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吹 管 樂 器

我國吹管樂器起源甚古,相傳在四千年前夏禹時期,就有一種用蘆葦編排而成的吹管樂器叫做「籥」。民國二十年山西萬泉縣荊村發覺出三個新石器時代的「塤」。<詩經>中有簫、管、籥、箎、笙等樂器的記載。取代興起的軍樂,又叫鼓樂、橫吹、騎吹等,是以排簫、笳、角、笛等為主要樂器,常在軍隊行進時吹奏,也有用作儀仗隊或在宴會上演奏和其他娛樂之用。嗩吶的出現較晚,約在明代始有所記載。至今,在民間婚喪喜慶及民俗節日中,吹管樂器俱是主要樂器。
我國吹管樂器根據發音方法的不同,可分為三類:
氣息經由吹孔,引起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的,如笛子、簫、塤、排簫等。
氣息經由哨子,引起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的,如嗩吶、管等。
氣息經由簧片,引起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的,如笙、蘆、把鳥等。
以下介紹目前在國樂團中常用的吹管樂器。


<笛子>──

笛子是我國各地區普遍流行的吹管樂器,價廉、輕便易攜帶,受到許多中國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又稱為橫笛,竹制,橫吹,竹管上社有吹孔與膜孔各一個,按音孔六個,尾部有二至四個出音孔,音域可達兩個半的八度以上。常見的笛子有梆笛與曲笛兩大類,梆笛管身較曲笛為短小,多流行於中國北方吹歌會演奏以及秦腔、河北梆子、蒲劇和評劇等戲曲聲腔伴奏;音色高亢明亮,擅於表現起伏跌宕、活潑歡快和粗獷豪爽的情緒。曲笛又稱為崑笛,顧名思義是因用於伴奏崑曲而稱之,流行於中國南方,音色豐厚圓潤、婉轉悠揚,常用於崑曲伴奏與南方絲竹音樂演奏。

  在現代國樂團裡,因為使用的音域越來越寬廣,為適應樂隊需要,已發展並改良了許多的不同調性的笛子,如EA調梆笛、CF調梆笛、GC調曲笛……等,同時亦有更高音的小梆笛及更低沈的低音大笛(如DG調低音大笛),使整個笛子音樂更加豐富,音色也更多元化;而為適應不同氣候而導致音准的問題,還改良了雙節式可調整音高的笛子,讓演奏者更容易掌握音准。




<笙>──

  中國傳統樂器之一,是一項歷史久遠的樂器,在古代還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因為將笙苗全部展開,形狀就像是一隻鳳凰);據考古記載,從殷墟(西元前1401∼前1122年)出土的甲骨文字中就有異名笙──竽的象形文字記載,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笙是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笙。笙在中國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是重要的吹奏樂器,在宮廷和民間都有廣泛的應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笙有十三、十七、十九簧數種類型。在唐代,有人將笙斗改為木製,後逐漸恢復金屬笙斗。傳統笙的構造由笙斗、笙苗、笙腳、笙箍、簧片等多種部件組合而成;笙苗係竹製並排列成馬蹄型,裝插於銅質笙斗之上。現代笙有十七、廿一、廿四、卅六簧之分,並有圓笙、方笙、加鍵擴音笙、抱笙、次中音排笙等,不過目前國樂團合奏常使用的笙則為卅六簧加鍵笙、中音抱笙(或中音排笙)與低音抱笙三種,而十七、廿一簧傳統笙,則較常使用於獨奏。笙的音色清幽甜美,能吹奏和聲,表現力極其豐富,常被用於獨奏、合奏和戲曲、歌舞、說唱音樂伴奏中。



<嗩吶>──
雙簧類吹奏樂器,亦流行於亞、非、歐的很多國家,在中國又名喇叭。源起於波斯,金元時期傳入我國,明朝始見於載籍之中,並廣泛被運用於中國民間及宮廷。一般形制是椎形木管上開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木管上端插一椎形小銅管,銅管上端套以蘆葦哨子,下端套以銅制喇叭口。音色高亢、明亮、剛勁,而通過氣息的控制和嘴唇上的功夫又能奏出柔美的聲音。除用於獨奏、合奏外,也常用於戲曲、歌舞伴奏中,而在民間的婚喪喜慶中,也是不可少的樂器之一。

  嗩吶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有多種形制,如南、北管或客家八音用的嗩吶都不盡相同,而目前在國樂團中所使用的嗩吶有高、中、低三種形制(雖分為高、中、低,但其中還有各種不同調的嗩吶,如GC調、AD調、CF調等,其中CF調以上的小嗩吶又被稱為海笛),另還改革有加鍵的嗩吶以擴大其音域,且被使用的機率亦較以前為多。




<簫>──
  又稱洞簫、單管、豎吹(笛或篴),一般以竹製作為主,目前也見有玉、瓷、塑膠等材料製成的簫。大陸與台灣所使用的形制不同,大陸為紫竹製,上端留有竹節並開一缺(吹)口,其餘竹節打通;而台灣的簫則以箭竹為材料,全部竹節打通,在上端開一缺口為吹孔(南管用的簫選材更為嚴格,全部竹節皆以十目九節為標準);兩者管身均設按音孔六個(前五孔,後一孔),以用來變化音的高低。相傳簫原出於羌中,漢代稱為「篴」(笛),在漢代陶俑和雲崗石窟北魏雕刻中已見吹簫形象;唐宋時期的尺八(又稱簫管、豎笛、中笛)可能為現代簫的前身。

  簫的音色圓潤柔和,但音量較小;常使用的音域有兩個半八度,有些品質較好的簫甚至可吹出更寬廣的音域。一般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而在樂隊中,為方便轉調及音准控制,還改良有雙節式可調音的琴簫,並有七、八或九孔的簫,並如笛子般有數種不同調性的簫,目前在現代國樂團合奏中經常被使用。



<巴烏>──
  在我國許多少數民族民間,都有以物代言,以歌傳情的傳統,因此某些物件及音樂,差不多成了一些民族的第二語言,其中用民族樂器演奏的音樂旋律,就是一種最常見的表達方式,而在所有使用的樂器中唯有巴烏,無論在音色上,還是在感情的表達上,都能表露出它獨具一格的豐采,因此有人稱巴烏為「會說話的樂器」。

  巴烏是一種幾個民族共有的樂器,尤其在雲南的彝、哈尼、傣族、佤、布朗等民族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由於民族的不同,各民族對巴烏的稱呼也有不同的稱謂,如烏勒、苗笛、各比、畢姑,一般稱為「巴烏」或「把烏」。

  巴烏是一種氣鳴樂器簧振類,其發生的方式是氣流首先激發起簧舌振動,簧舌再促使管內空氣柱受迫振動。民間流傳的巴烏是在一根竹管上開八個音孔(前七後一),在吹口處裝一銅質簧片,能吹奏九個音;其音色優雅、柔和動聽,具有濃厚的音響特色,深受廣大聽眾喜愛。但由於其音域狹窄,表現上受到限制;多年來,許多人都曾對它進行過改革,一九七六年,根據簧管樂器的發音原理,對簧片和發音主體管進行研究,經過多次改革試驗,結果做到了既保持了巴烏原有的音色,又擴大其音域和音量的目的。改革後的巴烏由原始八個音孔發九個音擴大到十二個音孔發十五個音,即兩個完整的八度。特別在高音部份作了改進,同時也吸收了西洋管弦樂器的某些優點,在管壁上增加了四個閉管鍵子,在簧片吹口處亦加上了嘴托,起到保護簧片和發音靈敏的作用。在演奏方面保持了傳統的演奏方法和技巧,音域的擴展有也豐富了樂器的表現力。改革後的巴烏,除了保持竹製外,亦有使用塑料製或紅木製的。而巴烏的規格亦有高、中、低音三種,一般是粗管巴烏及細管巴烏;有的豎管巴烏的管尾加上了呈喇叭狀的牛角。
傳統的巴烏其音域如下:G c d e f g a c d
改革後的巴烏音域如下:F G A B c d e f g a b c1 d1 e1 f1



<塤>──
  塤是中國古代的吹管樂器,歷史久遠,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有塤的存在,也寫成「壎」。遠古時期,多以骨、石、陶土為材料製成,亦有以象牙或塑膠為材料者,目前以陶土為最常見,所以在「八音」分類法中,塤屬「土」類樂器。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了一吹孔的陶塤,距今約七千餘年,是目前挖掘出土中最早的塤。

  常見的塤呈橄欖形、圓形、橢圓形、魚形和平底卵形等多種形制,除開有一吹孔外,另在塤體上開有一至數個按音孔,音域也隨之改變。在古代,主要用於宮廷雅樂,民間亦有流傳,目前在祭孔音樂和部份民俗音樂中仍被使用,而現代國樂團中也偶而見之。在吹奏時,因吹奏的角度、氣息大小及吹奏力度(如平吹、超吹)……等因素,都會影響音准,尤其與樂隊的合作時更加困難。


回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