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節:
地球場風水布局:
地球的風水布局是在46億年前,在太陽系內出現第3顆行星時,就有意志去建置出來。當初地球外殼冷卻是一整片比重較輕的原始地殼(到現在為止,還是此陸地地殼),但地球慢慢膨脹,內部岩漿自地縫湧出,把盤古大陸分割開來,再經數度裁切整合,演變成今日7大洲之模樣。在板塊推擠動力中,有了高聳入雲的山脈;有深不可測的海溝。海洋地殼較薄,但比重較重,它卻進行新陳代謝,以其動能推動陸地板塊進行架設時空通訊的硬體結構,一方面也把地球內部的能量與訊息,釋放出來。最近西方出版一本環保書,將地球定義為有生命的"圭亞"母親,可見人類已漸漸意識到生命的廣泛定義,不能只以短小的人類視野所限制的來決定,而應由無限宇宙時空的角度來判斷之。
下圖為地球地形圖(含海洋底部)由帕米爾高原起全球各大山脈,分12條散佈,為地理堪輿所用12地支之原始氣脈,皆是有意志的活動。
此氣脈之布局,類似現代之Internet,最原始主幹布置類似網路的星型(Star),總主穴如Server主機,在崑崙山間,(有人認為喜瑪拉雅山是主穴太祖山是錯的)而帕米爾高原就如集線器(Hub),圖中平頂如鼓的是公格爾山7,719米。以此點做為類似網路的集線器,以星型網路將各12條主幹線接續起來。
各支脈再於布線之駐足地,自行依地理環境用環型(Ring)或匯流排(Bus)方式布局。各分支地脈主穴為矩陣(matrix)進出口,好像網絡通訊一般。各穴點,則是與宇宙訊息波交通的主機要站,故穴點皆有衛星通訊接收器硬體的結構!神話說的天羅地網,這個地網就是山脈傳輸訊息的網絡也!天羅就是宇宙泡泡,各星系的分布,並非均勻散佈,傳輸訊息也類似羅網!
由於地球場本身向東運轉,故布局也向東為主,左手大龍砂一路經新疆蒙古西伯利亞過白令海峽入北美經中美洲入南美再由福克蘭群島進南極洲,完成抱住太平洋此遠大外明堂;右手砂則由喜瑪拉雅山脈入緬泰馬,經新加坡入印尼群島,出依利安大島,散爪入大洋洲諸島嶼,為右虎砂,亦抱住太平洋遠大明堂。這些布局皆以千萬年為單位,非人類簡短期生命可見。故地球是以另外一種生命形式活生生的進行大宇宙賦予之任務,我們需學習更謙卑的對本地球付出關愛之心,莫貪一時短暫利益,截斷山龍,填塞海河,會帶來災禍,(一切水旱災,真正原因皆因人為因素,就是濫墾濫伐引起的) 很可惜,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有傷到原始地靈網絡傳輸的幹線,故對非洲,南美洲,此兩大洲文明的進展,有一些影響!
上圖左是利用震波測出地函黏度不同與地球內部升降流動的關係,作出的圖示,藍綠為下降區,紅色是上升區,有此對流才有磁場,地球表面生物才能存在.北半球陸地多,板塊經大陸中心潛入地心,陰生氣的中心,就是地穴中心,經靈通高人指出此位於崑崙山脈中,是地球的主穴點.地球的南半球是水半球,尤其是南太平洋,海底火山活動瀕繁的大洋洲,大溪地島等一片,是地函湧升最強的區域,是陽生氣最強的地區,此地廣大海水,將地球陽氣息,藉洋流 ,旋繞各處,並藉季風,將含富陽氣息的水,普降內陸偏遠地區.上右圖則是以較誇張的圖示解釋太平洋長期是以逆時鐘方向旋轉,帶動歐亞大陸塊邊緣以順時鐘方向旋轉相對應.
作者與陳聰隆師兄在新加坡附近島嶼,一處龍脈上岸處留影.
(主龍脈皆為石脈,色澤、紋路皆光彩有氣)
下圖片是在印尼廖內群島拍攝的一種紅樹林的根部
其伸展,如山龍起伏頓跌,地靈傳輸,地脈架構,類似此形態,扭轉,推擠,伸縮,像此樹根般,你說美不美!
下左為世界最高峰,金字塔型尖頂Everest峰,下右為紐西蘭皇后鎮後山,呈三尖峰,亦為祖山.
山頂尖(PEAK)是將當地訊息以超光速超高頻向宇宙天籮網站及向地球場以低頻發射訊息的地點.相對的該地地殼亦厚且深,水晶,石英類礦物也蘊藏厚,陰信息波就是以此等物質傳導至全球各分支地脈,這些結晶物也是電腦資訊業原料-矽晶的主要成分,再二三十年後下一代人類(由寶瓶座主導信息)應該能解開這個謎底!
上左為印尼亞齊特區一漁村,極美的筆架案,所謂天依形,地附氣,此地定出文豪.作者於1997年到蘇門答臘西北端考察漁業資源 時攝,亞齊地區風景美,公共設施完備,道路狀況佳,可惜回教基本教義派堅持要獨立,華人較少到此! 上右是印尼蘇拉威西島palopo山,是個大印星,地氣凝聚增強處,(類似Repeater)。山下一片 牛角屋,是地球上建築的一大特色!
上圖為紐西蘭皇后鎮景觀,山水有情,人為破壞尚少,白帆悠遊,是極佳適合人類居住之地.
上圖是芬蘭到處可見之一景,山水錯置,人們不改變其自然景觀,生活其中,也悠然自得.
所謂地理穴點的土質,皆油潤細緻,色澤美麗,冬暖夏涼,一層沙質一層黏土質,蓄氣保溫力很強,人立其地,由腳下湧泉穴,一股靈氣會盤旋而上,打坐時更直接由會陰穴衝上來.如下圖就是穴位的土質與色澤,氣暖而溫和.至於石穴,其結構特別,多為奇穴,需專業師傅才可用之,免出奇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