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一)



1 提著簡單的行李,顏回到孔子那兒去辭行。

2孔子問他:「你要到哪兒去啊?」

3顏回回答:「去衛國。」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

4孔子又問:「為什麼去衛國呢?」

5 顏回答道:「我聽說衛國的君王年輕氣盛,專斷獨行,政策草率,朝令夕改; 對錯誤又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百姓深受其害。大家都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6 老師曾說過,像我們這種優秀的國家棟樑,就應該挺身而出,勇敢地到政治混亂的國家去大展長才,不要一味地待在政治清明的國度中享受富足的生活。

7 這就像醫院一樣,醫院裡就應該要有許多病人。如果醫院中到處都是身體健康的人,那麼,它還算是醫院嗎?

8 正因如此,所以我才希望利用我所學的知識,到衛國去幫助他們,解救當地百姓於倒懸之中。」

曰:「奚為焉?」曰:「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門多疾。愿以所聞,思其所行,庶幾其國有瘳乎!」

9 孔子聽了搖了搖頭,對顏回說:「如果你想以這樣的心態去衛國,我只怕你還沒幫到衛國百姓,卻反而先陷自己於不利了!

10 你現在修習尚未完成,還是少管別人的閒事比較好。無論是做學問、求知識還是修身養性,我們都應該力求專精。接觸的東西一旦多了,心就會亂; 心如果不能維持在沉穩,安寧,祥和的狀態中的話,那麼,修行的路是無法走下去的。

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

11 古往今來,修行完備的人都是先修己而後才推及他人。假如連自己都還沒修好,卻冒然地跑到衛國那樣的地方去自投死路,這樣做豈不是太不智了嗎?」

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12 孔子又說:「你知道一個人是如何因為他的知識而喪失了他的德行嗎?在學術界,人們為了求取名位,大都無所不用其極地使出各種手段,為此而忘記了品德的規範。當他們互相攻訐詆毀時,他們本身所擁有的豐富的知識訓練,正成為了他們爭鬥的有利工具。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之所為出乎哉?

13 說來諷刺,學問、知識最後反而引導一個人遠離其道德生活的範疇,這實在是人們求學前所始料未及的。

14 再說,如果一個人的修養尚未成熟,卻膽敢冒冒然地跑到性情粗暴,兇狠,又擁有權力的人面前去,以仁義道德之類的話試圖勸說對方。像這種將自己放置在仁義道德這邊,以正義之師的名義指責別人,說別人的不是,這種人我們稱他為菑人。

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且德厚信矼,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而強以仁義繩墨之言衒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

15 菑人是人們都不喜歡的。人們非但不會接受他的批評及規勸,而且還會反過來指責他,攻擊他。所以,回呀!你為什麼要平白無故地受人詆毀,謾罵呢?為什麼非要自取其辱呢?

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為人菑夫。

16 再說,如果你是喜歡被人稱為賢人,不喜歡被列為不肖之徒的話; 那麼你為什麼要捲入這淌渾水之中,非要被人指摘為不肖之徒呢?

17如果你到了衛國,卻只裝聾作啞,唯唯諾諾的不敢講心裡的話,那麼王公們必會利用你的默認來證明他們的策、作為等正確無誤; 那時候你就灰頭土臉,形貌消瘦,裡外不是人了。

且苟為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鬥其捷。

18 所以,一個明知自己修養尚不到家,尚不成熟的人,卻偏要不顧一切的將自己捲入惡質的政治環境中,這樣的作法,毋寧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只見其害不見其利。這樣的現象,古人稱之為“益多”。

而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口將營之,容將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9 一旦陷入了這樣的困境,將永無超生之期,這個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你仍然不願意接受我的勸告,那麼,你的死期就不遠了。

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

20 從前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的事都在在說明,下屬忤逆上級之意是非常不智、異常危險的舉動; 就算你是出於一片愛民之心,其結果也是一樣的。

21 站在君王的立場,關龍逢、王子比干這種自命清高將桀、紂置於不肖之列以求名的做法,身為君王怎能忍受呢?

且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擠之。是好名者也。

22 從前堯攻打叢、枝、胥敖三個小國; 禹攻打有扈; 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擴大自己的版圖,增廣自己的勢力範圍。結果弄得國庫空虛,百姓家破人亡,戰敗者更是身陷囹圄,天下民心為之混亂。

23 當一個君王在戰爭中嚐到甜頭之後,他們一時是很難停下來的。成吉思汗、希特勒、拿破崙等之所以會發動那種大規模的戰爭不是沒有道理的。任何人想要憑一已之力去勸阻他們,無疑是以卵擊石,自取其辱。

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

24 所以求名、求實都是極其危險的動機,不可不慎。在名實面前,很少人能抵擋得了它的誘惑,更何況你還是一個年輕人呢?當然也許你是個例外,你可能有你自己的道理,就不妨說來聽聽吧!」

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雖然,若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

25 顏回說:「如果我外表恭敬,內心謙虛,外圓內方,慎終如始地慢慢感化衛君,您說這樣行得通嗎?」

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

26 孔子聽了,仍然搖頭,他說:「唉,這樣也不行。像衛君那樣盛氣充滿於內,驕橫顯彰於外,喜怒不定的性格,在廟堂之上議事,是沒人敢違背他的意思的。否則,外人也不會批評那是一言堂了。

27 所以說,像衛君這種人,唯唯諾諾之徒他根本就看不起,至於有才華而又足以抗衡他的人,他又嫉之如仇,非將之去除而後快。如今你想花時間在他身邊慢慢地感化他,我認為行不通。

28 根據我的觀察,衛君在聽取別人建議時總是顯得心不在焉; 可見他自己早已心有定見,就是再怎麼高明的意見他都不會聽進去的,所以,你這個方法是不管用的。」

曰:「惡!惡可!夫以陽為充孔揚,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

29 顏回去衛國的決心,並沒有因為老師這一席話而絲毫動搖。他繼續說:「既然這樣,那麼我保持心裡誠直,外貌恭敬,勸諫時盡量引用前人的話,這樣做總該可以了吧?

30 書上說, 那些凡事隨著本能直覺走的人,他們可以稱之為天之子。他們瞭解皇帝與他同為自然的孩子,他與皇帝在天之子的地位上是平等的; 這也是天之子的真諦。

「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直者,與天為徒。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邪?

31 那些行為舉止一貫照著風俗、習慣、法律、道德標準而走的人,他們是人之子。人之子整天鞠躬作揖,緊握雙手,迎來送往的; 在他們而言,他們覺得這是規矩,是君臣之禮,大家都這麼做,我又怎麼敢例外而不照著做呢?這種依樣畫葫蘆,別人怎麼做自己就照本宣科,認為這樣就不怕別人批評的人,書上認定他們是人之子。

32我想做人之子, 這樣對嗎?

若然者,人謂之童子,是之謂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之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邪?為人之所為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人為徒。

33 進諫時只引用成語,把言語的責任推給古人。這樣做雖然言詞率直,也含有批評朝政人君的意思,可是衛君卻都怪罪不到我頭上來。依您看,這個方法還行嗎?」

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其言雖教,適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而不病,是之謂與古為徒。若是則可乎?」

34 孔子對這位弟子的天真及其對政治環境的無知,感到啼笑皆非。同時,從顏回的話裡,孔子也更清楚地證實了他不適合去衛國的理由。

35孔子說:「不行,不行,還是不行。你這個方法固然獲罪的機會會減少一點,可是類似這種感化及規勸一國之君的工作是需要高度的智慧,銳利的眼光,及敏捷的思維的。 這項工作太過艱巨了,絕不是你這種單純的方法而行得通的; 如果你仍是這樣的固持己見,結果將會是很危險的。」

仲尼曰:「惡!惡可!大多政法而不諜。雖固亦無罪。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

36顏回聽了老師如此露骨的反對,心裡不免有些氣餒。他說:「看來以我目前的能力是不應該去了。那麼請問老師,我究竟應該如何準備,才能有機會及資格到如衛國這樣的環境中去一展長才呢?我總不能一輩子都待在這裡吧!」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37孔子看見這位愛徒有點改變主意的傾向,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他說:「你現在的心情很亂,不適合再繼續談論這樣的問題。不如你先回去齋戒,讓心情平靜下來,等你心境沉穩,安寧,祥和的之後,我再跟你談這些課題。

38你原來的計劃迄今尚殘留在你的心中,沒有根本性地除去; 你只是聽了我的勸告,覺得似乎有些不妥而已。你如此這般地改變初衷,其實心中的想法並未消除。在這種心境下,你是無法接受新的意見的。回去吧!改天再說。」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39 顏回碰了這樣一個軟釘子,覺得顏面盡失,他下意識地想討些面子回來。他說:

40 「齋戒啊,那倒容易!我來自貧困家庭,不吃茹葷已經好幾個月了。老師啊,吃素就是齋戒吧?」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41孔子回答說:「不. 吃素只是祭祀時遵守的齋戒,不是我要你做的心齋。」

42 顏回這回又迷糊了,怎麼齋戒也分這麼多種?他追問到:「老師,什麼是心齋?」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回曰:「敢問心齋。」

43 孔子笑著說:「在從事重要工作之前我們講究誠意正心,先將心靜下來,將身子洗乾淨,將心準備好,以便迎接重大事件之來臨。

44 這重大事件包括祭祀、求神、問子、晉見重要官員等。

45 但這些還不是最高境界的心齋。」

46 顏回好奇地的問:「什麼是心齋呢?」

47 子說:「心齋是一種修煉方式,與佛家的禪坐、默想、瑜伽有些近似。

48 心齋時,修行人專心在一定的念頭上。如世尊說的: 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念僧或念一項事物。

49 念頭定住後,耳朵就不再傾聽外界的信息,對外界的信息也不要起任何反應。

50 心齋時旁邊有人討論事情,修行人就不插嘴,也不參與討論; 他只靜靜地傾聽由自性、佛性、拙火、妙用發出的信息。

51最初這種信息很微弱,修行人必須專心才能發覺。這些信息與一般來自外界的刺激也不同。

52 剛開始時也許只是輕輕地在腳尖,在指尖或著頸部; 漸漸地如果修行人夠專心,夠耐心,這股由自性發出的信息會愈來愈明顯,祂跳過修行人的意識,直接指揮他的四肢乃至全身做某些個人專屬的瑜伽動作。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

53所以在心齋時,外界的聲音只到耳朵,外界的聲音不能對修行人產生刺激反應; 意識中的形象也只在心中上映,不再對他產生刺激反應。

54 具體地說,就是整個意識都停止對身體發出任何指令。

55 全身靜靜地等待自性來接手。這種讓意識停止活動,虛位以待自性來接手的過程就是心齋。」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56 顏回聽的似懂非懂,他為了印証自己的看法,他對孔子說:「我沒有辦法做心齋是因為我沒有徹底地讓自我意識停止活動。

57 如果我想做心齋,我必須謙卑地承認有一股叫自性、佛性、拙火、妙用、精等在我體內真實存在的事實。

58 心齋時我要停止意識對身體的操作,虛位以待自性的昇起。老師所謂虛是不是這個意思啊?」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有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59 孔子說:「嗯,差不多了。」

60 孔子說:「我告訴你,當你進入三昧狀態時,自性主導一切,祂帶領你做一些瑜伽動作。這時你的身體在動作,可是在你的意識中,你完全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做,其目的又是什麼。

61你一入三昧,自性就開始主導; 一出三昧,意識就接手,自性就退回沉靜的狀態。 這中間沒有明顯的門檻。

62 在三昧之中也沒有一般人懼怕的虛幻景象,更不會走火入魔,引病上身。

63 我們明白這股自性是來自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祂是因緣聚合,機緣巧合下來到我們這兒與肉身結合成為一體。為什麼這樣我們也不清楚,我們只是糊裡糊塗地接受這個事實。能夠存有這樣的態度,那心齋就算是成了。

夫子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游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

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64 不過我跟你說,心齋這種經驗是很特別的,你很難以一般的經驗去作比較。

65 我們走路不留痕跡並不難,可是要我們走路完全不著地就很難了;奉人的命令、指示做事很容易有虛偽不實,昧著良心做事的情形。可是奉天行事就不容易發生這種事。

「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

66 我們只聽說有翼的生物會飛,可是沒聽過沒有翼如人的生物會飛;我們知道有經驗,有學歷的人會做些事,讀些書,發表些意見言論,可是我們不知道有許多 "無學之術" 是不需要經驗學習就會做的。而這些特異的現象在心齋後會陸續出現。另外要注意的是,當我們打坐,禪思進入三昧後,心境一定要保持沉穩,安祥,如同坐在一間潔白舒適的房間裡,享受那片刻的寧靜。

67 如果我們坐在那兒,心裡還在思考,計劃,研究些世俗的問題,不能將貪瞋癡等擾亂生活的思維丟掉,那我們坐是白坐了,不會有什麼效果。

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

68如果我們能做到意識靠邊站,自性、佛性、挫火、妙用等來主導我們的行為,則鬼神都將聽命於我們,願意為我們服務,何況是人呢!

69 我們身上這股自性,是與宇宙萬物運作的那股自性同出一宗的。禹、舜等是靠這股自性在引導; 伏羲、几蘧也是如此,一般人那更不用說了。

70 所以, 如果你能練成心齋再到衛國去,我就放心了。」

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紐也,伏戲、几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