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入迷戲法



  某天重看《上帝,請給我多一點時間》的部分片段,忽然想起那其
  實可以是一次 fandom 的入迷演繹,意思是一切不僅停留在戀愛劇
  種的類型層次上,更重要的是它乃以「迷」( fan )的身分去編寫
  合乎自己心意的貼心狂想曲。

  在普及文化的實踐上,fandom一向強調自身的生產性;換句話說,
  著迷的行動會催化「迷」自身去生產屬於自己的文本。此較目前電
  視台愛用的投票選舉更進一步,因為投票方式仍停留在被動層次,
  只不過由創作本體(以電視台作為化身)提供多數個選擇,而觀眾
  則從中覓一而已。

  至於真正的「入迷」舉動,理應由「迷」自身主導一切,甚至可以
  把文本中的縫溝填補,把原先沒有交代的動機及結果,自行編寫解
  釋和結局。換句話說,「迷」成為主動的創作者之一部分,從而擴
  闊了自己消費的模式,及提高了自己在文本中所取得的快樂。

  回到《上帝,請給我多一點時間》,其實作品徹頭徹尾是由「迷」
  的角度去主導的一個愛情故事,透過深田恭子飾演的歌迷,一步一
  步去把作曲家金城武改變。在轉變過程中,正是借深田恭子的「迷
  」身分,由旁觀突然介入成主動,而當兩人的生命開始相遇後,便
  一直著力描述金城武如何受到「迷」的心理及生理影響,逐漸變成
  為另一人;最要的,是變成一個為迷生為迷死的情痴情種。

  這種透過「入迷」而去改變人生歷程的構思,不啻是萬千無名的普
  羅文化消費者,潛藏心目中的浪漫設想。現在只不過借深田恭子的
  角色,來一次戲劇化演繹。事實上,劇情愈向後發展,「入迷」的
  幻想益發戲劇化:生死一線間,以及婚禮上的人生終章,一切都如
  浪漫愛情劇的類型設計。如果我們把深田恭子作為一個「迷」去看
  ,而兩人之間的一段情視為「入迷」後的自我生產幻想曲,則最後
  的現實同樣點明普羅文化的另一重可能局限──不一定有了受眾(
  以「迷」的角度代表)介入,事情就一定會變得有新鮮角度及生命
  力。我們眼前的悶氣,同樣受制於普羅文化的僵化局面。換句話說
  ,一向歌頌大眾力量的說法,也需要認清是否有真正的生命力在內
  ,才可以發揮作用。
 


( 文化部文字獄註冊番字第零貳貳號 ) 

Copyright (C) 2000 湯禎兆文字慾留言板

跨國著作版權法第 ICP-589 條保護 

湯記文字•品質保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