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三)
1 惠施是莊子的好朋友,兩人在當時都是名氣響叮噹的學者。惠施及莊子兩人沒有文人相輕的毛病。相反地,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討論各自研究的課題。
2這一天,他們又在城外的小茶館中聚會。惠施對莊子說:
3「魏王前陣子送我幾顆超大型葫蘆的種子,我將之種在後院。上星期有一個葫蘆成熟了,哇!這個葫蘆真的好大,它的肚子足足可以裝進五石米! 我想利用它來盛水,可是它實在是太重了,我根本就抬不動它;
4 我將它剖成兩半,想用它來充當汲水的瓢,可是它又太大,塞不進水桶裡。
5 所以,我說莊子啊!有時候東西太大了也不見得好,只要合適就行了。這個大葫蘆看來對我是毫無益處的,因此我就將它打破扔掉了。」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6莊子搖搖頭,頗不以為然地說:
7 「惠施兄!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東西你要懂得用啊!東西大小不同就應該要有不同的應用方法,像你這樣固守著僵硬的觀念是不對的「惠施兄!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東西你要懂得用啊!東西大小不同就應該要有不同的應用方法,像你這樣固守著僵硬的觀念是不對的。
8 從前宋國的某個家族,他們擁有一種祖傳秘方,專門預防冬天手會龜裂的毛病。就因為有了這種獨門藥方,這家人便靠著手不龜裂的優勢,世世代代都做起了漂染的行業「惠施兄!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東西你要懂得用啊!東西大小不同就應該要有不同的應用方法,像你這樣固守著僵硬的觀念是不對的。
9這個消息有一天傳到一位商人的耳裡,他決定以黃金百兩購買這個秘方。
10 這家人心想,我們世代做漂染的生意,每年獲利也不過幾兩左右,今天難得有人願意出百兩高價購買這個秘方,我們還猶豫什麼呢? 賣了吧!
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
11 這個腦筋靈光的商人將這個秘方獻給吳王,並且指出吳國地處水域,打仗時軍士們手掌龜裂是一個長久以來困擾著軍方的問題; 而如今有了這種藥膏,吳軍的戰鬥力立刻就獲得提昇了!
12 吳王接納了商人的獻議。後來事實證明,在與越國打仗時,吳國水軍靠著這個藥膏的保護,戰力大增,終而擊敗越軍贏得勝利。
13 戰後吳王論功行賞; 商人因此而獲得了一大片封地,成了雄霸一方的郡主。
14 你看,同一種防止手部龜裂的藥膏,有人只會將它應用在辛苦的漂染行業中,而有人則巧妙地發揮其長處,使自己成為一方郡主。
15 應用的方法不同是會促使其結果產生天壤之別的。你有這麼大的葫蘆,何不考慮將之繫在腰間,當作渡河的浮漂呢? 畢竟,這比起羊皮筏子來是要好看得多了。
16 你只想到它太大,塞不進水桶中,不能做舀水的瓢,因此就將它捨棄,這麼做未免太可惜了。
17 你這樣的思維是犯了心地太狹窄的毛病,我這樣說,希望你別生氣才好。」
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