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廿)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莊子演義外篇天地(十一)(9-16)(20。1)

9 苑風又問:「那怎樣才算是德行完備,修道有成的人呢?」

「願聞德人。」

10 諄芒回答說: 「一個德行完備,修道有成的人,他的心是平靜無波的,深沉而穩重。

11他居家之時不會胡思亂想,做起事來按部就班,信心十足,沒有疑慮。

12在他的觀念裡,根本無所謂世俗的道德標準,他對別人的毀譽也毫不在乎。只要能讓他周圍的人幸福美滿,他認為這就是好的。凡是可運用的資源,假如能妥善地分配給周圍的人,並且能實際有效的解決他們生活中所迫切面臨的問題,他就覺得心安理得。

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

13 他的面容略帶憂傷,好像失去母親的嬰兒。看起來笨笨的,就好像迷途的羔羊似的。

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

14 他的帳戶裡永遠都有足夠的錢供其花用,他自己也想不通為什麼總是鴻運高照。

15 他感覺自己口福不淺,經常有人請吃飯。大江南北各式菜餚都吃過,各大館子都去過。至於為什麼會這樣,他自己也想不通。

16 在我的觀察裡,這些都是德行完備,修道有成者的共同現象。」

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德人之容。」



咸池評述(20。1)

1修行的路共分成兩個階段。

2第一個階段是修 ”靜”,將心安定下來,古井不生波是其目標。

3 第二個階段是當人靜下來,徹底的安定下來後,智慧便會自然而然地昇起,此階段完全是交由自性來帶領修行者,以協助他們,讓他們能夠順利的走向涅槃的道路。

4 莊子這裡指的德人,應該是指達到第一階段的修行人。這種人深知世事無常,因此從不刻意追求世榮,內心也一直維持在平靜無波的狀態之中,在外則力求穩重。他們深刻地瞭解到,過去的已經成為了過去,再追悔也無益; 至於未來的卻又尚未發生,想做什麼也沒有著力點,因此不會去擔心、或煞費思量的想幹什麼。

5 對他們來說,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心與時間交會的這一點上。因為,惟有這一刻,才是他們能夠充分把握、才能改變、也才能完成一點事的時空。因此他們一貫的低著頭,專心的做著他眼前的事,以盡其一己之力,一件又一件的去完成它。

6 胡思亂想對他而言是浪費時間。因為,過去的再想挽回也已經來不及,而未來的又絲毫著不上力,再多的想像也是枉然。只有現在才是真實存在的。既然如此,那麼就實實在在的活在當下吧!還想什麼呢?一件一件的去做也就是了。

7 他們心中一片明亮,知道只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就像蒐集珍珠似的,一顆一顆的用線串聯起來; 日子長了,一串項鍊就會完成。至於項鍊的大小、美醜、有無瑕疵,則完全視每一刻所蒐集的珍珠的性質而定。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命運就能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了。

8 一個能夠做好手頭每一件事的人,他的人生自然是平順無礙的。沒有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環境及遭遇能夠困惑、能夠束縛他。所謂“悠遊卒歲,且鬥樽前”,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人。



莊子外篇天地(十三)(1-19)(20。2)

1 依照世俗的標準,孝順的孩子不應該以不實的言詞去奉承父母親; 忠貞的部下不應該諂媚直屬長官。

2所以我們說,對父母親的言論不分真偽、好壞都加以讚揚者是不肖子;對長官的各種主張、決策不分好壞、對錯,都拍手叫好的部屬是不肖臣。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

3可是真實的情況是:在家裡,在廟堂之上,我們不這麼做行嗎?

4 再說,普天之下,大家不都是這麼做的嗎?

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道諛之人也!

5 偽善者的定義是,世人都說好的他就跟著說好,世人都說對的,他也搖旗吶喊地說對。這種人你稱讚他是好人,他就笑容可掬,高興的不得了;如果你膽敢當面說他偽善,他就會立刻翻臉,露出不悅的神情。

6 他終其一生都說自己是好人。可是不幸的是,終其一生他都是一名偽君子。

7 他的表達能力高超,老是有些奇聞逸事說給別人聽,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可是從頭到尾,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在說些什麼、想傳達些什麼。

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道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飾辭聚眾也,是終始本末不相坐。

8 他穿戴得宜,禮貌週到,舉止文雅,永遠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所以他是受歡迎的。

9 他絕不會輕易地露出馬腳,表現出自己是一名偽善者。他整天與大家攪和在一起,認同所有大眾的喜怒哀樂,愛好取捨。

垂衣裳,設采色,動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道諛;

10 他雖然與大眾廝混在一起,卻有鶴立雞群的優越感,自視甚高,認為別人都不如他。這些行為舉止,看在我的眼裡都是愚不可及的。

與夫人之為徒,通是非,而不自謂眾人也,愚之至也。

11 一個如此廝混的人,假如他還能認識到自己的愚蠢與無知,那麼,他或許還有救,也肯定不是最笨的。最糟的是,那種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者,這些人,就真的是無藥可救,愚蠢一生了!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不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12 三人行,如果只有一個糊塗蛋,那麼他們的方向可能還不會偏失;可是如果其中有兩個糊塗蛋,那麼這個小團體就會那兒也去不成了。

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

13如今,整個人類社會都已經深陷迷惘之中,如果我跟著他們走,肯定不得善終。

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響,不可得也。

14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只好特立獨行,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樣的抉擇,不也是很無奈嗎?

15 天籟之音無人欣賞,靡靡之音則雅俗共賞大為流行。這都說明曲高和寡,真理被通俗言論遮掩的事實。

不亦悲乎!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楊、皇荂,則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

16 一般人總是為了日常生活的俗事而爭論不休,他們當然不可能會在修行上達到任何成果,所以說,人類是沉淪了。

至言不出,俗言勝也。以二垂鐘惑,而所適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響,其庸可得邪!

17 可是我是清醒的,我知道自己應該走什麼路,只是旁人又該如何呢?我知道他們不會同意我的想法,不會接受我的方向,如果我硬邀他們參與,強迫他們同行,也只會徒然加深他們的困惑而已,不會有好結果的。看來我也只有天涯我獨行了。

知其不可得也而強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釋之而不推。

18 想到將來沒有任何人與我共享這份幽情,不免悲從中來!

不推,誰其比憂!

19一個患有痲瘋病的婦人,半夜生下一名可愛的嬰兒。她舉著一盞燭燈,試圖仔細端詳這個小生命。此時在她的心裡昇起了一絲莫名的恐懼感,害怕即將出現在眼簾的孩子,也有一副如同自己一般可怕的臉孔。

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



咸池評述(20。2)



1 如果我們說修行的路是孤單的,還不如說修行是一項個人的事。它是不涉外的,是內求的,它的本質就是孤獨。不孤獨,不好閒靜處的話,根本就是不可能修行的。

2 有了這樣根本的認識,那麼,我們對於天涯我獨行,還存有什麼遺憾呢?

3 世俗人有世俗人生存的法則,修行人有修行人的看法及想法。環境不同、目標不同、方法自然各異,這原也沒有什麼好值得大驚小怪的。

4 至於將來你的孩子要走什麼路,也不是你這個爸爸可以決定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持,讓各人去照顧自己的生活,讓各人去決定他個人所要走的道路; 即便是你親生的孩子,你也千萬別揠苗助長,更別窮瞎操這個心吧!

5 五月七日 (2003) 是我退休至今的八週年紀念日,八年來我勤練無上瑜伽,每天寫些沒人看的狗屁文章,練毛筆字,打網球,爬山,讀書,繪畫; 日子過得輕鬆自在,身體的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好。戴了多年的老花眼鏡都丟掉不用了; 體重更由近80公斤降至目前的75公斤,體重輕了,如今又可以跳起來了。

6 我的養羊計劃 (投資計劃),穩健地維持著我簡單而舒適的快樂生活。我的日子是過得多麼快活啊!可是它能推廣,能硬邀別人參加嗎?顯然不行,就是每天跟我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老婆也受不了,別人就更難了。

7在我看來,修行有點像是去一家小館子吃飯。這家館子菜色極佳,但是座位奇少,所有想吃的人都需排隊等候。來的早的,運氣好的,同時又站在前排的,才能有機會進去品嚐。還沒輪到的就站在外面繼續等吧!位子是那麼的少,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8 有關 “偽”,說真的,在這個世俗世界裡廝混打滾,想不做個偽君子還真是不行。

9 在一個團體中,那些有錢有勢的人,你清楚地瞭解,他們那些橫財致富的經歷。而那些身居高位者,又有那一位不是吹牛拍馬屁的專家。

10 對這些人,在你內心深處多少都有些瞧不起,也有點不以為然的輕視之心。可是如果有這樣的一天,當你有機會和他們相聚在一起時,你也多半會講一些體面話,會走上前去與他們握手寒喧。

11 仔細地想想,這時候的你,不是偽君子又是什麼?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感覺隱藏起來,然後按環境、視個人利益等的實際需要,從而編撰出一套符合社會禮儀的行為態度; 這是一個人在團體中的最基本也無可避免的生存法則,然而,這卻也就是偽君子的定義了。。

12 所以在世俗生活中做一名偽君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對此,莊先生又有什麼好評論的呢?



咸池評述道德經演義(廿)a。20

1 我實在不記得,在佛經裡是否有世尊叫人絕學這回事。事實上,除了世尊曾明言叫人不要學數學以外,似乎博學多聞還是世尊相當重視的一個環節。

2 在世尊觀人的項目中,是否有福氣,是否都遵守戒律,是否博學多聞,是否有智慧,是否善於言詞表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在禪宗裡,六祖一直強調以心傳心、直指心性、見性成佛、不著文字、佛毋外求等應該都是與老子的〝絕學〞有些近似。

4 人世間的學問其實是很繁雜的,它們包羅萬象,也都具有其存在的價值; 所以,現今科學的探究就應該是在應學之列。經由生物、天文、物理、化學的研究,使我們更加瞭解這個世界的奧秘。而如果我們修行的目的也是在於追求宇宙的奧秘的話,那麼,有關科學領域的研究,應該在許多方面都能為我們提出更好的佐證。

5 真理只有一個,修行者應該對自己所追求的懷有信心。只有盲目、不知真理者,才會拒絕讓科學家動手來揭開其迷信的面紗。

6 我相信老子說的絕學,應該是指那些倫理、道德、教條式的學說; 以及對人類談忠、論孝、教仁、教義者。老子認為,我們只須要回歸自然的惻隱之心即可,這些說教式的東西不學也罷,因為對我們而言,它們根本就是多餘的。

7 通過本章,老子告訴我們,所謂對與錯、善與惡的真實面目; 而這一切對我們而言,就有如站在高處往下觀看那些小如蟲蟻般的人們,整天熙熙攘攘的,他們那種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糾葛都是白費心機,早晚會淪為一場空的。

8 一般人對官位、權勢等往往都是趨之若鶩,非常熱衷。而莊子則認為,舜活到老已經累得快走不動了,卻還要為了百姓辛苦工作; 在他看來,舜無疑是一個彎腰駝背,負荷重物的老頭,他活得好可憐。

9 錦衣玉食是人們所追求嚮往的。可是對修行者而言,那些厚重的令人冒汗的衣服,又那裡比得上寬鬆的運動衣來得舒服。晚上少吃點夜裡才會好睡,照這麼說,那些一夜裡要趕好幾場宴會的達官貴人們,他們豈不是活得非常痛苦嗎?

10 可是這些人卻永遠都是那麼的洋洋得意,其狀如享太牢、其形如春登臺。他們跟修行者之間的差別是如此之大啊!他們看起來是比較聰明、比較能幹、比較幸運、比較光鮮、也比較受人擁護及崇拜。可是在修行人的眼裡,那些世榮、那些塵勞都是微不足道、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東西,你們要的話就讓你們自己去爭奪吧!我還是繼續過著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生活,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