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王(五)



1 魯哀公求才若渴,當他聽說顏闔是位難得的宰相人才時,他派親信持厚禮到顏闔那兒,邀請他為朝廷出力。

魯君聞顏闔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幣先焉。

2 哀公的使者按照地址在一個窮鄉辟野的小村落裡,找到了顏闔的家。使者心想:「魯王有沒搞錯啊!在這樣破舊的房子裡,怎麼會有人值得魯王這麼慎重,以厚禮邀其出任要職呢?」

3 使者到達時,顏闔穿著一件粗布衣服,正在門外餵牛。使者問他:「這是顏闔家嗎?」

顏闔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魯君之使者至,顏闔自對之。使者曰:「此顏闔之家與?」

4 顏闔看了看衣衫華麗,虎背熊腰的使者。他說:「沒錯這是顏闔家。」使者報明來意,將禮物送上,並將魯哀公的意思傳達後,就想離開。在這個臭氣沖天的陋巷內,他是一分鐘也不想多待。

顏闔對曰:「此闔之家也。」

5 顏闔沒有接下禮物。他對使者說:「喂!你有沒搞錯啊!你看我這樣子像是收這麼貴重禮物的人嗎?更不要說出任要職了。我看你還是回去問清楚再來吧!我怕你送錯了禮,受上面的指責。」

使者致幣,顏闔對曰:「恐聽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

6 使者心裡本來就覺得奇怪,經顏闔這麼一提醒,那就更加深了他的疑慮。他心想:「這樣也好!等我回去問清楚了再來,最多是多跑一趟,禮送錯了,我可擔當不起,也賠不起。」

7 使者回去問清楚後,知道就是那個臭老頭。可是,再回到原址時,顏闔已經舉家遷離,不知去向矣!

使者還,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已。

8 一般讀書人,平時都自命清高,什麼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可是,一旦面臨升官發財的機會,就跑的比誰都快; 明爭暗鬥,唯恐失之交臂。像顏闔這樣身體力行,不為富貴所動,才是令人佩服的智者。

故若顏闔者,真惡富貴也。

9 修行的人一定要明白,修行的主要目的是在提昇自性,是在培養一顆沉穩,安寧,祥和的心,以期大智慧的開啟。行有餘力,才會出來為國家社會做點事,再有空閒才考慮從政,去管理眾人之事。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帝王之功只是修行人修煉之餘的閒事,修身養性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10 社會上一般的知識份子,他們為了客觀環境的名利、榮譽、財富、慾望等置自身於險境。為了這些身外之物,累得筋疲力盡。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你想這些人是不是很可憐呢?

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

11 修行完備的人他們在行動前,必先評估這件事對修行有什麼影響?以及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一般世俗凡人則不這麼想,他們以珍貴的明珠為子彈,去打那千尺之外的小麻雀。如果有人這麼做,我們一定認為那個人是白癡,是笨蛋。可是當人們以自己寶貴的生命,虛耗在那些身外之物上,我們又不覺得他們笨,他們傻了。難道我們不認為,生命比明珠更要寶貴嗎?

凡聖人之動作也,必察其所以之與其所以為。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隨侯之重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