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劇的另一趣味,是不少編劇均心細如塵,由劇本完成階段到進入
選角製作,很多時候都會為演員度身訂造一些設計,令到本演員本身
與角色之間的距離縮短,令到劇集的說服力更強。
最著名的例子,自然是木村拓哉的角色,過去一向喜歡跟隨著本人年
齡長大。九六年的《長假》到九七年底的《戀愛世紀》,木村扮演的
角色年齡也因應自己的年長而增加一至兩歲。
更厲害的配合,自然是利用演員本身銀幕下的形象來同步發揮。這一
點在冬季劇的《新聞之女》(富士「水9」劇)中,得到最明的實證
。
鈴木保奈美飾演的環,正好是一神憎鬼厭,性格自大又高傲的惡女。
和她本人給外界的印象極為相以(鈴木保奈美與傳媒的關係一向不好
,而我以前亦曾有訪問她的經驗,坦白說也甚不愉快;彷彿面對木頭
人般,問一句答半句),於是在劇中正好盡情發揮這一面來配合製造
麻生環的形象。
雖然鈴木保奈美曾站出來闢謠:「真正的鈴木保奈美並非如此難纏討
厭的女性,只不過傳媒一向對我有誤解,而今次只不過是為了力求讓
麻生環的角色來得逼真,所以才更加強化了這重錯覺罷了。」
當然清者自清,她怎樣說也只是茶餘飯後的話柄;何況在《新聞之女
》之中,鈴木保奈美確實演得不錯,看來「本色」演出的確不容忽視
。
另一巧妙的安排,為以麻原紀香飾演的星野夏美,作為挑戰麻生環的
位置,爭取出頭的天氣女郎。大家都知道藤原紀香正在經歷力洗掉性
感女星前身,為自己奠定於日劇中位置的階段。星野夏美「博上位」
的心情,正好與藤原紀香目前的心態完全吻合。
這一種perfectcasting的配合,其實頗能夠為觀眾帶來另一重閱讀趣味
。彷彿台上台下有兩場戲在同場放映。姑勿論有多大的「非寫實」程
度,卻無疑滿足了觀眾的消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