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接受不來傳媒的收視英雄論心態,儘管野島伸司的《世紀末之
詩》一直收視率偏低,但在同期作品中,質素絕對超越對手,成為
野島世紀末壓卷作。
野島伸司一向有心把自己不同類型的作品,放在不同電視台的頻道
上。正如連富士金牌監製大多亮也曾表示,留意到野島伸司為富士
所寫的劇本為容易理解的愛情劇,如《一○一次求婚》、《同一屋
簷下》、《姊妹情深》及《壯志驕陽》等;反之在TBS台的筆下作
品則傾向探討人性的內在問題,且較重社會劇的風味,如《高校教
師》、《末成年》及《人間•失格》等。至於他為日本電視台所寫
的均是偏鋒作,前車有冷馬跑出的《沒有家的女孩》,今次的《世
紀末之詩》亦是個人情懷發揮至極之作,顯然野島伸司亦嘗試為自
己的多重人格作好整埋及爬梳的功夫,讓一切得到均衡發揮。
野島伸司一向喜歡借社會上「零餘者」的眼光,去質疑常與變之間
的通俗定見。事實上,在他筆下的「零餘者」雖屢受壓逼,但強化
似乎並非唯一出路。而且貧窮也成為他筆下人物的共同背景,今次
的《世紀末之詩》同樣以兩個自殺未遂的男性為重心人物,於小屋
中過著清貧的生活去展開他們對「愛」的追求。
野島伸司一早已事先張揚會以反論的方式去經營結構。換句話說,
會利用每一集中不同的人物處境,竭力去展現愛在世界上存在與否
的討論。第一集廣末涼子的人鬼戀涉及相惜報恩、第二集遠山景織
子的盲人重見光明揭穿美醜蠶食心靈、第三集小田江利的不治之症
令感情沾上憐憫的雜質、而第四集真柄佳奈子的父女情也因過分為
對方著想而遭破壞;在前半部分中,野島伸司著意經營的篇幅,均
努力呈現世上真愛之難求,而且一切也歸於徒勞無功之結局。當中
如此或如彼均曾出現真愛的幻象,而且也不乏各人的善意追求,可
惜最終均敵不過無奈的現實,而一一破滅了心目中的美好憧憬。
野島伸司坦言會直至最終一回,才會以否定形的集大成篇來點出正
面真愛的可能性,但亦會同時帶來強烈的虛無感。以一個抽象命題
展開故事,而又藝高人膽大地不避各種超現實的幻想經營,看來除
了野島伸司有這份能耐之外,暫時仍沒有人敢於效法來挑戰電視觀
眾的接受尺度。
後記:《世紀末之詩》的另一驚喜,是看到山崎努十多年如一天的
型格完全不變,當年在寺山修司《再見方舟》(一九八五)中的造
型台風,在十多年後可以「青春」常駐兼更添魅力,委實令人佩服
。
編案:野島伸司在《世紀末之詩》後,繼編《墮落天使》(台譯唇
膏,Lipstick),功力更上層樓,相關評論請參閱本站「禁斷之愛
的奏捷」。然而99年編寫的秋季劇《美人》則後勁乏力,水準大不
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