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晉文之事章》

     根據《齊桓晉文之事章》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一)

         1      細閱以下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

                               

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

 

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

 

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

                                                                                                      

請度之。

           

(1)    試指出本段的旨意。(3分)

(2)    試將「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一句譯為語體文,並指出文中援引這句子來說明甚麼道理。(5分)

(3)    解釋文中註有▲的字在句中的意義,並指出它的詞性。(8分)

        2      (1)    文中「以羊易牛」、「挾太山以超北海」和「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分別屬於論說中哪三種例證?(3分)

(2)「以羊易牛」、「挾太山以超北海」和「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這三個例證,分別說明甚麼道理?(6分)

     根據《齊桓晉文之事章》和《始得西山宴遊記》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一)

         1      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章》一文中,怎樣運用層層推進的游說技巧,由「以羊易牛」一事引導齊宣王去施行仁政呢?(15分)

     根據《齊桓晉文之事章》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一)

         1      以下是篇中的一段文字: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

 

                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

                                   ▲                                                  

                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

                           ▲                                                         ▲

                「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試解釋文中註有▲的字詞在句中的意思,然後指出它的詞性。(5分)

        2      (1)    百姓對齊宣王「以羊易牛」一事有甚麼看法?(1分)齊宣王又怎樣解釋自己的行為?(4分)

                (2)    孟子怎樣分析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6分)

         3      孟子游說時運用了甚麼技巧?試舉出三項,並引用例子說明。(9分)

     根據《齊桓晉文之事章》和《庖丁解牛》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1      (1)    齊宣王為甚麼向孟子詢問「齊桓 晉文之事」?(3分)

                (2)    孟子怎樣將話題引入「王道」?(6分)孟子所講的「王道」和齊桓公晉文公所行的「霸道」,根本上有何分別?(4分)

        2      (1)    孟子莊子均運用了排比的句式,以增強說話的氣勢,試從兩篇中各舉一例。(6分)

                (2)    試就《齊桓晉文之事章》和《庖丁解牛》二文,比較孟子莊子的說理方法,並作簡要的說明。(6分)

     試據《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及《論語•論仁、論君子》兩文,回答以下問題:(一九九三年試題)

         1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一文所用「以羊易牛」、「為長者折枝」、「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三例,分別屬於論說上的哪種例證?(3分)又三者分別說明甚麼道理?(6分)

     據《齊桓晉文之事章》一文,解答下列各題:(一九九五年試題)

         1      文中「仲尼之徒,無道 之事者」這句話表明孟子的立場是怎樣的?「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這句話可見齊宣王的想法是怎樣的?(3分)

         2      孟子游說齊宣王行仁政,他鋪排了甚麼論點?(4分)他認為怎樣做才可以達到目標?(4分)

         3      孟子游說時用了甚麼技巧?試舉出三項,引例說明。(6分)

    試據《齊桓晉文之事章》及《六國論》兩篇,回答下列問題:(一九九八年試題)

         1      試說明兩篇的論述目的。(3分)

         2      《齊桓晉文之事章》中,孟子運用了哪些比喻說明「不為」和「不能」?(4分)又《六國論》中,六國破滅,與「不為」和「不能」有何關係?(2分)

         3      兩篇的作者運用了下列哪些說理手法?試分別指出,並各舉一例說明。(8分)

                甲:層層遞進

                乙:下筆立論

                丙:運用對比

 

《孔乙己》

     根據《孔乙己》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一)

         1      以下是小說中主角孔乙己所說的一些話:

(1)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2)    「你讀過書麼?」「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樣寫的?」「不能寫罷?……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櫃的時候,寫賬要用。」

(3)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作者利用這些話,刻畫出孔乙己這個人在思想、性格上有甚麼特點?(12分)

         2      作者通過下列各人物的表現,暴露了哪些民族弱點?(13分)

(1)    孔乙己

(2)    短衣幫酒客

(3)    掌櫃

(4)    舉人

     根據《孔乙己》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一)

         1      《孔乙己》中有這樣的一句描寫,「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句中的「人」包括哪些人?(2分)他們為甚麼感到「快活」?(6分)他們的心態怎樣?(3分)

         2      試就以下兩方面,各舉一例,說明孔乙己的為人。(4分)

                (1) 重體面    (2) 講信用

         3      本篇作者善用對比去刻畫人物,試從篇中舉出兩個例子加以說明。(10分)

     根據《孔乙己》和《范進中舉》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1      (1)    孔乙己范進有甚麼相同遭遇?(6分)魯迅吳敬梓通過孔乙己范進的遭遇,諷刺甚麼社會現象?(4分)

        2      (1)    《孔乙己》一篇的結尾,怎樣運用季節描寫來渲染氣氛?(5分)

     試據《范進中舉》(節錄)及《孔乙己》兩篇小說,回答以下各問:(一九九三年試題)

         1      范進孔乙己的遭遇有甚麼相同的地方?(6分)兩篇通過他們的遭遇,諷刺些甚麼?(4分)

         2      范進起初從鄰居口中聽到自己中了舉人;孔乙己被人問及為甚麼撈不到半個秀才,各有甚麼反應?2分)兩人當時的想法怎樣?2分)

         3      兩篇的作者各用甚麼人稱敘述故事?就兩篇的結構看來,哪一篇比較完整?試扼要說明。(3分)

     根據《孔乙己》和《范進中舉》兩篇,回答下列各題:(一九九五年試題)

         2      《孔乙己》中段有「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一句,句中的「人」包括哪些人?他們從何而得「快活」?(4分)他們的心態怎樣?(1分)

     根據《孔乙己》一篇,回答以下問題:(一九九七年試題)

         1      「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這句話曾出現兩次,這和孔乙己做了哪些事情有關係呢?(4分)又這些事情,反映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是怎樣的?試舉一例說明。(2分)

         2      作者說:「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顯示了孔乙己的心態是怎樣的?(2分)篇中掌櫃先後四次說過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這反映了掌櫃的為人怎樣?(2分)

         3      孔乙己最後一次在咸亨酒店出現的時候,他的外貌和打扮怎麼樣?(4分)為甚麼作者刻意安排他在「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的環境下出現?(1分)

         4      本篇具備了小說哪些寫作特點?試指出其中四項。(2分)

 

《始得西山宴遊記》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一)

         1      細閱以下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 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

 

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

 

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

                                                                                                                                                                                                                           

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

                                                                                                                        

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

 

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1)    解釋註有▲的句子。先解釋字詞,再解釋全句。(9分)

(2)    舉出這段文字中運用了以下修辭手法的例子各一個:(4分)

        a 誇張  b 借代  c 排比  d 比喻

(3)    試將「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譯為語體文。(3分)

         2      作者遊西山前和遊西山後,心情有甚麼轉變?(7分)這前後轉變的交代,在文章結構上起了甚麼作用?(2分)

     根據《齊桓晉文之事章》和《始得西山宴遊記》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一)

        2      (1)    柳宗元為甚麼在《西山宴遊記》這文題前,加上「始得」二字?(6分)

                (2)    文中有哪幾處地方緊扣題目中的「始」字呢?試把那些句子列寫出來。(4分)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一)

         1      柳宗元西山蘇軾赤壁,同樣寄託了作者宦途失意之情,試分別說明《始得西山宴遊記》和《念奴嬌》兩篇的寫作背景。(5分)

         2      柳宗元蘇軾如何開解失意之情,試據原文內容分別加以說明。(10分)

         3      以下是《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首段文字: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試指出以上文字中所運用的兩種修辭手法,並各舉一例,再說明運用該種修辭手法的好處。(6分)

         4      柳宗元描寫西山宴遊,用了很多不同的形容詞,試解釋以下句子中註有▲的形容詞的意思。(4分)

                (1)    岈然洼然。

                  ▲                 

                (2)    頹然就醉。

                  ▲     

                (3)    蒼然暮色。

                  ▲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及《我和我的唐山》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1      (1)    二文分屬甚麼體裁?(2分)為甚麼題目要用「始得」及「我的唐山」?(4分)

                (2)    二文的作者遊覽西山及重訪唐山後,他們的心境有甚麼變化?(6分)

        2      (1)    下面甲、乙兩段文字,都運用了哪種相同的修辭手法,請舉出例子。(3分)在寫作手法方面又有何相異之處?(4分)

                         甲: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始得西山宴遊記》)

                         乙:                靈堂外是一座小山,那是震後清理廢墟時,用整個醫院的斷牆、殘壁、碎磚、亂瓦堆成的,「山」上有石階,有涼亭,有嬉戲的孩子──是那些未經過災難的震後出生的孩子。(《我和我的唐山》)

                (2)    下面甲、乙兩段文字,每段既有主觀的感情,也有客觀的描述、試分別引括說明。(6分)

                         甲: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始得西山宴遊記》)

                         乙:                文化路路口,我停住了腳步,我又看到了十年前看見過的那一株株老柳樹。當年,樹下是聚集屍體的地方。老柳樹枝條凝然不動,彷彿在此起彼落的爆竹聲中沈思著歷史。(《我和我的唐山》)

     根據《醉翁亭記》和《始得西山宴遊記》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二)

         1      歐陽修柳宗元寫作這兩篇文章時的心情和處境,有甚麼相似的地方?(5分)

         2      《醉翁亭記》和《始得西山宴遊記》中都記述了宴遊的情況,試分別說明。(6分)

         3      歐陽修柳宗元所得到的宴遊樂趣有何分別?(8分)

         4      歐陽修醉翁亭柳宗元則寫西山,他們的描寫手法有甚麼不同?(6分)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及《醉翁亭記》兩文,回答以下各問:(一九九四年試題)

         1      兩文作者均遭貶謫,二人貶官後的心情各怎樣?(3分)又柳宗元遊罷西山,心情有些甚麼改變?(3分)

         3      柳宗元介紹西山景色之前,運用了襯托法;歐陽修描述醉翁亭的景色,用了層層遞進的手法。試分別舉例加以解說。(6分)

     據《始得西山宴遊記》及《我和我的唐山》二文,回答下列問題:(一九九六年試題)

         1      二文分屬甚麼體裁?(1分)為甚麼題目要用「始得」及「我的唐山」?(3分)

         2      二文作者遊覽西山及重訪唐山後,他們的心境有甚麼變化?(7分)

      3      下列甲、乙兩段文字,在詞句運用方面有何相同之處?在寫作手法方面有何相異之處?(4分)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始得西山宴遊記》

                    靈堂外是一座小山。那是震後清理廢墟時,用整個醫院的斷牆、殘壁、碎磚、亂瓦堆成的。「山」上有石階,有涼亭,有嬉戲的孩子──是那些未經過災難的震後出生的孩子。  

                                                                                                         《我和我的唐山》

         4      下列兩段引文,每段既有主觀的感情,也有客觀的描述。試分別指出來。(2分)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始得西山宴遊記》

                    文化路路口,我停住了腳步,我又看到了十年前看見過的那一株株老柳樹。當年,樹下是聚集屍體的地方。老柳樹枝條凝然不動,彷彿在此起彼落的爆竹聲中沈思著歷史。

《我和我的唐山》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一篇,回答下列問題:(一九九八年試題)

        1      柳宗元怎樣側寫西山之「特立」?試從三方面加以說明。(6分)

        2      細閱下面一段引文: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1)    試分析這段引文與本篇題目的關係。(4分)

                (2)    就引文所述,可見作者遊西山至此已無「惴慄」之感。試加說明。(3分)

                (3)    試指出引文中一個情景交融的句子,並略作說明。(2分)

                (4)    試解釋下列註有▲號的字詞在句中的意義。(2分)

                         a       自遠而至

                                         

                         b      至無所見

                        

                         c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

                                                    

                         d      故為之文以志

                                                    

 

《我和我的唐山》

     根據《我和我的唐山》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二)

         1      唐山大地震發生在哪年哪月哪日?(3分)為甚麼作者說唐山大地震的死難者是沒有墳場的?(5分)

         2      本文是甚麼體裁?(2分)這種體裁有甚麼特色?(6分)本文是否具備以上的特色?試各舉適當例子加以說明。(9分)

     根據《我和我的唐山》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二)

         1      細閱以下兩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你,一位中年教師,語調十分平靜,平靜之中又透著說不盡的酸楚,「那些傷心的事多少年不去想它了,忘了,都忘了。」真的忘了嗎?當年,為了救出你的愛妻,你曾在廢墟上扒了整整一天,是一場大火最終將你的希望斷送。你告訴我,妻子是活活燒死在那片廢墟中的,你當場暈了過去。怎能夠忘記啊!那是一場可怕的火。

還有你,老軍人劉祜,我在你那冷清清的家裡坐著,看著你竭力作出的輕鬆的笑,我真想哭。「地震前的那天晚上,我出差在天津,夜裡十來點鐘還跟家裡通了電話,是小女兒接的,她問:『爸,我要的涼鞋你買好了沒?』我說:『買好啦。』她又問:『是銀灰色的嗎?』我說:『是的!』她問我好看不好看,還要我快快捎回去……」你說不下去,老淚順著滿臉的皺紋往下淌。十年了,你至今還珍藏著那雙銀灰色的小涼鞋,像是珍藏著女兒那顆愛美的活潑潑的心……

(1)    文中的中年教師和老軍人在唐山大地震中有甚麼相同的遭遇?(2分)作者記錄他們的訪問,是想表達甚麼意思呢?(3分)

(2)    在這兩段文字中,作者均直呼對方為「你」,這是甚麼的修辭手法?(2分)運用這手法,有甚麼好處?(4分)

         2      對於唐山大地震,作者說,十年前,他「只是感受了甚麼叫做『災難』。」十年後,他的感受有何不同?(7分)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何在?(7分)

     根據《我和我的唐山》和《揚州慢》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一)

        1      (1)    《我和我的唐山》一文寫甚麼「天災」?作者以甚麼身分來寫?(2分)

         2      《唐山大地震》的作者在文中說:「那些美麗得令人傷心的東西,那些親切得令人腸斷的東西……一切屬於人的品質都俱全了。」試用文中敘述過的事物說明甚麼是「美麗得令人傷心的東西」和「親切得令人腸斷的東西」。(6分)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及《我和我的唐山》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1      (1)    二文分屬甚麼體裁?(2分)為甚麼題目要用「始得」及「我的唐山」?(4分)

                (2)    二文的作者遊覽西山及重訪唐山後,他們的心境有甚麼變化?(6分)

        2      (1)    下面甲、乙兩段文字,都運用了哪種相同的修辭手法,請舉出例子。(3分)在寫作手法方面又有何相異之處?(4分)

                         甲: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始得西山宴遊記》)

                         乙:                靈堂外是一座小山,那是震後清理廢墟時,用整個醫院的斷牆、殘壁、碎磚、亂瓦堆成的,「山」上有石階,有涼亭,有嬉戲的孩子──是那些未經過災難的震後出生的孩子。(《我和我的唐山》)

                (2)    下面甲、乙兩段文字,每段既有主觀的感情,也有客觀的描述、試分別引括說明。(6分)

                         甲: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始得西山宴遊記》)

                         乙:                文化路路口,我停住了腳步,我又看到了十年前看見過的那一株株老柳樹。當年,樹下是聚集屍體的地方。老柳樹枝條凝然不動,彷彿在此起彼落的爆竹聲中沈思著歷史。(《我和我的唐山》)

     試據《我和我的唐山》一文,解答以下各題:(一九九三年試題)

         1      指出本文的寫作體裁(1分)和記述上的特色(2分)。

         2      簡述本文的寫作動機(2分)和寄託(2分)。

         3      下列四節引文記述的重點是甚麼?(6分)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試用自己的文句分別扼要說明。(4分)

    唐山大地震,是迄今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向全人類公佈了這一慘絕人寰的事實:死亡242769人,重傷164851人。每當我看到這些數字的時候,我的心便會一陣陣發緊。

    「經過地震的人,都像害過了一場病。」另一位婦女對我說,「我一到陰天,一到天黑,人就說不出的難受。胸口堵得慌,透不過氣來,只想喘,只想往外跑……」她不止一次這樣跑到屋外,哪怕屋外飄著雪花,颳著寒風,任丈夫怎樣勸也勸不回來。

    在一個小女孩的骨灰盒上,有一包剝開錫紙的巧克力,巧克力都化了。可憐的孩子!也許生前她並沒有盡情地吃過她所愛吃的東西,但一切都已不能再挽回。這就是大自然強加給人間的悲劇!

    一九八五年的春節,我是在唐山度過的。……我提著沈甸甸的包,在唐山的街道上走著。滿地是爆竹的碎紙,空氣中飄著火藥的甜香。我的心沈甸甸的。

     據《揚州慢》和《我和我的唐山》兩篇,回答下列各題:(一九九四年試題)

         2      《我和我的唐山》一篇寫甚麼天災?作者用甚麼身分去寫?他有甚麼心願?(4分)

     據《始得西山宴遊記》及《我和我的唐山》二文,回答下列問題:(一九九六年試題)

         1      二文分屬甚麼體裁?(1分)為甚麼題目要用「始得」及「我的唐山」?(3分)

         2      二文作者遊覽西山及重訪唐山後,他們的心境有甚麼變化?(7分)

      3      下列甲、乙兩段文字,在詞句運用方面有何相同之處?在寫作手法方面有何相異之處?(4分)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始得西山宴遊記》

                    靈堂外是一座小山。那是震後清理廢墟時,用整個醫院的斷牆、殘壁  、碎磚、亂瓦堆成的。「山」上有石階,有涼亭,有嬉戲的孩子──是那些未經過災難的震後出生的孩子。  

《我和我的唐山》

         4      下列兩段引文,每段既有主觀的感情,也有客觀的描述。試分別指出來。(2分)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始得西山宴遊記》

                    文化路路口,我停住了腳步,我又看到了十年前看見過的那一株株老柳樹。當年,樹下是聚集屍體的地方。老柳樹枝條凝然不動,彷彿在此起彼落的爆竹聲中沈思著歷史。

《我和我的唐山》

 

《詞四首》

1 《念奴嬌》   2 《一剪梅》   3《青玉案》   4 《揚州慢》

     根據《念奴嬌•赤壁懷古》和《一剪梅》兩首詞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二)

        1      (1)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蘇軾懷念的是哪一位古人?(2分)他運用甚麼手法來描寫這位古人呢?試引詞中句子加以說明。(6分)

                (2)    以上這位古人,令作者產生了甚麼感慨?(6分)

        2      (1)    《一剪梅》一詞中所描寫的是甚麼季節?(1分)何以見得?(4分)

                (2)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在詞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試說明此句如何承上和啟下。(6分)

     根據《青玉案•元夕》和《揚州慢》兩首詞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一輯測驗二)

        1      (1)    《青玉案•元夕》一詞中的「花」、「星」、「寶馬雕車」、「玉壺」和「魚龍」各指甚麼?(5分)作者寫這些景物有甚麼作用?(3分)

                (2)    在這詞中,辛棄疾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性格?(5分)

        2      (1)    以下是姜夔《揚州慢》的詞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

                                                                                                                                                                              

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

                                                                                                                                           

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a      試指出詞中與序文中註有▲的字句意思相應的詞句。(3分)

b      解釋甚麼叫《黍離》之悲。(3分)

                (2)    作者運用了甚麼手法來突出揚州城的破敗?(2分)試舉出兩個例子加以說明。(4分)

     根據《始得西山宴遊記》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一)

         1      柳宗元西山蘇軾赤壁,同樣寄託了作者宦途失意之情,試分別說明《始得西山宴遊記》和《念奴嬌》兩篇的寫作背景。(5分)

         2      柳宗元蘇軾如何開解失意之情,試據原文內容分別加以說明。(10分)

     根據《我和我的唐山》和《揚州慢》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一)

        1      (2)  《揚州慢》一詞寫甚麼「人禍」?作者以甚麼身分來寫?(2分)

         3      在《揚州慢》一詞中,姜夔為甚麼要提到「郎」?(2分)篇中引用了杜牧哪些詩句?(8分)引用這些詩句有何作用?(5分)

     根據《一剪梅》和《青玉案•元夕》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一)

        1      (1) 《一剪梅》的上闋中,寫了作者從早到晚所做的事,試一一說明。(3分)作者所做的事寄託了怎樣的情感?(3分)

                (2)    下闋詞云:「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有甚麼精妙的地方?試分別說明。(10分)

        2      (1)    《青玉案.元夕》一詞的上闋,作者極寫元夕的繁華熱鬧,造成了怎樣的效果?(5分)

                (2)    試從詞中舉出運用了以下修辭手法的例子各一個:(4分)

                         a 借代   b 雙聲   c 疊韻   d 借喻 

     根據《詞四首》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1      《念奴嬌》、《一剪梅》和《青玉案》三首詞分別寫甚麼景?詠甚麼事?抒甚麼情?(15分)

        2      (1)    《揚州慢》一詞附有小序,有甚麼作用?(4分)

                (2)    這闋詞的結尾,怎樣寫出淒清之景?(6分)

     據《揚州慢》和《我和我的唐山》兩篇,回答下列各題:(一九九四年試題)

         1      《揚州慢》一詞寫甚麼人禍?作者用甚麼身分去寫?情懷怎樣?(4分)他如何表達這種情懷?(4分)

         3      《揚州慢》詞中「薺麥」、「豆蔻」、「紅藥」三種植物,是否作者憑想像而寫的?試分別略加說明。(5分)

     根據李白《將進酒》、蘇軾《念奴嬌》及徐志摩《再別康橋》,回答各問:(一九九五年試題)

         1      《將進酒》、《念奴嬌》中所提及的歷史人物是誰?(1分)作者分別有何用意?(4分)

         2      李白蘇軾怎樣將他們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表達出來?(4分)又徐志摩怎樣抒發他對康橋不捨之情?(3分)

        3      分別說明下列兩組句子在整篇結構上的作用:(5分)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念奴嬌》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別康橋》

     根據《蘇軾•念奴嬌》、《李清照•一剪梅》、《辛棄疾•青玉案》和《姜夔•揚州慢》四首詞,回答問題:(一九九六年試題)

         1      前三首詞分別寫甚麼景?詠甚麼事?抒甚麼情?(9分)後一首詞附有小序,有甚麼作用?(2分)

         2      下列畫有底線的詞原本是甚麼意思?它們分別借代甚麼?(6分)

                    檣櫓灰飛煙滅                                 《念奴嬌》

                    蛾兒雪柳黃金縷             《青玉案》

                    胡馬窺江去後             《揚州慢》

    《將進酒》、《兵車行》、《一翦梅》、《青玉案》、《揚州慢》,回答以下問題:(一九九八年試題)

        1      試據《兵車行》及《揚州慢》分述杜甫姜夔的所見所聞(4分)和所感(3分)。

        2      李白《將進酒》與李清照《一翦梅》所抒發的愁有何不同?(3分)你認為他們的愁排解得去嗎?為甚麼?(3分)

        3      辛棄疾《青玉案》運用了「借代」及「誇張」手法描寫元夕的景物和熱鬧情況,試分別引錄一個原句。(2分)並說明描寫熱鬧的情況對表達主題的作用。(2分)

 

《論仁、論君子》

     根據《論仁、論君子》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一)

        1      (1)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復禮」是甚麼意思?(3分)為甚麼「克己復禮」就算是仁德呢?(4分)

                (2)    仁者對仁德的堅持執著,從哪幾方面表現出來呢?試歸納《論仁》各則,引原文加以說明。(12分)

         2      君子對自己的言行有何要求?試引述《論君子》中有關句子加以說明。(6分)

     根據《論仁、論君子》和《弔古戰場文》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一)

        1      以下是《論仁、論君子》其中兩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    為甚麼知者可以不惑,仁者可以不憂,勇者可以不懼?(6分)

                (2)    何謂「內省不疚」呢?(2分)

                (3)    照以上兩則看來,仁者和君子有何關係?(3分)

     根據《論仁、論君子》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二)

        1      (1)    試根據《論仁》有關章節說明「仁者」和「不仁者」面對生活順逆的不同態度。(8分)

                (2)    試根據《論仁》有關章節說明仁者待人接物的態度是怎樣的。(5分)

         2      試就以下四項,說明君子與小人的分別。(12分)

                (1)    對義與利的看法

                (2)    心境

                (3)    處事態度       

                (4)    對人對己的要求

     根據《范進中舉》和《論君子》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二)

         2      文中的屠戶,是一個典型的小人。他的行為驗證了《論君子》中哪些對小人的評論,試舉例加以說明。(10分)

     根據《庖丁解牛》和《論仁》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二)

         1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莊子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1)    試解釋「克己復禮」是甚麼意思?(2分)

                (2)    試解釋「緣督以為經」是甚麼意思?(5分)

                (3)    孔子莊子的人生態度有甚麼不同?(6分)

     根據《論仁、論君子》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1      (1)    用自己的文句解釋「安仁」、「利仁」、「害仁」、「成仁」的含義。(8分)《論仁》各章節中提及哪幾類型的人?(3分)

        2      (1)    子貢司馬牛分別問孔子怎樣才稱得上是君子,孔子如何回答?(6分)為甚麼孔子對同一問題卻給予不同的答案?試述理由。(2分)

                (2)    試根據《論君子》有關章節,說明君子交友的態度。(6分)

     根據《論仁、論君子》和《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二)

         1      根據《子罕•第九》,孔子說「智者」、「仁者」和「勇者」分別有甚麼表現?(3分)

         2      藺相如能否說是兼具智、仁、勇三德呢?為甚麼?試根據《廉頗藺相如列傳》加以分析說明。(17分)

         3      孔子在《學而•第一》中指出君子對「過錯」應抱甚麼態度?(2分)廉頗能否做到這一點?(3分)

     試據《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及《論語•論仁、論君子》兩文,回答以下問題:(一九九三年試題)

         2      《論語》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將君子和小人對比,又說小人「喻於利」、「長戚戚」、「求諸人」。綜合來說,孔子認為君子與小人在立心和行事兩方面有甚麼分別?試用自己的文句加以說明。(8分)

     1      據所讀《論語》,用自己的文句解說「安仁」、「利仁」、「害仁」「成仁」的含義。(6分)其中所提及的是哪些人?(2分)(一九九六年試題)

         2      《論語•顏淵第十二》一章云: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    《論語》的文體形式有甚麼特點?《顏淵第十二》指甚麼意思?(4分)

               (2)    解說「內省不疚」的含義。(2分)

               (3)    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舍人對於相如引車避匿一事,有甚麼反應?怎樣看出藺相如有君子氣度?(3分)

 

《范進中舉》

     根據《范進中舉》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一)

         1      范進知道自己真的中了舉人,有甚麼不尋常的舉動?(5分)作者寫范進中舉後發瘋的情節,有甚麼諷刺作用?(6分)

        2      細閱以下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屠戶作難道:「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聽得齋公們說:打了天上的星宿,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發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翻身。我卻是不敢做這樣的事!」鄰居內一個尖酸人說道:「罷麼!老爹!你每日殺豬的營生,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閻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記了你幾千條鐵棍。就是添上這一百棍,也打甚麼要緊?只恐把鐵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這筆賬上來。或者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閻王敘功,從地獄裡把你提上第十七層來,也不可知。」

                (1)    屠戶是在甚麼情況下說出上面這段話的?(3分)這反映出屠戶哪些性格特點?(5分)

                (2)    作者寫鄰居說的一番揶揄話,有何諷刺作用?(6分)

     根據《范進中舉》和《論君子》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二)

         1      范進中舉前後,屠戶對他的態度截然不同,試就下列五方面加以說明:(15分)

                (1)    他對范進的稱呼;

                (2)    他對范進才學的看法;

                (3)    他對范進相貌的評價;

                (4)    他對自己選婿眼光的看法;

                (5)    他對花錢在范進身上的態度。

         2      文中的屠戶,是一個典型的小人。他的行為驗證了《論君子》中哪些對小人的評論,試舉例加以說明。(10分)

     根據《孔乙己》和《范進中舉》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1      (1)    孔乙己范進有甚麼相同遭遇?(6分)魯迅吳敬梓通過孔乙己范進的遭遇,諷刺甚麼社會現象?(4分)

        2      (2)  《范進中舉》末段有下面屠戶的一番話,那是他在甚麼情況下說的?(4分)試舉出兩處語帶誇張的地方,並解釋為甚麼這些話言過其實。(6分)

                                 我那裡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後半世靠不著他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裡頭那府、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裡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

     試據《范進中舉》(節錄)及《孔乙己》兩篇小說,回答以下各問:(一九九三年試題)

         1      范進孔乙己的遭遇有甚麼相同的地方?(6分)兩篇通過他們的遭遇,諷刺些甚麼?(4分)

         2      范進起初從鄰居口中聽到自己中了舉人;孔乙己被人問及為甚麼撈不到半個秀才,各有甚麼反應?2分)兩人當時的想法怎樣?2分)

         3      兩篇的作者各用甚麼人稱敘述故事?就兩篇的結構看來,哪一篇比較完整?試扼要說明。(3分)

     根據《孔乙己》和《范進中舉》兩篇,回答下列各題:(一九九五年試題)

         1      下列各項描述中,哪些適合於孔乙己范進的情況?試分別指出,並各舉一例說明:(8分)

                    注重體面

                    生活艱難

                    講究信用

         3      《范進中舉》末段有下列屠戶一番話,他是在甚麼情況下說的?(2分)試舉出兩處語帶誇張的地方。(2分)

                  「我那裡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後半世靠不著他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裡頭那府、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裡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

     試據《范進中舉》及《驀然回首》兩篇,解答下列問題:

         1      兩篇各屬甚麼體裁?(2分)作者的敘事觀點有何不同?(1分)

         2      試分別說明下列四項內容。(8分)並分析甲、乙二項有甚麼諷刺和丙、丁二項與作者創作歷程的關係。(4分)

                甲:范進見報帖後的反應

                乙:范進中舉後屠戶對他的評價                                   《范進中舉》

                丙:白先勇和老的相處

                丁:白先勇重考大學的決定                                               《驀然回首》

         3      試說明下列兩段引文刻畫母親的手法有何不同。(2分)

                甲:母親不知是甚事,嚇得躲在屋裡;聽見中了,方敢伸出頭來說道:「諸位請坐,小兒方才出去了。」                                                                          《范進中舉》

                乙:因為母親一向為 兩家支柱,遽然長逝,兩家人同感天崩地裂,棟毀樑摧。  《驀然回首》

 

《弔古戰場文》

     根據《弔古戰場文》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一)

        1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甚麼?(5分)

        2      細閱以下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吾想夫北風振漠,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野豎旄旗,

                                                                                                 

                川迴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

                                                 

                山川震眩,聲析江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積雪

                                                                                                                              

                沒脛,堅冰在鬚,鷙鳥休巢,征馬踟躕,繒纊無溫,墮指裂膚。當

                                                                                                                   

                此苦寒,天假強,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

                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無貴無賤,

                同為枯骨。可勝言哉?鼓衰兮力盡,矢竭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

                兩軍蹙兮生死決。

                (1)    賦是押韻的文章,而換韻的地方,往往也是內容轉折之處。試根據本段的用韻,將本段分為四小節,寫出每個小節的起訖句和各小節的主要內容。(12分)

                (2)    在本段中,作者把想像中的戰爭場面,寫得如在眼前一樣,這是甚麼修辭手法?(2分)運用這種修辭手法有何好處?(2分)

                (3)    解釋文中註有▲的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根據《論仁、論君子》和《弔古戰場文》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一)

        2      (1)    李華的《弔古戰場文》,名為「弔古」,實為傷今。哪些句子暗示了文章所指的不僅是古代,還指近代的情形?(2分)作者諷諭近代的甚麼情形?試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說明。(3分)

                (2)    本篇運用了大量的對偶句。試指出以下的句子中,哪些是對偶句。(3分)然後再分析那些對偶句,除了對偶之外,還運用了其他甚麼修辭手法。(6分)

                         a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b      野豎旄旗,川迴組練。

                         c      聲析江河,勢崩雷電。

                         d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

                         e      為之奈何?守在四夷。

     根據《弔古戰場文》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二)

         1      細閱以下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

                (1)    以上一段文字描寫了甚麼景象?(2分)

                (2)    以上一段文字具有甚麼特點,使人讀來聲調抑揚、節奏流暢?(4分)

                (3)    試從引文中找出兩個語氣助詞。(2分)

        2      (1)    在文中,作者引用了甚麼史例?(5分)

                (2)    作者引用這些史例,闡明了甚麼觀點?(5分)

         3      作者在文中,怎樣渲染戰後沙場的淒涼氣氛?(7分)

     根據《弔古戰場文》和《店鋪》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1      (1)    李華認為歷來征戰無已的原因是甚麼?(5分)

                (2)    李華認為怎樣才可以避免戰禍?(5分)

        2      (2)    描寫風景或事物經常運用的兩種修辭手法是摹繪或示現。這兩種手法有何分別?(4分)《弔古戰場文》和《店鋪》主要運用了哪一種手法?為甚麼?(6分)

     根據《兵車行》和《弔古戰場文》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二)

         1      《兵車行》中的「行人」對表達詩的主題起了甚麼作用?(4分)《弔古戰場文》中的「文教失宣」與文章主題「守在四夷」有何關係?(4分)

        2      細閱《弔古戰場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歟?歟?將近代歟?

                (1)    試述何以見得以上文句有借古諷今的含義?(4分)

                (2)    寫出《兵車行》中和「往往鬼哭,天陰則聞」意思相近的詩句。(4分)

         3      杜甫李華分別從哪方面著墨,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9分)

     根據《左傳•曹劌論戰》和李華《弔古戰場文》,回答以下各問:(一九九四年試題)

         1      兩篇均提及戰爭,曹劌認為「可以一戰」最重要的原因是甚麼?李華認為戰禍可以避免,他提出了哪些意見?試用自己的文句略加析述。(6分)

         2      就記述史事、描寫景象、刻畫人物、抒發感情四個方面,兩篇各有取捨,試分別指出並具體說明。(7分)

         3      以下一段文字節錄自《弔古戰場文》:

鼓衰兮力盡,矢竭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骨暴沙礫。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魂魄結兮天沈沈,鬼神聚兮雲冪冪。

                上文運用了下列哪些修辭技巧?請舉出四種,並各引一例為證:(4分)

                疊字   擬人   反問   排比

                象聲   對偶   設問   反復

     據《弔古戰場文》及《六國論》兩篇,解答各問:

         1      兩文作者分別對主政者提出甚麼建議?(4分)這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何關係?(3分)

         2      就下列所節錄的文字,用自己的文句分別說明它們的論點:(6分)

                    卒,……獫狁,……

                    長城,……匈奴,……                             《弔古戰場文》

                    人未嘗賂,終繼五國遷滅。

                    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是故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嘗五戰於,二敗而三勝。

                                                                                                                 《六國論》

         3      下列一組句子具有什麼特點,使人讀來聲調抑揚、節奏流暢?(2分)試找出其中兩個表達語氣的助詞。(2分)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

                                                                                                             《弔古戰場文》

     據《兵車行》和《弔古戰場文》兩篇,回答下列各題:(一九九六年試題)

         1      《兵車行》中的「行人」與詩的主題有何關係?《弔古戰場文》中的「文教失宣」與文章主題「守在四夷」有何關係?(5分)

         2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兵車行》

                (1)    為甚麼說這一節的內容隱含了對戰禍的批評?(3分)

                (2)    說明詩中一處運用對比的手法。(2分)

         3      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歟?歟?將近代歟?                                                                                             《弔古戰場文》

                (1)    為甚麼說文句中有借古諷今的含意?(3分)

                (2)    指出文句中兩種修辭手法。(2分)

                (3)    寫出《兵車行》中和「往往鬼哭,天陰則聞」意思相近的兩句。(2分)

《店鋪》

     根據《店鋪》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二)

         1      細閱下面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那些古老而有趣的店鋪,充滿傳奇的色彩,我們決定去看看它們。我們步過那些寬闊的玻璃窗櫥,裡面有光線柔和協調的照明,以及季節使它們不斷變更的陳設。然後,我們轉入曲折的小巷,在陌生但感覺親切的樓房底下到處找尋。

                  偏僻的小街上,電車的鈴聲遠了。我們聽見殼拓殼拓的木頭車搖過。街道的角落,隨意堆放著層疊的空籮和廢棄的紙盒,牆邊靠著擔挑和繩,偶然有一輛人力車泊在行人道上打盹。在這些街道上,肩上搭著布條的苦力蹲著進食,穿圍裙的婦人在捲煙,果攤上撐著雨傘,一名和尚提著一束白菜走過。

                  街道是狹窄的,道路烏黑且潮濕。道旁的建築物顯示出年代的風霜,在樓板和泥牆之間,古老的傳統在逐漸消失。是電梯的發明,使這些屋子提早老去。

                (1) 「我們轉入曲折的小巷」之前和之後所見的情景有甚麼分別?(4分)把這兩個不同的情景先後描述,是一種甚麼修辭法?(4分)

                (2)    景物描寫的方法有:定點描寫和移步換形之分。以上的引文用的是哪一種方法?試加說明。(6分)

         2      作者筆下古老的店鋪不但可以用眼看,還可以用耳聽,用鼻嗅。試從顏色、聲音和氣味三方面描述這些店鋪的特色。(11分)

     根據《店鋪》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二)

         1      作者認為舊店鋪「古老」、「有趣」、「充滿傳奇色彩」和「充滿民族色彩」,試從文中各舉兩例加以說明。(16分)

         2      作者對這些古老的店鋪產生甚麼感情?(9分)

     根據《店鋪》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二)

         1      作者一面逛店鋪,一面湧現出許多奇妙的想像。試說明她逛下列店鋪時,想到些甚麼?(13分)

                (1)    籐器店

                (2)    藥材店

                (3)    玻璃鏡業店

                (4)    賣酒的店鋪

                (5)    鳥鋪子

         2      細閱下面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那麼多的店:涼茶鋪、雜貨店、理髮店、茶樓、舊書攤、棺材店、彈棉花的繡莊、切麵條的小食館、荳漿鋪子,每一間店都是一個故事。這些店,只要細心去看,可以消磨許多個愉快的下午。……正如一位拉丁美洲的小說家這樣說過:萬物自有生命,只消喚醒它們的靈魂。

                (1)    作者說「每一間店都是一個故事」,是甚麼意思?(5分)

                (2)    本文結尾說:「萬物自有生命,只消喚醒它們的靈魂」,這句話蘊含了哪些意義?(5分)這句話與本文主旨有甚麼關係?(2分)

     根據《弔古戰場文》和《店鋪》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2      (1)    下面引錄《店鋪》第五、六和七段的首句:

                         第五段:這邊的一列店陰暗而神秘……

                         第六段:那邊的一間藤器店是開朗的……

                         第七段:我們一面看店的外貌,一面追究它們的內容……

                         描寫景物的方法大概有定點描寫、移步換形和分類描寫三種。試指出以上三段文字運用了哪一種描寫的方法。(1分)為甚麼?(2分)試指出這種描寫方法的優點。(2分)

                (2)    描寫風景或事物經常運用的兩種修辭手法是摹繪或示現。這兩種手法有何分別?(4分)《弔古戰場文》和《店鋪》主要運用了哪一種手法?為甚麼?(6分)

     根據《花潮》、《竹林深處人家》和《店鋪》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二)

         1      下面甲、乙兩段文字,是用定點描寫法,還是移步換形法?試加分辨,並說明理由。(10分)

                甲:        進了公園門,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向高處看,隔著密密層層的綠蔭,只見一片紅雲,望不到邊際,真是,「寺門尚遠花先來,漫天錦繡連雲開」……大家都一口氣攀到最高峰,淹沒在海棠花的紅海裡。後山一條大路,兩旁,四周都是海棠。人們坐在花下,走在路上,既望不見花外的青天,也看不見花外還有別的世界。(《花潮》)

                乙:        那邊的一間藤器店是開朗的,它正如花朵般展散著無數的冠瓣:門前放著木箱和竹籮,門邊倚著小矮凳,竹掃帚,門沿上掛著燈盞也似的藤籃。(《店鋪》)

         3      下面甲、乙兩段文字所運用的描寫手法,有何不同?試分別說明。(8分)

                甲:        一座已經拆卸的樓房,現在正以木條支撐著。大片的草蓆,圍著工場的高欄,裡面是起重機的鐵鏈和樞軸在轉動。還不曾開始打樁的空地上,低陷的泥洞裡長滿了荒蕪的牛尾草。(《店鋪》)

                乙:        我們沿著一條路邊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兩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見底,把路的上空蓋著,此刻陽光猛烈,但是在這裡走過絲毫不感覺到,彷彿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裡走過……有時看到前面一叢像屏風一樣的竹擋著去路,心裡想已經到盡頭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叢竹忽然像機關佈景似的移開,我們的視線已經發現另一條山路讓出來,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竹林深處人家》)

     就《店鋪》和《竹林深處人家》兩文,回答下列問題:(一九九四年試題)

         1      《店鋪》文中的古老店鋪,一般有何特色?(3分)附近的環境怎樣?(2分)作者對古老店鋪的感情如何?(3分)

         3      分別說出下列兩段文字所描寫的主要對象(2分)和所用的描寫手法(3分):

    一座已經拆卸的樓房,現在正以木條支撐著。大片的草蓆,圍著工場的高欄,裡面是起重機的鐵鏈和樞軸在轉動。還不曾開始打樁的空地上,低陷的泥洞裡長滿了荒蕪的牛尾草。《店鋪》

    我們沿著一條路邊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兩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見底,把路的上空蓋著,此刻陽光猛烈,但是在這裡走過絲毫不感覺到,彷彿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裡走過。……有時看到前面一叢像屏風一樣的竹擋著去路,心裡想已經到盡頭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叢竹忽然像機關佈景似的移開,我們的視線已經發現另一條山路讓出來,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竹林深處人家》

     就《店鋪》和《也許》兩篇,回答下列問題:(一九九七年試題)

         1      《店鋪》一文開始時,西西決定去看看上環一帶的店鋪。究竟這些店鋪具有甚麼特點?試分別指出,並各舉一例說明。(6分)又作者對這些店鋪抒發了甚麼感情?(3分)

         3      試分別說明下列兩段文字的描寫手法。(3分)

                    街道的角落,隨意堆放著層疊的空籮和廢棄的紙盒,牆邊靠著擔挑和繩,偶然有一輛人力車泊在行人道上打盹。                                                                 《店鋪》

                    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

                         聽這小草的根鬚吸水,   

                         也許你聽這般的音樂,

                         比那咒罵的人聲更美。                                                         《也許》

 

《庖丁解牛》

     根據《庖丁解牛》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二)

         1      解牛,注重養刀。庖用甚麼方法來解牛,以保養刀子?(12分)

         2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之言,得養生焉。」庖所說的用刀方法,與養生之道有甚麼關係呢?(7分)

         3      試解釋下列各組句子中註有▲的字在句中的意思:(6分)

                (1)    技:    a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b      技經肯綮之未嘗。

                                                                

                (2)    族:    a       族庖月更刀。

                                                                

                                     b      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3)    善:    a       善刀而藏之。

                                                               

                                     b      善哉!吾聞庖之言,得養生焉。

                                                               

     根據《庖丁解牛》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二輯測驗二)

        1      (1)    莊子對知識和善惡抱著甚麼態度?(8分)

                (2)    莊子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a      試解釋何謂「緣督以為經」。(6分)

                         b      將以上句子譯為語體。(4分)

        2      解釋下列註有▲的詞語在句中的意思:(7分)

                (1)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2)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3)    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4)    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根據《庖丁解牛》和《論仁》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三輯測驗二)

         1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莊子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1)    試解釋「克己復禮」是甚麼意思?(2分)

                (2)    試解釋「緣督以為經」是甚麼意思?(5分)

                (3)    孔子莊子的人生態度有甚麼不同?(6分)

        2      (1)    族庖、良庖、庖都用刀,他們用刀的結果有甚麼不同?(3分)

                (2)    族庖、良庖、庖,各比喻哪些人?(6分)

                (3)    莊子透過庖解牛這個故事,說明甚麼道理?(3分)

     根據《齊桓晉文之事章》和《庖丁解牛》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一)

        2      (1)    孟子莊子均運用了排比的句式,以增強說話的氣勢,試從兩篇中各舉一例。(6分)

                (2)    試就《齊桓晉文之事章》和《庖丁解牛》二文,比較孟子莊子的說理方法,並作簡要的說明。(6分)

     根據《歸去來辭並序》和《庖丁解牛》回答下列問題:(中五第四輯測驗二)

         2      陶潛莊子的人生態度有甚麼相似的地方?試據《歸去來辭並序》和《庖丁解牛》二文作簡單扼要的說明。(7分)

        3      試解釋下列各組句子中註有▲的字在句中的意思:(10分)

                (4)    善:    a       為善無近名。

                                                                     

                                     b      善刀而藏之。

                                                               

                (5)    生:    a       吾生也有涯。

                                                                      

                                     b      可以全生。

                                                                                

     試據《庖丁解牛》一文,回答下列問題:(一九九七年試題)

         1      文中「月更刀」、「歲更刀」、「十九年未更刀」分別代表哪三種不同的解牛方法?試略加分析。(5分)又哪一種解牛方法最切合本文主旨?為甚麼?(3分)

         2      莊子用了甚麼說理方法?試舉出三項,並加以說明。(6分)

        3      試解釋下列註有▲號的字詞在句中的意義:(3分)

                (1)    已而為知者

                                   

                (2)    謋然已解

                                          

                (3)    為善無近名

                                     

                (4)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5)    合於《桑林》之舞

                                                                    

                (6)    善刀而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