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文化的港日差異


  對於香港人來說,大家都習慣把年紀較輕的女藝人,動輒稱之為玉女 。坦白說,我一向也不以為然。由以前的周慧敏到過氣的梁詠琪,乃 至現在進行式版的張柏芝,她們不是有超齡之嫌,便是過份老氣,教 人有倒胃之感。相反,作為玉女觀念輸出地的日本,其實一直對玉女 的看法有不同的要求及理解。事實上,日本的玉女一向江山代有才女 出,候選人可謂從不或缺。由八十年化的菊池桃子、河合奈保子到原 田知世,進而至九十年代的多重變化(如先有內田有紀和吉川日奈的 令人眼前一亮,到今日由加藤愛及深田恭子當道),均有自己的固有 特色。

  簡言之,日本的玉女大多一早出道,所以論青春活力自然較香港的翻 版貨吸引得多。與此同時,她們更不斷強調自己的陽光一面,透過運 動相片又或是泳裝相片,力求把年青人的殺手(金間-請拼成一字) 盡展。當中既包含對青春的頌歌,而且也可以一種健康的性感效果來 。至於香港?大家自己知自己事,即以最有玉女味的張柏芝,也慣了 以厚妝粉示人,那正好是一種以非自然來背離玉女的自然風格的最大 反諷。
 


( 文化部文字獄註冊日流感第壹零零肆號 ) 

Copyright (C) 2000 湯禎兆文字慾留言板

跨國著作版權法第 ICP-589 條保護 

湯記文字•品質保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