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EZ health tips

請用瀏覽器之退後鍵返回前頁

月經後期 可分五類型

 女性每個月來月經一次,很正常。由今個月的第一天行經,至下月再行經的首天,這段時間叫「月經周期」。

 「月經周期」人人長短不一,有人短一些,有人長一些,在二十一至三十五天以內的,都算正常。即使同一個人,月經周期也未必次次一樣,月經有時提早,有時延遲,不管提早抑或延遲,只要不超過七天,都不成問題。超過七天,便屬病態。

 月經提早超過七天,中醫叫「月經先期」;月經延遲超過七天,中醫叫「月經後期」。「月經後期」嚴重時,可能三至五個月才來一次月經,如果不理會,更可能會惡化成閉經,即是月經不來了。

 月經忽然延遲,必然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因此不能掉以輕心。中醫把這種病態分成五個類型,分別是「腎虛型」、「血虛型」、「血寒型」、「氣滯型」和「痰濕型」,不同類型用不同方法醫治。

 「腎虛型」的人,經血少,顏色黯淡,質地清稀,常見腰痠腿軟,頭暈耳鳴。

 「血虛型」的人,經血少,色淡質稀,常見面色蒼白或枯黃,心悸失眠和頭暈眼花。

 「血寒型」的人,經血少,顏色淡或紫黯,質地清稀或混雜血塊,手腳不暖,腹部隱痛,喝熱飲後痛減。

 「氣滯型」的人,經血少,顏色黯紅,可能混雜血塊,常見精神抑鬱,腹脅脹痛。

 「痰濕型」的人,經血少,顏色淡質地黏,常見頭暈心悸,胸悶噁心,白帶量多。

 遇過一位少女,她自己節食減肥,一下子減了二十磅。誰知減肥後,月經忽然延遲了,有一次還延遲了三個月之久。望一望她,面色很蒼白,問一問她,她說頭暈眼花,她患了「月經後期」,你能猜到她屬哪個類型嗎?

子宮內膜長在不該長的地方,以及發生痛經、不孕和月經失調等症狀,都是由於兩個字——血瘀。所謂血瘀,並不是血管裏的血液瘀塞,而是子宮的經脈氣血瘀滯,只要能促使氣血回復暢通,痛經等症狀就能改善。活血化瘀藥能暢通子宮經脈氣血,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必會用到的。

‧採用補腎藥

 腎氣的強弱,又和氣血暢不暢通有關。腎強,氣血也暢行無阻;腎弱,氣血也容易瘀滯不通,因此補腎藥也常常用以醫治「子宮內膜異位」。

 文首提到那位女子,吃了補腎和活血化瘀的藥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