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CD市場中,曾經出過一個綜藝節目,名為《關口宏的東京友好
樂園II》,其實有線電視的 Jet TV 也有每周播放,剛過去在日本播
出的八月十七日一集(周一晚在TBS的七至八時放送,嘉賓為安達
祐實及中山亞微梨),正好是該節目的第二百次放送。
一個節目能夠出現二百次,自然不是一件易事。由九四年四月開始
,到是年九月《東京友好樂園》已經突破20%的收視率,以後一直
守著這個基數,一眨眼已經有四年多了。
香港曾經以VCD推出的特輯,我只記得酒井法子及竹野內豐做挑戰
嘉賓的一集,其實那是《東京友好樂園》第六十三次放送,真正的
播出日期為九五年八月七日。
《東京友好樂園》走的是一家大小的溫情綜藝路線,上節目的嘉賓
多數老幼咸宜,而且節目的氣氛融洽,絕不會有「整蠱」藝人之類
的情況出現。所以或許也解釋了為何這個節目,沒有在香港一直推
出下去,尤其是節目中年青偶像的數量傾向偏低,以我們甚麼都以
偶像先行的習慣來考慮,自然難以覓到生存空間。近期較為我們熟
悉的嘉賓,僅有八月三日的奧菜惠和小橋賢兒、六月廿九日的堂本
剛及篠原涼子,及四月廿七日的菅野美穗和小嶺麗奈等,可見節目
對年青觀眾的吸引力,受到一定限制。
但我想說的,是日本的綜藝節目市場,正好廣闊到一個程度,令到
即使轉為「正派」的遊戲娛樂節目,仍有生存空間,而不需要每次
都要奇峰突出去到最盡才可以站穩陣腳。
我想《東京友好樂園》的監製石川滋的一段話,頗能點出節目的成
功因素。「節目成功與否決定在嘉賓人選,為求『友好』的氣氛洋
溢,我們都會盡量安排兩位關係良好的藝人一同上來,即使是別台
藝人又或是因為其他原因而出現困難,亦會盡量遷就。」
正是這種友好的氣氛,令到家庭觀眾容易一同投入。其實《東京友
好樂園》中的遊戲設計,亦在在強調兩位嘉賓的合拍精神,由送貨
便當車,到擊打音符猜歌名的環節,都是講求合力同心才可以成功
,成為「友好樂園」精神的最佳演繹。
儘管我不是《東京友好樂園》的擁躉,但能夠有它的存在空間,已
經教我十分高興。是的,雖然我支持擁護 SMAP 及 Tunnels,但也
不用所有綜藝節目都由他們的成員一統天下,能夠分流而各自生存
,才可以確保將來的節目會陸續帶來驚喜。
後記:
自從日劇告急的情況出現下,情勢開始轉壞。但一直以來日劇得不
到社會廣泛的認同,與傳媒自己的不爭氣有直接關係。「便利」式
的隨口[口翕]日劇介紹,已經到了鍾意錯乜就錯乜的階段(夠膽話
《是誰偷走我的心》是九四年作品,乜木村大得咁快o既!)。連
《明報》的趙來發都來扣道德帽子,話D日劇感情世界係道德毒藥
。嘩!發仔!你唔係呀!咁你自己D禁欲主義戀愛觀,又使唔使畀
D保守道德家庭倫理主義擁護者審判一下!仍是一句,社會的質素
愈來愈差,人的質素只會以更快的速度衰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