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廿三)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 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莊子演義內篇齊物論(一)(17-27)(23。1)

17 子綦曰「風吹過樹林、山間、石縫、門窗都會造成大小高低不同的聲音;

18 人吹洞簫、笛子、喇叭也能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這些都是風引起的;

19 而天籟是自性、佛性、挫火、妙用等,經由非我-這個肉身-而發出的聲音。

20 天籟導致許多超智慧的無學之術,在修行人的行為中一一顯示出來。

21 天籟是需要禪修、打坐、默想、練瑜伽等功課而獲得的。

22 同樣的風經過不同的地形、地物會有不同的聲音; 或高或低或柔或剛;

23自性等透過“非我” 的傳遞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所以修行人,特別是稍有神通者,對“非我” 的修養也是很重要的。

24 同樣是刀子,有人用來剪衣服,有人用在雕刻上,有人用來切菜、割肉。但是也有人用來殺人、搶劫。

25 天籟如何運用得宜,是修行人必須謹慎的。」

26 有大智慧的人,他們沉穩,寧靜,心胸開闊;半瓶醋的人,則喋喋不休;

27 講大話、高談闊論者,其言論氣勢過人;喜歡嚼舌根的人,嘮嘮叨叨也令人煩。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刀刀乎?」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咸池評述(23。1)

1 一位修行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去維持一顆安然平穩的心境。大風一吹就尖叫聲四起的反應,不是修行者應該持有的態度。

2 莊子告訴我們,風聲是由於風吹拂過各式的縫隙而引起的。修行人的浮動心境,也是因為各種念頭,在經過一番人為挑逗之下而心底生波的。

3 沒有縫隙,沒有障礙,再大的風也激不起任何聲響。同溫層的噴射氣流在極高速的運作中,就不發出一絲聲音。

4 修行人要避免心情煩躁,其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將形如縫隙、狀如障礙等之類輕易激起人們情緒波動的物件移開,消除; 沒了這些縫隙及障礙物之後,修行人才能求得平穩的心境。

5 究竟什麼才是修行者的縫隙及障礙呢?貪、瞋、癡、名利的追求、愛、執著、我相等都是挑起尖銳音響的來源。

6 修行人在做到了無相無住而生其心之後,不論風多大、多強,都不會激起一絲一毫的喧鬧之聲,這時候的修行人,他們的心,就自然的顯得平靜而安穩了。



咸池評述道德經演義(廿三)a。23

1 世尊對善知識是相當重視的。世尊認為,如何選擇朋友、選擇夥伴,皆是非常重要的事。所謂物以類聚,什麼樣的人就會跟什麼樣的人聚在一起。另一方面是你跟什麼樣的人相處久了,你就難免會受到他們的影響,就難免會耳濡目染地變成那群人當中的一份子。

2 世尊有一回提醒其弟子,要他們留心觀察他眾多大弟子的學生們; 因為,這些學生在習性及修為上與其老師都十分相似。

3 舍利弗的弟子,他們大多喜歡研究深奧的佛理。目楗連的弟子個個神足了得,橫衝直撞的各處遊蕩。耶律尊者的弟子天眼銳利。大伽葉的弟子衣衫襤褸,他們修的是頭陀行。另外,一些在外面招搖撞騙、不守戒律的人,他們也是一丘之貉,物以類聚地各自形成一個小團體。

4 藉著這種現象,世尊告訴門人,要擇友而交,就連選擇師父也是如此。這都因為,外在環境的事事物物,對人的行為、品性等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5 溫州有句俗話說,跟人吃飯,跟狗吃屎。交友不慎是很多人栽觔斗的主要原因。在我們傳統教育裡,孟母三遷就是最顯著的代表; 孟家最後搬到學校附近,促使孟子養成了好學不倦的優良品行,終而成為一大哲人。

6 孔子說: 無友不如己者。找一些品德高尚的朋友,天天跟他們接觸,無形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學問及修養。孔子又說: 友直、友諒、友多聞。這都是要求我們盡可能地找個好的,修養上優質的人做朋友。

7 其實,認真地說,修行人是不太講究交朋友這回事的。修行的人本質上是樂閒靜處,根本上是不交朋友。非得與人接觸不可的話,也是宛如蜻蜓點水一般,點到為止。

8 世尊曾說,當你們到了城裡去乞討時,千萬不要跟女生直接打照面。有人說,那很難,街上那麼多女生,不打照面簡直就不可能。世尊說,那麼就不要跟她們講話。又有人說,跟人討飯不說句話那太難了。世尊又說,那麼就言不由衷的說,隨便敷衍幾句就可以了。

9 世尊知道,女性的誘惑力是很可怕的。當然,同樣的,女性的修行人對男性也應採取相同的態度,不見、不語,用敷衍來避免春心激盪。修行的路是極其脆弱的,蘇東坡認為,修行生活「皆不足道,難在去慾」; 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自古皆然。這也算是擇友的另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