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湯補
化解 5 大危機
人人都話,坐月期間若休養得好,身心都可得到徹底更新,健康更勝從前;否則便有可能百病叢生,需要長期調理。
生完BB後記憶力大衰退?四肢關節疼痛?嚴重脫髮兼且頭暈頭痛周身痕癢?不用怕!中醫師介紹以下幾款食療湯水,讓各位媽媽在產後好好滋補一番,慢慢恢復元氣。
關節痛覧體虛受風寒 瘀血入經絡
婦女產後以虛病較多,產後一兩天可能會輕微發熱,感到很熱,出汗較多。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若體質不佳,又調理不好的話,則可能造成各種不適。
部分婦女產後會出現關節痛,成因是產婦身體虛弱,出現血虛或腎虛的問題,而又受到風寒所致。「中醫認為這情況屬於產後身痛,即關節、肢體或肌肉疼痛。成因是產後受到風寒或風熱,而瘀血進入關節經絡而引起的。」
婦女產後應避免受風寒,要注意保暖,居所不可太寒冷和潮濕,也要補充營養,加強體質。「產後會出很多汗,但那其實是虛熱,有些人感到輕微發熱,要吹風扇才舒服,但那很容易入風,這時即使覺得熱也要忍耐一下。」
針對「產後風」的問題,她介紹以下一款湯水給大家﹕
■產後祛風湯
材料﹕當歸、防風各10克,雞血藤、黃耆各20克,老母雞1隻,生薑5片
製法﹕將上述藥材用布包好,連同去內臟洗淨的老母雞,加入2000毫升的水中,同煮兩小時,至熟爛。不放鹽,食肉飲湯
功效﹕本方補氣養血祛風,適用於產後關節疼痛,肢體酸楚、麻木,面色蒼白,頭暈心悸,氣短乏力者
脫髮覧流血過多 腎虛氣血虛
產後脫髮的問題不會即時出現,通常會在產後數月內發生。「因為產後體內荷爾蒙的變化,生完BB後出現少許脫髮的現象是正常的,但若嚴重脫髮的話,即表示產後調理得不夠好,腎虛、氣血虛,尤其是分娩時流血過多者,都有可能導致較嚴重的脫髮。」
建議,如因為腎虛致嚴重脫髮者,可以服用具補腎作用的何首烏、核桃肉、黑豆等等。以下是她提供的食療﹕
■首烏黑芝麻糊
材料﹕何首烏粉30克,自製黑芝麻糊50克
製法﹕拌勻材料,加開水沖服,每日一劑,連服三月
功效﹕可補腎養血生髮,適用於產後腎虛血虛而引發的脫髮
記憶力下降覧常見疑惑 實際只屬少數
生完BB後記性變差?不少媽咪都有這個疑惑,只有少數人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的現象,問題其實不太普遍,此情況反而更常見於更年期後的女性。以下是她提供的食療﹕
■核桃首烏淮山燉豬腦
材料﹕淮山、核桃仁各一両,首烏粉
半両,豬腦一隻,食鹽少許
製法﹕將豬腦洗淨,淮山藥、核桃仁搗成細末,與首烏粉一起撒於豬腦上,加適量水(約150毫升)及鹽,放鍋內隔水燉一小時,至豬腦熟透即可食用,每日一劑
功效﹕可補腎健腦,適宜於產後腎虧虛而引起的記憶力減退
頭暈、頭痛覧血虛生風 及時調補
以下兩個產後的體質問題,在臨診治上較為常見。
「分娩過程耗氣耗力,且精神緊張,容易出現『產後風』的現象。血虛生風,容易頭暈、頭痛,四肢尤其是腳部到了晚上容易抽筋。」他稱,產婦在分娩時容易失血,血虛氣弱,產後必須及時調補氣血,飲用補血益氣的湯水。雖有人說,產後過了十二朝才可進補,但關醫師說,情況因人而異,對於過度虛弱者,產後第二日已可調補。
關之義稱,常用於產後補血氣的中藥材包括當歸、白朮、熟地、天麻、黨參、北芪等。他介紹以下湯水給大家﹕
■當歸北芪田雞湯
材料﹕北芪 5 錢,當歸頭3錢,紅棗去核10粒,生薑3片,田雞1斤,瘦肉4両
製法﹕加四大湯碗清水於煲內,放進材料,煲三小時,煲成一大湯碗水,最後加少許鹽調味
服用方法﹕坐月期間一日一湯碗,可分開兩餐飲用
功效﹕這款湯水對產後血虛者有補益作用,尤其是對產後失血,需要輸血的產婦而言
濕疹覧進補濕熱 加重問題
很多孕婦在產前有濕熱鬱結的徵狀,皮膚容易出現濕疹,到了產後,情況可能更嚴重,因為在傳統
上產後會調補身體,多吃補益食物,這些食物一般較為濕熱,令濕疹更嚴重。
他稱,產婦的濕疹問題可以是全身發作,部分嚴重的患者連肚皮及四肢均有濕疹。夏天快到,建議可用苦瓜煲湯飲用,紓緩情況。他介紹以下一款湯水﹕
■五指毛桃苦瓜湯
材料﹕五指毛桃乾品1両,土伏苓1両,苦瓜1斤,生薑2片,紅棗去核4粒
製法﹕加三大湯碗水於煲內,放進材料,煲兩小時,煲成大半湯碗水,最後加少許鹽調味
服用方法﹕產後第3日已可以開始飲用,飲用次數視乎病情而定,嚴重者可以每日飲用,否則可隔日或一星期飲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