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EZ Health Tips | 
         請按退後鍵返回前頁  | 
    
有名中藥草本茶
| 1 歸脾湯 | 2 五皮湯 | 3 甲字湯 | 4 柴胡桂枝湯 | 
| 5 四物湯 | 6 加味消遙散 | 7 小柴胡湯 | 8 當歸建中湯 | 
| 9 當歸柴胡湯 | 10 柴胡龍骨牡蠣湯 | 11 小青龍湯 | 12 葛根湯 | 
| 13 消毒飲 | 14 桂枝茯芩丸加薏仁 | 15 四君子湯 | 16 補中益氣湯 | 
| 17 清上防風湯 | 18 甘草瀉心湯 | 19 荷葉去脂湯 | 20 請看附註 | 
| 當歸3千 | 白術3千 | 茯苓3千 | 大棗2個 | 
| 黨參 5千 | 川芎3千 | 白芍2千 | 
         炙甘草2千  | 
    
| 桂枝 2千 | 生地3千 | 遠志5分 | |
| 木香 1千 (後下) | 肉桂1千 (焗) | ||
| 
         註 : 於藥湯煲好後,加木香煲 5 分鐘後,再加肉桂焗 5 分鐘,才服。  | 
    |||
| 
         宜 : 健脾益氣,補血養心。  |     
    |||
| 桑白皮4千 | 生薑皮2千 | 大腹皮3千 | 茯苓皮8千 | 
| 陳皮3千 | |||
| 
         加兩碗半水煮沸,成一碗。  | 
    |||
| 
         宜 : 行氣,化濕,利水,消腫,面/眼肚浮腫,四肢浮腫, 胸腹脹悶。  | 
    |||
| 桂枝4克 | 茯苓4克 | 牡丹皮4克 | 桃仁4克 | 
| 芍藥4克 | 甘草1.5克 | 乾姜1克 | |
| 
         註:桂枝茯苓丸加甘草  | 
    |||
| 
         宜:月經痛,輕微子宮肌腫,腰痛,下腹疼痛,肩膀酸痛。 更年期障礎,體力中等以上服。  | 
    |||
| 柴胡5克 | 半夏4克 | 桂枝2克 | 黃芩2克 | 
| 人參2克 | 芍藥2克 | 生薑2克 | 甘草1.5 克 | 
| 大棗2克 | |||
| 宜:感冒,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肝炎,胃腸炎,胸膜炎,胃酸過多,胃炎,十二 指腸炎,膽炎,膽結石,神經痛,夜尿,胰臟炎,大腸炎,風濕,肋間神經痛。 | |||
| *地黃3克 | 芍藥3克 | 川芎3克 | 當歸3克 | 
| *熱底選用生地 | *寒底選用熟地 | ||
| 宜:虛証,去瘀血,助血液循環,臍上動悸(有瘀血塊),胃腸障礙,調節自律神經,婦女病之基本處方。 | |||
| 當歸5克 | 柴胡3克 | 芍藥3克 | 白术3克 | 
| 茯苓3克 | 甘草2克 | 牡丹皮 2克 | 梔子2克 | 
| 乾薑2克 | 薄荷1克(後下)* | ||
| 宜 : 目眩心悸,便秘,雀斑,暗瘡,寒冷症,月經不順,去瘀血,肝障礙,強化肝臟。 | |||
| 
       有抑鬱,加陳皮3克,半夏3克。  | 
  |||
| *後下: 中藥茶煎好後,才加入後下,再煎 5 分鐘,即成。 | |||
| 柴胡6克 | 半夏5克 | 黃芩3克 | 大棗3克 | 
| 黨參10克 | 甘草2克 | 生薑4克 | |
| 宜:中等體力,感冒,扁桃腺發炎,容易腫脹,胸肋苦滿,心下痞硬,打鼻鼾,張口呼吸。 | |||
| 當歸4克 | 枝桂4克 | 生薑4克 | 大棗4克 | 
| 芍藥5克 | 甘草2克 | ||
| 宜 : 各種婦科病所引起之腹痛, 腹膜炎, 月經痛, 痔出血, 子宮出血, 子宮肌腫, 子宮附屬器宮炎。 | |||
| 柴胡6克 | 半夏5克 | 黃芩3克 | 大棗3克 | 
| 當歸3克 | 芍藥3克 | 川芎3克 | 地黃3克 | 
| 黨參10克 | 生薑4克 | 甘草3克 | |
| 宜 : 虛証,去瘀血,助血液循環,清肝,去憂鬱。 | |||
| 大黃1克 | 柴胡5克 | 半夏4克 | 茯苓3克 | 
| 桂枝3克 | 黃芩2.5克 | 大棗2.5 克 | 生薑2克 | 
| 人參2克 | 龍骨2.5克 | 牡蠣2.5克 | |
| 宜 : 高血壓,憂鬱病,腹肋到肚臍一帶有脹氣和悸動,精神興奮。 | |||
| 桂枝5克 | 乾羌3克 | 細辛3克 | 炙甘草5克 | 
| 半夏9克 | 五味子9克 | *麻黃6克 | |
| 
         *麻黃 - 每劑 (碗) 不得多過 6克  | 
    |||
| 宜 : 花粉症,呼吸道敏感。 | |||
| 葛根4克 | 麻黃3克 | 桂枝2克 | 甘草2克 | 
| 芍藥2克 | 大棗3克 | 生薑2克 | |
| 宜:感冒特效,治頸脖和背僵硬,蓄膿症,腰痛,頭痛,高血壓,庥痺,發燒,下痢,神經症, 心悸亢進症,慢性結膜炎。 | |||
| 蒲公英3千 | 地丁草3千 | 野菊花3千 | 金銀花3千 | 
| 紫背天葵3千 | |||
| 宜 : 無名腫毒,利尿,瘡,保肝利膽,急性乳腺炎,熱毒所致之乳癰腫痛。 | |||
| 桂枝4克 | 茯苓4克 | 牡丹皮4克 | 桃仁4克 | 
| 芍藥4克 | 薏苡仁2克 | ||
| 宜 : 體力中等,春青痘,肚臍週圍有抵抗力及壓痛,女性生理異常,瘀血,有上火,臉部背部有皰。 | |||
| 黨參3千 | 雲苓4千 | 白术 4千 | 甘草2千 | |
| 
         註 :  | 
      有腹脹,噯氣, 嘔酸, 可加春砂仁 2千。 | |||
| 宜 : 健脾開胃,補氣。 | ||||
| 黨參 4 克 | 黃耆 4 克 | 白术 4 克 | 當歸 3 克 | 
| 陳皮 2 克 | 大棗 2 克 | 甘草 1.5 克 | 柴胡 1 克 | 
| 乾薑 0.5 克 | 升麻 0.5 克 | ||
| 宜 : 補胃腸系統, 增元氣, 強心臟, 治內臟下垂, 肺結核, 感冒, 盜汗。 | |||
| 荊芥1克 | 黃蓮1克 | 防風2.5克 | 梔子1.5克 | 
| 枳實1.5克 | 甘草1.5克 | 川芎2.5克 | 黃芩2.5克 | 
| 連翹2.5克 | 白芷2.5克 | 桔梗2.5克 | 薄荷1克(後下) | 
| 宜:頭面發疹,發燒,頭瘡,面皰(尤其是化膿性),濕疹,脊梁皰點。 | |||
| 半夏4克 | 黃芩3克 | 大棗3克 | 乾薑2克 | 
| 黃蓮1克 | 甘草3.5克 | 人參3克 | |
| 宜 : 神經性下痢,神經症失眠,口腔炎,腸胃炎。 | |||
| 荷葉3錢 | 連翹3錢 | 防風3錢 | 川芎3錢 | 
| 大黃3錢 | 山渣3錢 | 白芍3錢 | 黃芩4錢 | 
| 黃芪4錢 | |||
| 4碗水煎成1碗,1星期可連續飲4次,連飲3星期。 | |||
| 宜:頭面發疹,濕疹,去脂肪,減肥。 | |||
| 附註  
       
  | 
    1 | 以上藥方只供參考用,須按個別體質作調配,宜請教您的醫師。 | 
| 2 | 不要採用金屬容器來煲藥,以免酸性食物或藥材與金屬產生化學作用。  宜選用陶瓷或玻璃器皿。  | 
  |
| 3 | 本網站所載資料為網主多年收集得來,現將本人認為值得推薦之有名藥方放于網上,供各位同好作參考用。 如有補充或指正請到留言版上發表,多謝閣下溜覽本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