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劇的變奏──
《古田任三郎 vs 閃閃之光》



  大家提到日本的偵探刑警劇種,自然立即想到《古田任三郎》。但
  其實富士在過去的一年多,亦努力去開發新變奏的可能。其中的嘗
  試之一正好是《閃閃之光》(台譯《法醫物語》)。

  《閃閃之光》是九八年一至三月的富士劇集,到九九年的上半年已
  推出了電視電影版Special(播放日期為23/4)名為《閃閃之光 2》
  。《閃閃之光》最初播放時,我頗為不看好,乃因編劇似乎無力把
  說教的分析與戲劇內容平衡而加以發展。當然大家都應該知道日本
  有一本甚受歡迎的法醫官作品,名為《聽聽屍體怎麼說》(台譯有
  多個不同譯本),而《閃閃之光》的概念顯然由此而來。從屍體的
  身上去尋找蛛絲馬跡,再配合刑警方面(由松雪泰子飾演刑警月山
  紀子)的追查,自然可以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偵探劇種。

  更特別的是《閃閃之光》乃以女人作為群戲的主動力,劇中固然有
  其他的男法醫(如柳葉敏郎),但一切刻劃重心均放在女法醫(深
  津繪里、鈴木京香及小林聰美)及女刑警身上。我認為這也是富士
  故意在《古田任三郎》的男性陽剛世界(古田身邊的助手也全是男
  性)中,刻意謀取平衡的安排。但有趣的其實為兩者的查案手法均
  大同小異,同樣利用微細的蛛絲馬跡來逐步重構兇案真相;表面上
  以破案為依歸,實質不過為幌子,案情真貌的重整才是重心所在。

  事實上,如果要將兩者作一比較,《閃閃之光》的嚴謹性大抵較《
  古田任三郎》有過之而無不及。《閃閃之光 2 》中敢於反複把燒焦
  至變形的屍體作特寫拍攝,並企圖從身上澄清任何微細的證據來辨
  清案情,甚至不斷用圖解方式去解釋關鍵疑團,可說是對專業世界
  的頌歌致敬。對比起古田式無所不知的破案手法,更加來得有真實
  感及說服力。

  而且我想說鈴本京香、松雪泰子及深津繪里這一組合日劇女子組實
  力派中流砥柱,已經差不多去到可以任意變形去符合不同角色要求
  的階段。她們對應的男性演員應該是岸谷五朗、佐藤浩市及柳葉敏
  郎等人。而且較山口智子及木村拓哉等「本色派」演員,可謂已更
  進一步去到另一境界。

  更重要的為她們組合起來後的魅力,可以說是倍增輝映。正因如此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導演,又或是不同的劇種,均希望找她們同
  場出現,由此可見她們的默契及演技是何等受到重視。
 


( 文化部文字獄註冊番字第零參柒號 ) 

Copyright (C) 2000 湯禎兆文字慾留言板

跨國著作版權法第 ICP-589 條保護 

湯記文字•品質保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