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四十六)B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莊子演義內篇消遙遊(一)(43-45)(46。1) B

43 老實說,鷦鷯在森林中築巢,牠只需要一根小樹枝就夠了;偃鼠喝水,最多就是一肚子,牠又能喝多少?

44我的生活極其簡樸,優厚的薪俸對我而言是多餘的。至於名聲我早就有了,否則你也不會來找我。

45 回去吧!我最敬愛的君王,你的王位對我是不具任何吸引力的。廚房裡的廚子罷工,不肯燒飯煮菜時,做祭司的也不會親自下廚取而代之。」

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咸池評述(46。1) B

1 如果我們真正地瞭解到五薀皆空,色受想行識俱為虛妄,不值得我們花太多時間及精力去追求,同時,我們只要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就能保住性命,並且在有限的時空中努力修行的話; 那麼,從中我們就會發現,維持生命的基本要素其實並不是那麼的昂貴,並且也不需要我們累得像一頭牛似的整天勞動個不停。

2 只要將欲望降低,將我們對物質的需求調整到能夠維持生命的基本要求即可,那麼,我們就隨時都能擁有海闊天空,以及自由自在的感覺。



咸池評述道德經演義(四十六)B a。46B

1 貪、瞋、癡、慢是世尊認為人類自尋煩惱的四大苦惱源, 而貪又居其首,由此可見貪心是一種相當危險的念頭。

2 在客觀環境裡,官位、榮譽、身份、財貨、異性、民眾、地域,乃至於藝術水準、學問知識等都是浩瀚無邊,永遠攫取不完、享用不完; 更是吃不完、看不完、也瞭解不完的。就是在佛教世界裡所認為非常值得追求的功德、福德等也是取之不盡、得之不完的。

3 站在主觀條件的立場上看,如果我們的慾望是在於得到滿足之後才會覺得快樂,那麼,如果一個人的慾望太高、太深、太廣泛的話,他將永遠無法填滿他的慾望深谷; 也正由於這樣,他也將永遠無法達成那種因慾望滿足之後而生的快樂。

4 如果只是單純的、輕鬆的,慢慢的添加,那也罷了。對他自己而言,他只是辛辛苦苦的勞碌了一輩子,每天營營役役,全為了填滿自身的慾望深谷而辛勤勞作,並且為此而多流些汗,多操些心而已。

5 最大的關鍵還在於這個社會,有那麼多的人在做著相同的事,並且也在爭取著相同的資源。如果你所急於爭取的美女,他剛好也有一位相對強勢的追求者; 你是一國之君,他也是一國之君; 兩位國王共同追求這位美女,一場禍國殃民的戰爭難免就會發生了。古希臘的故事裡就發生過類似的戰事。

6 做生意的人樂於爭取好的地段開店,在人潮多的地方生意好做,賺錢也容易得多。在這樣的情況及心態之下,最終導致部分地段的租金價位被炒的出奇的高。這樣的結果影響到了生活在附近的人們,他們為此必須付出比別人多出好幾倍的租金,生活品質也為此而降低了,大家都被迫擠在極端狹小的空間裡過日子。而為求豪華的物質享受,一些沒有能力正當賺錢的人,他們就會鋌而走險,為此而幹出偷搶、組幫結派、為非作歹的事; 最終為自己、為家人帶來無窮的禍害。

7 老子及世尊都看清了此點,故跳出來提醒大家,要大家注意慾望這個東西,要大家牢牢地看守著它,緊緊地握住它,不要讓它毫無限制的自由發展。

8 世尊的理論看來比較極端。他要求修行人非要做到厭,離,斷,滅,非要將之連根拔起; 老子則比較務實,這是因為,他深深知道欲也是維持人類生命的原動力,也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必要之惡; 因此他才說知足,知道欲海無邊,故此,我們實在應該量力而為。只要欲望不高,快樂的滿足就容易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