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Welcome to  EZ Health Tips

請用瀏覽器之退后(back) 鍵返回前頁

中醫五臟用語

就診中醫時 若能略微了解中醫的名詞,不僅有助瞭解自己身體的狀況,也可掌握病情進展,配合正確的服藥及治療。
中醫五臟 是心、肝、脾、肺、腎的合稱。五臟生理功能之間的平衡協調,是維持身體內在環境恆定的重要環節。中醫的五臟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而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透過以下的解說,可以有初步的瞭解。
五臟運行 五臟間各種生理功能活動的相互依存、制約和協調平衡,主要是以陰陽五行的學說來闡述。人在健康的時候,臟腑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此為正常現象;如果某一臟的功能或基礎發生問題,疾病就會發生。
五臟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脈 心具有推動血液在脈中運行的功能。當心氣不足、心血虧虛,會感到心慌、心悸、倦怠乏力、面色無華;若是心血瘀阻,會有心悶痛、面色灰暗。
心藏神 心具有主管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當血不養神而心神不安時,就會出現心悸、失眠、多夢的不適情況。
肝主疏泄 肝具有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的作用,包括調節心情、促進消化吸收、維持血液運行等。當肝氣抑鬱容易悶悶不樂;肝氣亢奮則性情急躁易怒;在消化吸收障礙方面,會表現出腹部脹痛、泛胃酸、腹瀉等。
肝藏血 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流量的功能。當肝不藏血容易有出血病症;若肝藏血不足,則會頭暈目眩、肢體麻木、乏力、婦女月經量少。
脾主運化 包括對食物的消化、營養物質的吸收、轉輸至心肺而運輸到全身的功能。當脾失健運時會有腹脹、大便稀、消化吸收不良、水腫等。
脾主統血 脾有統攝血液在脈內運行,不使其發生出血。當脾氣虛弱不能攝血時,會出現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
肺主氣司呼吸 人身的氣為肺所主,包括主呼吸的氣和主一身的氣兩個方面。當肺失宣降、呼吸異常,也就是肺失去了交換氣體、循環全身的作用,這時會咳嗽、氣喘、呼吸無力、體倦乏力。
肺主通調水道 肺有調節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的作用。當肺失去調節體內水液的功能時,水液將無法向上向外輸送,則會無汗;若無法向下向內輸送,則會尿少、水腫。
腎藏精 腎具有封藏精氣的作用。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或稱精氣。當腎中精氣不足,造成嬰幼兒生長發育不良;腎精虧損指生殖器官發育不良、性機能減退、男女不孕症;腎精虧損易頭昏耳鳴、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
腎主水 腎具有主持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平衡的作用,以及腎臟本身對水液的輸布和排泄作用。腎陽虛時,身體無法完成分離好與壞的水液,使得水液代謝有障礙,會有尿少水腫或尿多尿頻的不平衡代謝現象。
腰部痠痛 中醫並沒有腎虧、敗腎的用詞,腎臟有問題可能反應在腰部,但不能反過來推論說腰痛就是腎臟不好,有時腰酸痛是個人肌肉狀況不好所致。
頭暈、頸部僵硬 氣血循環不好,血路不通確實容易有頭暈、頸部僵硬的症狀,但並不能反向推論說頭暈、頸部僵硬是血路不通而容易中風。
手麻 手麻可能是神經壓迫,並不一定是血路不通,同樣不能反向推論。
肝火大;疲倦 中醫的肝不是只指肝臟,肝火大多半和情緒、血液有關。而肝不好的人容易疲倦,但疲倦不一定就能推論為肝不好。
骨刺 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讓骨刺完全消失,幾乎每個人都有骨刺,只是有沒有壓迫到神經而已,沒有症狀就不用治療,這並不會影響健康,而中醫藥物與針灸治療,可以緩解局部的不適,而傷科推拿調整脊椎的位置,是讓骨刺盡量不壓迫到神經,減緩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