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




作者:塘人

1999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

一、排行榜评价标准和权重   1、学术(权重:50%)   (1)院士和大学校长评分(学术声誉),权重:30%;   (2)被SCI、EI、ISTP(缩写释义参见文末注释)收录的论文数,权 重:20%。   2、新生质量(权重:30%)   以1998年各校录取的大学本科新生高考成绩为标准计算。   3、师资(权重:10%)   (1)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权重:5%;   (2)教师数/学生数之比,权重:5%。   4、科研经费(权重:10%)   以各大学年度科研经费总金额为标准计算。   我们给学术设定了最高的权重,因为它是排行榜中仅有的产出指标。 新生质量设定了第二高的权重,因为大学能吸引什么样的学生与该校提供 的教育能产生的价值有直接关系。还有20%的权重分配给了师资和科研经 费,这些投入指标更多是代表政府的意见,而不是社会的意见,但是考虑 到政府在经费和行政管理方面的重大作用,仍然设定了较高的权重。   二、计算原则   为了使上述各项得分能够相加,以便计算每所学校总得分,我们采用 根据分项排名,计算相对分的原则。每项评分中得分最高的学校,其最终 得分即定为100分,其他学校在该项的最终得分为该校得分除以最高分的相 对百分数。   三、院士和大学校长打分的计算方法   1、院士和校长给大学的学术声誉打分(1~5分)   2、我们提供了40所最佳大学名单给院士和大学校长们,请其根据他们 对这些学校的学术声誉的印象打分,每名院士和大学校长最多可添加5所大 学。在收到的回信中,总共添加了50所大学。被添加的大学由于人数分散, 有的只有1人添加,在计算平均分时,一般得分偏高。而且,打分的人数越 少,偏差越大。为此,我们计算各校得分时,设立了一定的系数加以纠正。   四、论文评分   根据1997年各个大学在SCI、EI、ISTP上发表的论文数,计算各校论文 得分。   五、录取新生高考成绩得分计算   1、数据采用1998年新生入学成绩,只取本科生成绩进行计算。   2、计算方法:首先,按新生平均成绩,分文史、理工两类在各省排名; 然后,根据在各省的得分,按录取人数加权平均,在全国分文史、理工两 类排名;最后,根据在全国文史、理工两类的得分,按两类录取人数加权 平均,在全国排名,算出在全国的得分。全国得分即为在总排行榜中“学 生选择”一项的得分。第一名的最终排名分定为100分,各大学总得分除以 最高分得出的相对分,为各大学的最终排名分。   为了使各校的学生成绩得分具有可比性,我们对录取本科生人数太少 的学校的得分进行了如下处理:文史、理工两类中,如果分类录取人数小 于50人,不计该类得分;文史、理工两类录取总人数小于150者,不计该校 得分。   六、师资排名   根据各大学的教师总数、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人数和学生总数(不含 成人、函授),进行计算。   1、取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算出各大学的副教 授及以上职称者比例得分;   2、取教师/学生的比例算出各大学的学教比例得分;   3、根据上述两项得分算出各大学师资得分;   4、专职教师总数在150人以下的,不计算该校师资得分。   七、科研经费   根据各大学1998年的平均科研经费,算出各大学科研经费的得分。   八、总排名   根据上述各项得分,按其所占权重,计算总得分,进行排名。第一名 的最终排名分定为100分,各大学总得分除以最高分得出的相对分,为各大 学的最终排名分。   注解:   SCI: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一不偷,二不抢,坚决拥护共产党

不争地,不占房,工作只需一张床

无噪音,无污染,拉动内需促发展

不生男,不生女,不给政府找麻烦



《大参考》------sinonews.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