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想介紹三谷幸喜這位金牌編劇的作品,可是本地以明星
為主導的日劇消費方向,始終令人有無從入手之感。幸好在「有翻
無漏」的情況下,終於使更多三谷幸喜作品有機會面世。其實以前
介紹過的《古火田任三郎》,就是出自三谷幸喜之手,後來VCD亦
把其中三集推出市場試探反應(分別為山口智子、唐澤壽明及木村
拓哉為兇手的單元),但囿於擔心觀眾對編劇接觸的機會不多,所
以當時沒有作詳細解說。
其實目前市場上,最少還有《奇蹟餐廳》及今次介紹的《收音機時
間》兩齣三谷幸喜的作品,後者更是三谷幸喜初執導演筒的處女作
。《收音機時間》是去年年底上映的電影,而在九八年初的「電影
旬報大賞」中,該片的排名為全年第三,僅在宮崎駿的《幽靈公主
》及今村昌平的《鰻魚》之後,而三谷幸喜亦憑本片奪得最佳編劇
獎項,西村雅彥則獲最佳男配角,可見其作品在日本的受肯定程度
。
《收音機時間》以一場直播廣播劇的時間及空間幅度,作為切入點
,利用急迫的環境因素條件,製造出戲劇張力。而題材則以電台背
後的人事權力紛爭為骨幹,強調在每個人(包括配音員、監製、編
劇及控制室主管等)均為自己打算謀利益的前提下,所謂的創作可
能只是不斷相互妥協之後的產物,到最後甚至令人不願把自己的名
字與所謂的作品連上。
三谷幸喜的作品一向有幾個明顯特色:一是把故事的發展鋪排設定
在一個限制了的空間內,《古火田任三郎》的探偵劇是典型的例子
,劇本把所有的線索頭緒完全局限在某一環境之內,不靠任何的動
作場面來製造官能刺激,可以說是編劇給自己的難度考驗。二是不
讓時間飛躍,盡量以「真實時間」(RealTime)的方式來推進劇情
;當然這種「真實時間」手法並非百分百嚴格那一層次,但基本上
已經把一切鋪排限制性地置於特定時間內,營造強大的戲劇感。《
古火田任三郎》第二輯由鈴木保奈美壓軸的一集,正好是上佳的例
子,由頭至尾均以一班通宵夜車為始終,而查案到破案都在車程上
解決,令人拍案叫絕。
三是利用維持秩序及破壞秩序的正反力量,作為推展劇情的發展動
力。《古火田任三郎》中的警匪之間的反覆爭鬥,其實正好是這種
安排的變奏。而在《收音機時間》中,其實三個元素都同時齊備:
時間設定在一晚的直播時間內、空間為電台的大樓(以錄音室為主
要場景)、而人物反覆為作品的原意及改動之間的爭持,成為兩股
維持和破壞的對衡力量。而這些形式及結構上的堅持,其實均教人
充分看出三谷幸喜的藝高人膽大及其內涵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