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亞太和平新世紀、兩岸歡喜看未來」新春談話全文 |
陳水扁2000-1-30發表「亞太和平新世紀、兩岸歡喜看 未來」新春談話他強調,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沒有宣告獨立或變更國號的問題,也沒有「兩國論」入 憲的問題。除非北京方面意圖動用武力,否則,民進黨 執政沒有必要、也絕不會片面宣布台灣獨立。
陳水扁的新春談話全文如下: 剛剛歡渡了千禧年的元旦,又將迎來傳統的華人春 節。在此新春來臨的時刻,阿扁要以最誠摯歡喜的心情 ,祝福海峽兩岸以及所有海外華人千禧平安、新年快樂 。 在即將過去的二十世紀,兩岸歷經了各自發展的一
百年,儘管政治與經濟的發展截然不同,仍然無法割斷 海峽兩岸做為「遠親近鄰」的緊密關係。當政治和意識 型態的藩籬開始鬆動之後,共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便成 為兩岸社會與經濟交往的最佳基礎。 從西元一九八七年開放探親以來,兩岸人民的交流 可謂一日千里。到去年年底為止,台灣在中國的投資已 經超過四百億美元,貿易額更高達兩百五十億美元,每 年有將近十萬人往來於兩地之間。目前台灣是中國第四 大資金來源國、第七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台灣第四大 貿易夥伴。從經貿的發展來看,台灣對改革開放以來的 中國經濟成長有著重大的貢獻,而中國市場也有助於台 灣經濟下一階段的蓬勃發展。
然而,經濟和社會的良性交流,目前仍無法伴隨著 兩岸政府與人民在政治議題上的溝通與諒解。台灣人民 對於江澤民主席「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承諾,仍然存 在著疑慮;中國方面則一直認為台灣對於國家安全的確 保與國際空間的爭取,是兩岸溝通與對話的障礙。 目前海峽兩岸對於主權的認知與彼此政治地位的認 定,各自擁有絕大多數的民意。這是兩岸分治一百多年 來自然形成的歷史事實,兩岸的政府與領導人都不應該 片面否認或者漠視對岸人民的意願,更不能以主觀的認 定強加在對方身上。阿扁未來做為新的國家領導人、台 灣人民意志的實踐者,不僅要捍衛台灣的國家安全與人 民福祉,也會尊重海峽對岸人民的主張。 今天,我要誠摯地提出「亞太和平新世紀、兩岸歡 喜看未來」的七項主張,期待兩岸一起為和平的新世紀 而努力:
一、堅持「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的原 則。雙方的政府與領導人,不應該提出危害兩岸人民感 情與福祉的主張。諸如「武力解決」或者「戰爭」的字 眼,只會加深兩岸的隔閡與誤解,製造國際社會的緊張 。唯有堅持「和解、合作、和平」,才能謀求兩岸人民 與國際社會的最大利益。
二、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宣告獨立或 變更國號的問題,也沒有「兩國論」入憲的問題。為了 符號的問題而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既屬不智,也 不符合兩岸化解爭議的積極目的。台灣做為一個主權獨 立的國家,任何有關現狀的改變,都必須由全體台灣人 民來共同決定。除非北京方面意圖動用武力,否則,民 進黨執政沒有必要、也絕不會片面宣布台灣獨立。 三、推動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建立全方位互動機 制。我希望雙方儘快恢復制度性的互訪與對話。如果現 有的協商管道出現障礙,也不排除以其他管道來補強。 除了海基會、海協會的對口協商以外,正式的官方接觸 、對話、談判,以及任何有助於雙方理解與信賴的溝通 模式,在任何方便的時間與地點,都應該被接納成為全方位互動機制中的一環。
四、在和平解決、平等對待的前提下,任何議題都 可以進行協商與對話。兩岸之間除了可以就簽訂和平條 約的事宜進行磋商之外,也希望能夠從人員互訪、演習 告知、海上救援、設立熱線等措施做起,建立兩岸之間 的軍事互信機制,來降低軍事衝突的風險。有關兩岸經 貿往來所衍生的問題,例如:台商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 、有關三通的具體協議……等等,更是迫切需要展開協 商,儘速謀求解決。 五、台灣願意扮演積極角色,協助中國現代化、民
主化。台灣過去在教育普及、農業改革、經濟發展、以 及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制度的過程,累積了相當的經驗 。這些經驗並不完全從西方國家移植而來,因為兩岸社 會共有的特性,可以做為彼此借鏡的參考。江澤民主席 曾經宣稱要在二十一世紀中葉時,讓中國「基本實現現 代化」,而台灣有能力、也願意提供積極的協助,因為 一個現代化、民主化的中國,將會帶來亞太地區的和平 與穩定。 六、以世界貿易組織 (WTO) 模式,尋求兩岸平等
參與國際社會、共存共榮。過去海峽兩岸在國際社會上 的零和競爭,不僅使彼此關係無法改善,也讓國際友人 無所適從。最近兩岸爭取加入WTO的模式,為彼此尋求
在國際間的共存共榮,開啟了嶄新的可能性,也讓國際 社會產生了全新的期待。我相信未來雙方的領導人一定 有足夠的智慧,反省過去的教訓,為兩岸在國際社會上的共存共榮,尋找一個可以相互接受的模式。
七、為了建立互信、增進瞭解,積極推動兩岸領導 人互訪。我願意再次公開表達,在當選之後、就職之前 ,前往中國訪問的積極意願。我也希望日後能夠以最大 的誠意邀請北京領導人來訪。關於彼此見面的身份和地 點都不應該成為障礙,只要對改善關係有幫助並且不造 成彼此的尷尬就行了。誠如江澤民主席所說,「就是走 走看看,也是有益的」。我們不能老死不相往來,不能 枯等長久的僵局自行打開,必須趁著新世紀、新領導的新開始,尋求兩岸互信瞭解的新機會。
回首二十世紀之初,中國和台灣都曾經遭受戰爭與 強權的侵害,如今海峽兩岸的人民經過一個世紀的努力 ,才能各自擁有目前的生活成果。撫今追昔,任何一方 的主政者都不應該試圖破壞和平的現狀。軍備的競賽徒 然浪費資源,戰爭更會使兩岸人民的生活水平嚴重倒退 。和平解決爭議、共創未來福祉,才是兩岸人民共同而永久的願景。
在此新舊世紀交替之際,中國在全球的地位已經確 立,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定發展與國際秩序的責任也相對 的更為重大。台灣位於鄰近的敏感位置,同樣有義務來 分擔此一責任。這樣的認識,不僅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 ,更是兩岸人民最大的福祉,也是兩岸政府與領導人信 心與智慧的表現。 誠如中國古老的智慧之書【易經】恆卦中所說的: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 于其道,而天下化成。」阿扁期待兩岸的領導人,除了 堅持政治上的「大是大非」之外,也應該秉持「大仁大 義」的胸襟、順天時而應人心,用最大的智慧來為兩岸開啟歷史的新局。 最後,再一次誠摯的表達新春賀喜之意。希望在阿 扁當選總統之後,兩岸春暖花開的季節能夠儘速來臨, 讓我們一起迎接「亞太和平新世紀、兩岸歡喜看未來」。感謝大家、祝福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