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EZ Health Tips

請按退後鍵(back)返回前頁 

蠔 即 牡 蠣  

類別: 海氣化成, 純雄無雌, 故名牡

為牡蠣科動物, 中國沿海一帶均有分佈。全年可採,以冬季、春季產量最多。採得後,去肉取貝殼,洗淨曬乾。生用或煅用。用時打碎。

性味 咸、澀,微寒。平肝熄風藥之平抑肝陽藥。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收斂固澀。
主 治   一 鹹以軟堅 :  化痰, 消 瘰癧, 結核, 老血, 疝瘕
            二 濇以收脫:   治遺精崩帶, 止嗽, 歛汗 , 固大小腸
            三 微寒以清熱補水:  治虛勞煩熱, 溫膽, 赤痢, 利濕, 止渴, 為肝腎血份之藥 ()
炮制    一 鹽水煮一伏時, 煆粉用
            亦有生用者
應用    一  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本品咸寒質重,有類似石決明之平肝潛陽作用。多用治水不涵木,陰虛陽亢,眩暈耳鳴之症,常與龍骨、龜板、牛膝等同用,如鎮肝息風湯;亦用治熱病日久,灼爍真陰,虛風內動,四肢抽搐之症,每與龜板、鱉甲、生地黃等同用,如大定風珠。
            二 用於痰核,瘰癧,癥瘕積聚等症。
  牡蠣味咸,軟堅散結。用治痰火鬱結之痰核、瘰瘕積聚等症。常與淅母、玄參等配伍,如消瘰丸;用治血瘀氣結之癥瘕痞,多與鱉甲、丹參、莪術等配伍;近代常用治肝、脾腫大癥有效。
            三 用於滑脫之症。
  本品味澀,煅用有與煆龍骨相似的收斂固澀作用。常與煅龍骨相須為用,治療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自汗、盜汗等多種正虛不固,滑脫之症,並配伍相應的補虛及收斂藥物。近年有報導用牡蠣煎,治療肺結核盜汗者,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煅牡蠣有收斂制酸作用,可治胃痛泛酸作用,以之與烏賊骨、浙貝母共為細末,內服取效。
用法: 煎服。宜打碎先煎。除收斂固澀煅用外,餘皆生用。
使用參考資料:

一 

本經 : 主驚恚怒氣,除拘緩,鼠痿,女子帶下赤白。 

二 

別錄 : 榮衛虛熱去來不定,煩滿,止汗,心痛氣結,止渴,除老血,澀大小腸,止大小便,療泄精,喉痹,咳嗽,心脅下痞熱。 

本草備要 : 咸以軟堅化痰,消瘰癧結核,老血疝癥。澀以收脫,治遺精崩帶,止嗽斂汗,固大小腸。 

本品含 80 – 95% 的碳酸鈣、磷酸鈣及硫酸鈣,並含鎂、鋁、硅、氧化鐵及有機質等。  

煆燒後碳酸鹽分解,產生氧化鈣等,有機質則被破壞。所含鈣鹽有抗酸及輕度鎮靜、消炎作用。

入 藥 本草綱目記載,牡蠣肉煮食後可治虛損,且能調中,解丹毒及婦人氣。 拌以薑 、 醋生吃,治丹毒及酒後煩熱。多吃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
配 伍 配麻黃 , 吳茱萸 , 辛萸.....
宜配甘草 , 牛膝 , 遠志 , 蛇床子......
以柴胡引之去脇下硬 。
以貝母為使 , 消積結 。
以地黃為使 , 益精收濇,  利小便。
以大黃引之消股間腫脹 。
註一 以柴胡引之去脇下硬, 茶引之消頸核, 大黃引消股間腫, 以地黃為使益精收濇, 止小便利, 以貝母為使消積結。。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