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荒野行99》的旅遊節目戲劇化



  今年年初有一戲劇 Special,看後頗喚起我對電視節目類型的反思
  。那就是朝日電視台的《青年荒野行99》,原著為30年前日本甚為
  著名的青春冒險小說《青年荒野行》,作者為五木寬之,現在改編
  成電視劇Special而已,播放日期為99年的1月7日。

  《青年荒野行99》的主角為安藤政信及葉月里緒菜,內容描寫原來
  為攝影師的安藤,為了尋覓靈感及體驗生命,於是隻身北上去到東
  歐一帶流浪。途中在不同地方均遇上逐夢女子麻紀(葉月里緒菜飾
  演),在分分合合的過程中去展開各自的「荒野」之緣。

  驟眼看來,《青年荒野行99》可以是《On The Road》的變奏。但
  整組工作人員顯然從來沒有這重打算,反而致力去把作品「旅遊節
  目化」。這是一次很特別的戲劇觀賞經驗,因為戲劇的敘述內容,
  花了大量片段去捕捉不同異地的名勝風景(由莫斯科到捷克再到波
  斯尼亞等),而且每到一處均不忘打上名稱,且借安藤或其他人的
  口中對鏡頭前出現的地方名稱作介紹。更尤甚者,是兩小時的戲劇
  中,竟可完全對語言的溝通問題置之不理,任由不同國籍的「演員
  」各自以自己的語言「說話」,而連英語單字也說得結結巴巴的安
  藤則好像毫無隔閡般應對得頭頭是道,閉門造車的傾向可謂去到極
  致。

  事實上,把原著中一個青年為追尋不確定的夢想,而去冒險上路的
  題旨,處理成一個旅遊特輯式的「戲劇」,本身已是一種大不敬的
  褻瀆。而安藤在路上不斷遇到身分不同的旅人(由馬戲班的流浪藝
  人到急於遠赴美國的捷克女子),而及旅程上的性歷奇(與捷克女
  子及麻紀的流浪情緣),均為百分百的樣板化「冒險」詮釋。到最
  後於波斯尼亞看到所謂人民對自由的追求云云,更加教人感到主角
  眼光何等井底之蛙,教人忍俊不禁。

  我在考慮的是為何編導不把節目乾脆以旅遊節目,又或是紀錄片的
  形式來予以呈現,一旦如此不少剛才的問題均可迎刃而解。語言不
  通可光明正大透過翻譯通傳,而且安藤政信及葉月里緒菜仍可繼續
  任主持人,甚至對一點較嚴肅的話題(如剛才提及東歐人對自由的
  追求)均可得到照應。淪落到目前這個地步,我認為與日本電視界
  近一年來的「泛戲劇化」傾向不無關係。事實上,在有個別連續劇
  屢創佳績的情況下,各大電視台已把戲劇節目視為收視保證的靈丹
  妙藥,而不用去理會形式是否和內容配合。而近日來戲劇節目收視
  率的大倒退,可以說是盲目迷信「戲劇」力量的惡果。
 


( 文化部文字獄註冊象字第零貳陸號 ) 

Copyright (C) 2000 湯禎兆文字慾留言板

跨國著作版權法第 ICP-589 條保護 

湯記文字•品質保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