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一)



1 語言都是在試圖說服他人,傳達己見。

2 語言的表達方式有許多種,其中有“寓言”,有引聖人或受人尊重者之“重言”以及無相、無住而生其心的“卮言”等。

3 寓言十有九會令人信服,重言稍差也有十分之七的效果,卮言則是最有價值的言論方式。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4 寓言是假藉一個虛設的故事來說明一個信念,比如: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或酸葡萄效應。你一講大家都懂,都能接受。借用虛設的故事還有個好處,就是說、聽雙方都不涉及,因而立場比較超然。

寓言十九,藉外論之。

5一般習俗,老爸不為自己的兒子說媒,他一定要請外人去說,就是因為賣瓜的說瓜甜,自己說自己兒子好,別人不容易相信,由外人來說其效果就不同了。

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

6 寓言的另一個好處是如果聽者被內容傷害、激怒,那請你別責難我、罵我,因為那不是我講的,是狐狸說的、是虎姑婆說的與我無關。

7一般人的言論很難發揮廣泛的說服效果,那是因為說話內容,隨聽者的心態而有不同的反應。與聽者同,則認可,與聽者想法相左者,聽者就反對、嗤之以鼻,認為是胡說八道。

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

8 世人所尊重的長者,他們講的話一般人比較容易拋開己見,接納長者的看法。所以往往在大家爭論不休之際,有一位長者出來講話就能解決紛爭,取得共識。這種人大多是社會中,年長而德重之人。

重言十七,所以己言也。

9 不過這些人講的話有時也不一定就是真理,只是因為他們德高望重、虛長幾歲而已。完全採納他們的看法,往往會犧牲真理,顛倒是非,造成錯誤與遺憾。因為,在真理及是非面前,應該是人人平等,不能享有特權的。僵硬的、固執的將某人放在真理及是非的前面,那全社會都會因誤導而受害。

是為耆艾,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

10 由某人說了就算的做法要小心,我們稱這種長者為“陳人”、“老朽”就是提醒大家要留意,小心為之。

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

11 追求絕對真知、真理的方法,惟有將多方的論點在萬物為一體的觀念下,相互調和,追隨自然演化的規律,推究下去才有可能。這樣的論點才經的起考驗。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

12 嚴格地說,話一出口就有他的立場,完全無相、無住是很難的。因為各有立場,所以很難有一致等觀的看法,要想取得一致的看法,只有沉默無言,讓公理,真理自然浮現。

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

13 時機沒有成熟、機會沒有顯現,多說無益。時機成熟,瓜熟落地,不需要太費口舌,水到自然渠成。

言無言,終身言,未嘗不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

14 所以,有人終身喋喋不休,虛費口舌,說了等於白說;有些人惜口如金,卻知趁勢而為,見機行動。綜合各方意見調和成共識,自己不說一句話,就能取得別人的信任,他雖然沒說話,可是卻勝過一般人的苦口婆心。這就是卮言。

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

15 我們知道用語言去說服人的困難與不足,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訓練會聽話,從別人的言談中瞭解事實真象。一般人聽話都是從自我出發的,合我意的我信從,不合我意的我拒絕;合我意的我贊成,不合我意的我反對,至於為什麼贊同?為什麼反對?我們全不在意。

16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又費什麼神去聽講呢?我們從看書、聽講中又得到什麼益處呢?

17 不同的團體或個人他們各有立場。他們認為對其本身有利的事物就是對的,就是好的,他們都表贊同; 反之,則否。在這個錯綜複雜,利益分歧,立場各異的時空裡,我們只有將各方論點,在萬物為一體的觀念下,相互調和,追隨自然演化的規律,推究出共識。這種共識,才能可長可久,廣為大眾接受。

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18 如果我們以無相、無住的心看萬物,萬物都是發源於同一個母體,由相同的物質組成,它們只是組成的外表、個性各有不同罷了。

19以輪迴的角度看,今生為人,下輩子又不知身為何物。今生是中國人,下輩子可能是美國人;今生我們看不起某個民族的人,可是下輩子我們是不是可能也生為那個民族的人呢?

20 生命在輪迴中不斷轉換,任何角色下回都有可能由我們來扮演,這就是天均的道理。

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21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比較容易在萬物為一體的觀念下,相互調和各種看法、論述而取得共識,這也是我 “和以天倪” 的主張。

天均者,天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