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


 

其實, 2年前已經準備好了. 那時計劃了一個9天的行程. 不過後來找不到伴, 去了台灣. 今次的15日行程, 實質只得13. 基本上, 跟從前那個計劃一樣, 只是多了從前打算放棄的濟州島, 和後來想去的公州.

韓國的交通好完善, 隨處又有便利店, 日用品呀, 食物呀不成問題. 最大難題是溝通, 最實在的問題. 我算好運, 本來以為看熟所有資料 (中文和英文的), 一本旅遊書在手, 應該是世界通行啦. 臨行前在 Lonely Planet web-site 裡游盪, 在那裡找了一個韓語入門的 programme, 學了點併音. 到了韓國, 才領悟到 "韓國人一句英文都唔識" 的精確程度 (雖然我的程度也不是好到那裡). 幸好有那個併音法, 也感激祖先們把那麼多漢字漢音出口韓國, 在那裡才一邊在併音, 一邊學韓字, 生活所需, 也不可以不學.

 
點解是韓國?? Why, How, What, When, Where……??

一直以來, 也覺得"自己去"這一種模式我比較喜歡. 到自己想到的地點, 多逛一點喜歡的地方, 在街上閒蕩……我想韓國不是一個太熱門的旅遊地點, 就好像去歐洲, 會聯想到法國的巴黎, 德國的柏林, 意大利的羅馬, 而未必想起葡萄牙, 西班牙等等一樣. 不過, 我會覺得每個地方也有它獨特的地方, 也有它本身的文化與歷史. 韓國, 未必就等於沒有東西看, 好悶. 至少, 我相信不會比日本差.

可能每一個人心裡面, 對一個地方都會有些概念, 是先入為主的想法也好, 是負面的偏見也好, 是好感, 或是誤解. 我想, 在我的心裡, 都有一個我自己印象中的韓國. 我想, 在計劃的過程裡所選擇的地點, 在實踐的過程中所到過的地方, 都是在找尋我自己心裡面的韓國, 一個我預期的結果, , 可能會很片面.

 
去旅行之前會問:

想要什麼? 想得到什麼? 想達到什麼? 想實踐什麼? …… 回來之後又會問: 旅行去了, 錢花掉了,
要到的到了, 渴望看的看到了, 心願達成了, 而想得到的, 得到了嗎?? 預期的改變, 發生了嗎??
在想……不過好難想.
 
以前是自己去旅行, 今次是第1次自己一個人去旅行.

感覺跟從前的很不同……自己思索, 自己商量, 自己安排, 自己決定……

當然, 一個人有一個人好玩的地方.

自己唔覺好悶, 也沒有感覺寂寞.

 

我以為,

.準標的一唯有沒都情事件每

就正如,

,要定一不字文中

從左到右, 由上到下,

.樣一看和寫

身邊的人都說: 韓國好悶, 唔好玩, 毫無特色…… 逛逛街, 滑滑雪還可以, 留耐點??…… 還有可以去的地方?? 一個人去旅行, 你唔怕悶呀??

但是, 這就是我不要去的理由?? 
或許, 那就是……這敞旅行的最大理由.
 

想記下的記下了, 想講的也講了. 如果有什麼意見, 請 e-mail 給我啦. Thanks.
 


  < 我在韓國 > < 我在逛 > < 我在想…… > < 我在看 > < 我在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