務

 

HK P11

 口徑   7.62mm x 36

 全長   20cm

 全寬   06cm

 瞄準基線 14.6cm

 膛線   180mm

 裝填重量 1.2kg

 電池重量 0.7kg

 有效射程 陸上30m 水中10~15m

尖端科技曾有報導 是以"水中鏢槍"稱呼

 由於該槍採特殊設計 商業與軍事保密之故

 甚少提出其設計方面介紹

HK P11除了以火藥推進與使用彈頭外

 尚有膛線設計 增加旋轉彈體殺傷力 並穩定彈道與延伸射程

但以其所稱使用7.62mm鏢型子彈 但又有膛線設計

 除非該鏢型子彈 其鋼標彈頭包覆另一彈頭外殼

至於鋼標彈頭是採脫殼方式 出槍口後脫落彈頭外殼

 或 鋼標彈頭中段與彈頭外殼 緊附一體

 何者為是 則有待確認

若則 HK P11是使用一般步槍彈構造設計 

 則不應以"水中鏢槍"稱呼

HK P11 採類似五發左輪槍的彈倉排列設計 但無轉輪作用

 可說是五個獨立的槍管+彈倉設計 各內裝一發子彈

 此設計亦可以確保發射時 如遭逢不發彈 亦不影響整體火力

 該子彈之裝填並非由射手為之 而是原廠出廠即密封內裝

 另一目的在保持槍管內唯持氣密狀態

 子彈擊發後 彈頭於槍管內旋飛出過程中

 保持如陸上使用槍械般 不受水阻影響

HK P11 五發裝填是為提升水中的使用射數

 且輪型彈倉是因應水中手槍

 無法如陸上槍械般 以彈匣供彈與機械複雜運作

以固定彈倉給彈 是確保機械運作無率的保險作法

 雖以現代科技 可以設計出水中往復使用的滑套機械運作

 但水中雙方交戰中

 退殼上膛與第二發之追擊 會受外界環境影響而降低效能

 因需注意使用的水域環境 近海底面交戰時所揚起砂土對於機械運作的影響

 如果為此而將機匣設計有容納砂土之凹槽設計

 那也將意味著海水亦充滿其中 已無氣密作用

 相對砂土阻力排除容納功能極其有限

如果是採無彈殼子彈的設計 亦會遇到不發彈之故障排除

 也會有上述問題

HK P11採壓電式擊發系統 不同一般槍械以機械方式擊發

 以電壓式擊發並非十分可靠

 但為因應水中之特殊環境使用 採此設計並不令人訝異

 不過 HK P11相對其彈藥亦經過特殊製造

 這也代表HK P11的訓練射擊成本的昂貴

HK P11 存有海水浸蝕 電池接頭通路養化問題

 這亦可能意味其在水中可能有更換槍管彈倉之顧慮

不過HK P11是二十幾年前的設計

 以現今科技設計 此問題應能克服

如今若針對水中任務而新設計水中手槍

 必定其性能更加精進 不僅無礙快速更換彈藥

 加上高效能的推進火藥 定能提升其射擊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