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生(二)



1 子列子對修行的人很好奇。有一天,他問關尹:「為什麼修行的人潛在水中不會窒息?走在火中不會被燒傷?站在很高的地方也不會有懼高症?請問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子列子問關尹曰:「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請問何以至於此?」

2 關尹說:「這完全是因為,他一心專注在氣、自性、佛性、拙火、妙用之上的緣故。所以,我們不能用一般的魔術、勇氣或膽子大等概念去評估這一切。

關尹曰:「是純氣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

3 來,坐下來讓我詳細地給你說分明。大凡具有面貌、形象、聲音、顏色的東西,都是物體。物與物之間從外表看它們差異很大,區別甚多; 有些東西似乎比較尊貴; 其實這都只不過是形狀和顏色的差異罷了。

居,予語女!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

4 屬於物質世界的東西,不能到達無形、無意識世界。不過萬物都是來自那個無形、無意識的世界; 最後經由死亡,再回到那個永恆的世界。

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

5一名修行完備的人,物質世界的枷鎖如貪、瞋、癡、執著等,都不能束縛他,我們說他已經擺脫了物質世界的束縛,成為一個真正無遠弗屆的自由人。

夫得是而窮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將處乎不淫之度,而藏乎無端之紀,游乎萬物之所終始。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郤,物奚自入焉!

6 一名醉漢,他喝的酩酊大醉,完全沒有個人的意識。此時他的身體是由自性、佛性、氣、挫火、妙用等在維持生機。這名醉漢若是不小心自車上摔下來,他會受點傷,但大都不是致命的傷害。他的骨頭與一般人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受傷的程度卻與一般人迥然不同。

7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這是因為他的意識已經完全脫離了身體,而身體此時是由自性、佛性、挫火、氣、妙用等掌控的關係。

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

8 他的意識根本不知道自己坐在車上,也不知道自己曾經墜車。因此,生死、擔憂、害怕等都不能影響他的情緒,正因為這樣,在他遇到困境時,反而沒有害怕的感覺。

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物而不慴。

9 一個醉酒的人,都能有如此神奇的表現,試想,假如是一名修行完備的人,當他經由修煉而自然地獲得“神全”的境界時,他應付各式各樣環境的能力,自然要比那名醉漢,高出許多倍了。

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全於天乎?

蘇東坡有詩曰:

我夢入小學,自謂總角時。

不記有白髮,猶誦論語辭。

人間本兒戲,顛倒略似茲。

惟有醉時真,空洞了無疑。

墜車終無傷,莊叟不吾欺。

呼兒具紙筆,醉語輒錄之。

10 修行完備的人有活躍充分的自性、佛性、氣、挫火、妙用等保護,所以他可以說是百害不能近其身的。

聖人藏於天,故莫之能傷也。

11一名心懷仇恨的復仇者,他不會對殺害他親人的刀劍報復;一名被飛來的瓦片擊中頭部,被打得頭昏目眩者,他也不會對該瓦片報復。世界少了冤冤相報的事,自然就平和而少糾紛了。

12 當道充塞於人心時,人們無相、無住而生其心,世間就不會有報復的事情發生。因此死刑也就不必再執行了。

復讎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是以天下平均。故無攻戰之亂,無殺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13讓我們不要去開拓道的貪、瞋、癡、執著等屬於人之天部份,讓我們去開 發拓展無相、無住屬於天之天的部份。

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

14天之天的闡揚就是德,而人之天如貪、瞋、癡、執著等的無限擴張,就會令人產生痛苦,就會帶來傷害。能夠辨清此點,儘量地闡揚天之天,抑制人之天的劣根性,這樣你就能慢慢地接近道,而成為一個修行完備之人矣!

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不厭其天,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