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第一take--黎民偉,開麥拉!》

中英劇團      

31/10-02/11/03 (五場)   葵青劇院演藝廳  

02/11/03   1430

記得年前看過中英劇團另一個參與「中國傳奇」的演出--《幸遇先生蔡》。然後今次中英又再參與另一次的「中國傳奇」之演出--今次的主角是黎民偉。老實說,有過上一次的經驗後,我對這個戲的期望倒不是十分的大。也許,傳奇式的戲劇要在舞台上呈現始終會有一定的困難吧。

可是今次的演出卻叫我有些意外驚喜。

很多時,這一類戲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史實的輕重。究竟要有多少真,多少假呢?又,如果不斷在做歷史(尤其是中國近代那段亂到不得了的歷史),會不會淪為一個「敘事戲」,叫觀眾失去興趣呢?我覺得今次這個演出在平衡歷史與「戲劇」方面是不錯的。就算對中國近代史興趣不太大的人也不致於會沒有看此戲的興趣--因為戲中有很多「情」的元素:有愛情、親情、愛國之情……這些「情」都是一些可以叫人容易感到共鳴的元素。

在敘述事情方面,今次編劇、導演們的選取我頗喜歡(特別是劉施施與阮玲玉這兩個角色在反襯上的作用)。從某個角度看來,事件的選取似乎使黎民偉這個人來得太「正面」。這也許亦都是傳記式戲劇一種無可厚非的處理手法?

我想,導演對黎民偉這個人應有著一份很深的感情吧。在這個戲中,我好像看到一個小輩在向前輩「致敬」呢。

戲中除了有黎民偉對電影的熱愛、愛國之情之外,還有他對兩位妻子的愛情。很討好呢。兩位妻子都演得不錯。特別喜歡潘芳芳飾演嚴姍姍--由十五歲初遇黎民偉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女到後來那個成熟、懂事,遇事處變不驚的少婦。然後林楚楚也因為嚴姍姍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成熟。很喜歡後來黎民偉在公司遇到問題後他的兩位太太為他出的主意和實際做的事情(如在記者會中幫阮玲玉解窘)。這些小事情加在一起叫人覺得這三個人的感情果真很深厚。尤其是最後一場戲,當嚴姍姍已過身,而黎民偉亦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時候,那份生離、死別、幾十年的夫妻之情……縱然當中仍有待改進的地方,可是我個人認為這一場戲的處理是精彩的--觀眾很難不動容呢。

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黎萱的參與演出。由她娓娓道來她父親的故事,似乎使整個故事來得與真實的距離更接近,亦使整個故事來得更使人感動--因為它的真實。其實,故事本身並無特別的高潮起伏,可是卻依然可以感動人心--因為它是真實的。真實的故事往往最能使人產生共鳴。

一個人在那個大時代下去堅持理想是不容易的。大家都為生活、為生存而疲於奔命,有誰還會想到「理想」。可是黎民偉堅持。否則我們就不會看到當年孫中山先生帶領北伐的情況。

前幾天聽到一位長輩說她的做人原則:自己覺得是對的就要堅持,想做就去做。如果常常顧慮太多的話,我們會甚麼也做不到。人的生命是很短暫的,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就應該去堅持。縱然我們做的事不一定立刻會有人懂得欣賞,但如果做的事是對的,是有價值的話,遲早都會有人懂得欣賞。

這句說話也可以套落黎民偉的一生。他認為「電影」是一件值得要他投放他的一生的一件事情。於是他義無反顧地去為電影獻身。縱然他所做的在當時未必得到很大的認同(甚至今時今日也有很多人不認識黎民偉這個人),可是他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他開創了很多香港電影上的先河。而黎民偉亦漸漸得到他應得的一些認同(起碼現在有人用他的故事去改編成話劇上演)。他做的事情是值當時的他去堅持的。而他堅持了。

一個人。找到一件事值得他去堅持、去花上一生的時間去追尋。

是幸福的吧。

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