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活動
小學生「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
小學生「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是本會主辦,優質教育基金贊助的一項活動,2002年參與的學校增至二百多間。
參與計劃的學生須在三方面接受挑戰:(一)技能方面(二)服務(三)專題習作。學生在三方面各完成指定的數量,便可分別取得銅、銀或金章。
計劃網址:http://itca.hkace.org.hk
評核平臺網址:http://www.itca.org.hk
「2003年校際中文輸入大賽」
配合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的開展,推動中小學教授電腦中文輸入,鼓勵學生在電腦中文輸入的速度及準確性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以便學生能運用自如地以中文作為學習及溝通媒介;
關注電腦中文輸入的應用性,鼓勵學生在達到一定的速度及準確性後,能在沒有正稿參考下,對文稿進行校對,把語文運用與電腦中文輸入結合;
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團隊精神,互相支持,共同進步。
「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HKOI)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 (Hong Kong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簡稱HKOI) 是一年一度的電腦軟件設計比賽,著重解題的技巧及編寫電腦程式的能力,由香港電腦教育學會、香港教育署、香港電腦學會合辦,並獲得優質教育基金贊助。是項比賽與中國「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簡稱NOI) 及「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簡稱IOI) 組成一個系列。HKOI參賽者都是本港的中學生,分初級組(十七歲以下)及高級組(十七至十九歲),每組設金、銀、銅等獎項。
所有獲獎學生均獲邀請加入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精英訓練隊,接受密集式訓練,備戰外地賽事。
「學習如此多紛」專題研習設計比賽《學習如此多紛:電腦輔助學習單元設計比賽》已舉辦數載,成果令人振奮.
學習如此多紛《電腦輔助專題研習》比賽分高級組和初級組。每組的作品又因內容和題材的不同而分為語文教育;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數理教育;以及科技、藝術及體育教育四個類別。去年,大多數作品的水準都非常高。 二百多位來自全港各區中學的同學,經過複賽的激戰後, 評判團選出了16 隊的作品進入總決賽。
「智能機械人」競賽香港區選拔賽
「智能機械人」競賽香港區選拔賽決賽及頒獎典禮於三月一日完滿結束。觀塘功樂官立中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上午校的「智能機械人」隊伍,擊敗超過二百隊中小學生對手,脫穎而出,分別取得中、小學組的冠軍,成為香港代表隊。授旗儀式由工商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何宣威太平紳士主持。是項比賽共有73間小學、75間中學共207隊學生參加。香港代表隊原訂赴北京參加於四月十一至十三日舉行的全國決賽,其後由於非典型肺炎疫症擴散問題,決定取消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