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報告

 

從社區照顧(Community care)

增權(Empowerment)去看香港更生人士服務

 

 

. 前言

        「功能性的社區(functional community)」指具有相同問題、共同興趣、或相近背景的社群。更生人士都是一班曾被法庭因刑事罪行而被判罪,但已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懲教機構刑滿釋放的人士,要重新投入社會,他們都面對生活上的不同需要和問題,例如衣食住行、人際關係、經濟、就業等。因此,我們介定更生人士為一個功能性的社區。

黃洪和李昺偉對「邊緣社群」介定是指那些被排拒在主流社會權力核心的邊緣位置,而處於主流社會壓迫及剝削的關係中。更生人士這一功能性的社區同樣是社會上較弱勢的社群,因為他們被社會標籤為一班破壞社會的敗類,對他們排斥和邊緣化,同時,他們也缺乏一定技能及自信心,令他們在就業和其他適應上都面對不同的阻力,得不到和一般人相同的機會和待遇,他們是班沒權的社群。更生人士成為邊緣社群同樣成為社會的問題。

        更生人士重獲自由後,同樣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應享有和一般人相同的權利和義務,香港更生人士的服務中,針對更生人士的不同需要,作出相應的對策,「社區照顧」和「增權」是其中兩個手法。究竟香港的更生人士服務如何運用這兩種手法去滿足這一社群的需要?而這兩種手法有能否改善這一弱勢社群被邊緣化的社會問題,從而減少社會人士的誤解和偏見,以助他們融入社區?這都是我們想探討的問題。

 

 

 

 

 

 

       

. 社區照顧

1. 社區照顧(Community Care)定義和背景

「社區照顧」是指為社會上需倚賴別人的群體提供照顧及支援,如老人、弱能人士、精神病患者等,同時,亦包括動員非正式群體,例如家庭和志願團體,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照顧;然而,社區照顧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盡量令需要倚靠他人的群體,可以在原本的社區或環境下獨立地生活。

「社區照顧」概念的起源可從英國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歷史中看到。其發展起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股「反院舍化」(anti-institutionalization movement)動力,主要是希望改變或消除以往院舍對服務對象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兒童院、精神病院、老人院等,所以很多服務形式及策略都是以在社區內為服務對象提供適切的服務為目標。

    在香港,最先引入社區照顧概念在一九七三年的「安老服務」,直到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許多基層社區工作者在其他的服務中也引入社區照顧的理念和工作手法,以發展社區、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以及自助參與社區事務,達到社區工作的終極目標。社區照顧是建立和發展社會網絡,並聯絡社區內政府和非政府的機構,透過會合作和協調,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合適的社區支援服務。

 

2. 不同層面的社區照顧

學者巴利更為社區照顧的層次分為兩類︰「在社區內照顧」和「由社區來照顧」,目的透過個人的社會網絡及社區的支援服務,讓有需要的人士可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內被照顧,過更有尊嚴的生活。現在以在香港對更生人士的服務,從社區照顧的角度去分析︰

在社區內照顧(care in the community)

「在社區內照顧(care in the community)是指由專業人員照顧,例如日間照顧中心,家務助理、社康服務等正規照顧。而透過加強專業人士網絡,以提高更生人士在社區內被照顧。香港善導會透過社會工作手法及多元化服務,與機構和不同專業之間作多方面的合作,協助更生人士康復更新,例如直到目前為止,分別在屯門、沙田、天水圍和筲簊灣成立四間的中途宿舍,由懲教處或青山醫院會轉介個案,為有犯罪紀錄的精神病者提供精神康復輔導。透過中心內的社工、護士、精神科醫生等的合作,培養和加強更生人士的自我照顧能力,以便能夠在社區重過自立生活,例如中途宿舍護士亦協助舉辦健康講座,使參加者了解及認識精神健康;同時,為舍友提供臨床心理服務,包括心理評估、情緒困擾處理、治療策略的建立、專業諮詢及培訓等,為更生人士解疑難和專業資訊;在今年的十二月底,懲教署犯人福利基金委託善導會開辦「社會同心助更生」熱線服務。

康復訓練包括社交生活技巧、獨立生活訓練、矯正犯罪和不良行為;在個人方面,中途宿舍還提供個人及小組轉導、興趣小組、座談會及康樂活動等,目的加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此外,對於離開中途宿舍的訓練對象,社工仍會提供社區續顧服務輔導服務,協助他們適應社區的生活。在職業方面,不但為中心內的更生人士提供技能訓練課程,而且善導會主動聯繫僱主,了解市場需要,並與僱主建立良好關係及網絡,增加更生人士的就業機會。

在這四間中途宿舍中,更是放於社區當中,例如其中兩間名為「陳震夏怡翠軒」和「朗日居」,在名稱上並沒有注明「中途宿舍」,而且宿舍的外觀像別墅或家居一樣,十分美觀,宿舍內的設計及設備,都宛如一個家,這些非住院化在社區照顧的形式,目的是以低調的社區照顧手法,為精神病的更生人士重返社會過獨立生活提供了一個適當的過度,也幫助了更生人士融入社區,減低社會人士對他們的歧視和標籤。

 

由社區來照顧(care by the community)

   「由社區來照顧(care by the community)是指社區內的人士,如家庭、親友、鄰舍或義工等,均是構成照顧系統的一分子,負責照顧及關懷區內人士的需要。透過加強個人網絡、互助網絡、義工網絡及社區網絡,以提高由社區照顧。香港善導會也希望透過這五個層面,向市民提供多元化服務以宣傳愛心和熱誠,倡導社會大眾參與,以達成輔導違法和刑釋人員的康復更新。

在個人網絡方面,幫助更生人士重新建立或加強與家人親友之間的支持,例如社會福利署於20021月推行「社區精神健康連網」,「連網」意即連繫社區中的社會服務,香港善導會擔當中介的角色,轉介服務使用者前往有關的服務單位,讓他們於區內獲得最適切的服務,目的提供照顧及支援,連繫區內資源和服務,協助精神病康復者及家屬,並且鼓勵參與社區;例如舉辦社交及康樂活動,如參觀、旅行、燒烤、自助美食及球類活動等,讓他們能過得更充實,在活動過程中,協助他們改善社交技巧,建立正確的人際關係及生活經驗,增強自信心,從而促進個人成長。在屯門的中途宿舍「陳震夏怡翠軒」,社工會鼓勵舍友主動地打電話給家人,甚至歡迎及邀請家人探訪舍友,因為相信家人的支持有助病患者的康復及成長,希望讓透過聯絡和溝通以促進雙方的感情和關係。

    在互助網絡方面,由一班面對相同問題或有共同關注點的社群透過互相分享以建立關係,使他們能以自助助人的方式互相支持。「社區精神健康連網」透過舉行不同類型的「同路人小組」、「勇闖人生路」、「燦爛人生新的我」等活動等,讓精神病患者互相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意見,因為在大家有相若的經歷時,會較容易體會別人的感受,一方面可以使對方獲得認同感,另一方面令自己學懂如何安慰、幫助別人的技巧,增加自信。除了為病患者提供互相支援的服務外,正在推廣更生人士家屬互助精神的「樂天倫中心」,因為對任何人來說,面對家庭成員被捕、接受審訊、定罪、服刑及獲釋的不同階段時,都承受著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壓力和適應困難,所以中心安排小組互助分享,令曾有類似經驗的家庭宣洩心中的結鬱和學習家庭生活方式,促進家庭成員的互相諒解、互相適應、扶持和溝通,共同合作解決困難,排除障礙,重拾自信和重建美滿和諧的家庭生活。

    在義工網絡方面,定期舉辦義工訓練課程、法院社工服務,更生人士提供各項社區服務和義務工作,幫助重建信心和融入社群,例如安排義工到法院協助推廣活動、更生人士探訪老人,幫助維修家居或剪髮;而且,青少年與更生人士一齊做義工,增加溝通的機會,讓社會人士能正面認識更生人士的康復過程,從而更能接納他們重投社會。在社區網絡方面,香港善導會致力於推廣社區教育服務,為學校提供長期的合作計劃,例如舉行預防犯罪教育講座、分享小組、實地參觀、比賽項目、訓練課程、多媒體創作等創意活動,以提升青少年的抗逆能力。

3. 社區照顧的評價

    對於香港善導會在協助更生人士的工作上,利用社區照顧的手法是很重要的,當中所運用的專業人士、個人、互助、義工和社區網絡,發揮互相影響的作用,以幫助漸趨達到社區照顧的終極目標,但從以上分析,在由社區照顧方面鄰舍網絡是較少服務協助去加強的,這也是較為難做到的一個層面,也和社會人士對更生人士的接納程度較低有關,因此社區照顧的手法在更生人士的服務上也並不很完善。

互助網絡和義工網絡對更生人士長遠影響很重要,更生人士的「受助者」轉變為「輔助者」或「施予者」角色,以增加他們對自身的滿足感,因為在助人的過程中,不但發揮同輩影響,促進康復,而且從助人的經驗中增強了個人應付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的共同信念和意志,建立合宜的自我形象。這樣,才能得到社會上的支持和減少對他們的標籤化。

    然而,在運用互助和義工網絡時,對更生人士來說仍然面對一定的困難。有些康復者並不以自己的身份為榮,因為中國人的文化很少強調「自我」,是難於彼此接納,也不想接觸同類人,以擺脫「不正常」的烙印;甚至只想做「匿名人」,不願向社會人士表達意見,爭取權利,以免暴露其康復者的身份,這也造成互助組織發展的障礙,難以進入成熟的階段,例如在義工網絡時,雖然機構爭取更生人士與其他義工隊合作,以增加社會人士對他們的認識,使更易融入社區,但是其手法較為低調和數量也不多,令社會難以得到訊息,所以在這方面上,機構可增加與其他部門的合作,擴大資訊的流通。同時,機構希望幫助更生人士進行職業培圳,與僱主合作,以了解就業的情況,但是在社會上,更生人士的就業機會仍然受到一定的障礙,這是基於社會對他們的認識不足,如果政府能加強表示對更生人士大力的支持,向機構增加資源和資助,以宣傳對更生人士的諒解,那充足的資源必能得到社會的認同。

    雖然更生人士在社會上仍得到許多人的誤解,但是隨著機構與更生人士的努力,必定能得到社會人士的接納,肯定社區照顧的價值。對更生人士的服務,是希望透過社區照顧的「為有特別需要的人士提供社區照顧」的目標,理想是達到社區關懷、社區融合。而有關社區增權方面,以下在談論增權方面也會有提及。

                                                      

 

 

 

 

 

 

 

 

 

 

 

 

 

 

 

 

                                                                                                                                                                                                                                                                                                                                                                                                                                                                                                                                                                                                     

. 增權(empowerment)

1. 增權的定義

        增權是指當人明白如何去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和他們有權利去為一些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條件而爭論,以爭取合理的對待。在一個被充權的社會,人們會一齊去掌控他們自己的生活。而增權則是人們獲得控制不同社會權力的過程。(Rubin & Rubin, 1992)

        增權是增加人可掌控他們的環境和可以得到自決的過程。乏權主要是由於社會上的標籤和歧視,將一些負面的價值放於一班社群身上,而令他們沒有權力。也可以看作是他們缺乏一些技巧、知識和資源,而影響他們的社會功能,以致得不到個人滿足。而這個過程是由社會工作者或其他助人的專業和其案主從事某些個人或社會活動,目的是減少案主由於被標籤而經驗到被歧視引致乏權。(Solomon & Barbara, 1976)

陳根錦和薛玉女(1994)從微觀及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增權(empowerment),它們認為「微觀層面是增強個人的應變及其他能力、技巧和知識,從而獲得有尊嚴、有效能、有自控的感覺。在宏觀方面是透過群體互相支持,和提升其改善生活處境的行動意識,使乏能人士匯聚成一股政治力量,爭取應有的權益,從而達到解放之目標。

        郭凯儀引用道爾及吉他斯的觀點去分析增權的定義,她認為他們的介定較全面,他們從個人、人際以及政治層面去分析:個人層面是指個人能提高自我形象,以及醒覺到自己有權;人際層面是與人交往時,覺得自己能掌握一些談判及決策技巧,能和他人建立平等的關係;政治層面是強調整個社會層面的資源再分配由一個群體轉移到另一個群體。(Dodd & Guitierrea, 1990)

        以上學者都對增權有不同的見解,但當中也可總結出相通之處。

首先,增權可被視為內化的結果,因為透過增權的過程,人可意識到自己掌控的權,或取得一些實質權利。例如一個更生人士用他的權利是向社區反映個人生活的基本需要,無論社區如何回應他,這名更生人士己經意識到自己有權利去表達需要;而若這名更生人士的行動已經可以影響社會的某些決策的,那麼他已獲得了實質的控制權利。

另一方面,增權可作為一個介入的目標。以上學者都有提及的,從個人層面和集體層面去達到目標。個人層面是沒有權力的社群能正面地去重新評價自我,從事任何事都更有效及有信心,例如對於一班更生人士,協助他們消除過往經歷帶給他們的不良影響,建立他們重新改過的正面自我形象,這有助他們自控及更了解自己的處境,以重新投入社會,過新生活;而集體層面是透過無權的社群參與社區活動,並聯系區內的資源,在政策上為這班無權者爭取應有的權利,維持社會公義,例如對於一班被邊緣代的更生人士來講,透過讓他們參與不同社區活動,首先,在不同的社區中心內參與不同活動的制定及決策,再選出代表,向外界反映更生人士投入社會面對的問題,需要政府在那方面更多的協助,以倡導政策上的改變,從而令更生人士更易融入社會,這是一個理想的層面。

        而以上所說的個人和集體層面的增權兩者間是有相互關係的,個人的自我形象之提高,會驅便無權者在集體層面的增權,若集體行動更可以提高無權者的形象。當更生人士個人的自信心得以提高,他們會進一步參與社區活動,例如集體決定去服務老人家,以提高這群體的自我形象,及改善別人對他們的看法,而令他們集體向政府提出需要時,受大眾和政府接納的程度也會提高。

 

2. 香港更生人士服務中的增權

      以上我們對增權的概念己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香港的更生人士服務中,究竟如何去為這一班弱勢社群增權呢?

個人層面增權

        現實的情況,目前很多更生人士很多背景都較差,無論是學歷、技能、人際關係等,自信心也較低,價值觀也會有偏差,因此個人層面的增權,以提高他們的自我形象和增強人際網絡,是更生人士服務介入的重要策略及目標。

        中途宿舍為一些更生人士提供過度性質的院舍康復服務,透過不同的活動,培養他們的自我照顧和社會適應能力,例如提供一些個人及小組輔導,改善他們心理障礙;興趣小組和康樂活動讓他們可身心健康;社交生活技巧和獨立生活技能訓練以加強個人能力等等。並且中途宿舍這種非住院化的的模式,將宿舍放在社區內為更生人士提供在社區照顧,以減低更生人士本身或外界人的標籤,同時加強他們不同的支援網絡,使更生人士從不同的方面去提升個人的能力和形象,人際關係也得以改善,有助他們順利融入社會,過正常和獨立的生活。這是在個人增權層面,中途宿舍提供相應的服務配套。

更生人士就業發展服務令更生人士重新建立工作習慣和培養良好工作態度。當中透過透過職業技能訓練、臨時工作安排和度身訂造的就業選配,例如竹園工藝所以庇護工場的形式,為更生人士提供臨時工作崗位,獨立和非牟利公司「明朗服務有限公司」為他們製造更多培訓和就業的機會,從工作中得到收入,更生人士對自己的認同也會提高,加強他們自信心,提升能力,以進一步協助他們從勞動市場中尋找就業機會。在就業發展方面的服務同樣利用增權手法,提升更新人士的自信及社交能力。 

 

社區(集體)層面增權

  近年香港善導會受到政府資助有期限的職業輔助計劃,分別是「深入就業援助計劃」和「殘疾人士在職培訓計劃」,以及社區精神健康連網服務,以助更生人士或精神病康復的更生人士就業。

        善導會更生人士康復服務幹事陳孚西指出,由於經相關服務者的倡導,社會福利處也在近兩年為善導會物色合適房舍,作為更生人士宿舍之用,以長時間輪候宿位的服務對象早日獲得臨時居所;了解到更生人士剛出獄之後而未有領取綜援前所遇到的經濟困難,善導會己向社署提出一項改善建議,一方面為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提供較充裕的短期經濟照顧,也同時鼓勵他們接受訓練,以達自力更生。

        以上都是一些政府政策上加強對更生人士服務,以及一些相關人士的倡導,以謀求在政策上的改變以助更生人士投入社會,這是在社區集體層面上為更生人士爭取權利,但在這過程中,都是一班專業人士意識到更生人士有這些方面的需要,而為他們爭取權利,而更生人士依然是較被動的,他們較少出來表達集體的需要而作出相應的行動,他們較少意識到自己掌控權,服務對象參與較少令到集體層面去充權依然不是很明顯。

        社區參與和社區教育方面,更生人士的服務中也鼓勵他們參與義工服務,以回饋社會,現時善導會竹園輔導處已有40多個更生人士義工,定期探訪老人家或為老人家清潔家居、修理家電等,還有一支剪髮隊幫醫院及老人家剪髮;在社區教育方面,也鼓勵更生人士向外界分享經歷。透過更生人士社區活動的參與,除了在個人增權層面提高更生人士自信心外,同樣讓更生人士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更重要的是聯系區內的資源,減輕外界人士對更生人士的歧視和偏見,提升他們的正面形象,促進彼此的了解,以加強社會的整合。

 

3. 香港文化對增權的影響

中國人「信命運」的思想和「重權威」性格成為增權的限制。更生人士和其家人,尤其是較大年紀,即使面對很多需要,但對於社會不公平對待或不平等的權力,甚至自己的親人犯錯等都會覺得是自己的命運,只會忍聲吞氣,因此在很多事件上也不會去爭取自己應有的服務和權利。「重權威」的性格令服務對象很順從專業人士的意見,有時別人叫做甚麼就做甚麼,希望別人可以指引自己的方向,不相信自我決定,若有這想性格的更生人士就很容易忽略個人可掌控個人生活的能力,也不會意識到個人的權利,要到參與更是很遙遠的事。

香港社會主張「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個人有問題的責任都在個人身上(blame the victims),反而社會的責任看得較輕。因此,更生人士所面對的問題,責任在自己身上,他們應該自己去解決問題。中國人相信「善惡到頭終有報」,更生人士有今天的生活困難,是他們之前犯錯的報應和帶來的惡果,不值得同情。這些文化,都令大眾對更生人士的接納程度降低,對更生人士的偏見和誤解加深,令到更生人士自我形象較低,即使改過後,在適應的過程面對困難,資源調配或政策倡導方面都面對阻力。

香港整體社會注重經濟效益、工作注重效率,近年還提倡自我增值,人要終生學習,在知識型經濟下,一班低能力和低學歷的更生人士,尤其是精神病康復的更生人士,受到了更大的衝擊,在就業市場上生存空間更少,即使不同的服務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在生活及與人相處中,處處碰釘,受人白眼,當努力得不到回報和接納時,他們的自我形象會再下降,更別說要參與社區活動,在政策上爭取權利。

 

4. 建議

提升更生人士個人技能,有助他們投入社會,然而只針對更生人士個人能力方面去充權是否足夠呢?雖然個人層面增權會驅使集體層面的增權,但若沒有關的人和服務去協助,更生人士即使意識到個人的權利及需要,但要將之附之行動,是十分困難,當中也要面對不同的阻力的。因此推出相關的服務鼓勵更生人士更多的參與是很重要的環節。例如現時政府政策都鼓勵並津貼機構或僱主聘請智障或傷殘人士,但就較少提供位給更生人士,工作員可協助更生人士參與向政府反映意見,以求政府津貼僱主聘請更生人士,以加強他們的公開就業。

社區教育對增權是很重要的。改變大眾對更生人士的看法,才有助個人方面的增權,以至進一步在社區層面去增權,雖然現時在學校或不同的社區中正在做著社區教育,但仍在這方面要加強。

 

 

 

. 總結

社區工作的基本信念包括兩點:一是互相關懷和互相照顧;二是市民參與。而這兩點和相信人有尊嚴和價值、相信人有自由和有自決能力等都相通的。(莫邦豪,1994)。社區照顧和增權背後的理念同樣是從人出法,前者透過不同社群間的關懷和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照顧去加強社會的整合;後者則具體透過市民的參與以讓他們意識自己有權再進一步爭取平等,以提倡公義社會。兩者的最終理想都是相通的。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針對更生人士被邊緣化的社會問題,和他們面對的不同需要,香港更生人士服務中的社區照顧和增權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為更生人士提供不同的社區照顧,以加強了他們各方面的支援網絡;在個人層面的增權增強了他們的能力和技巧,提升了他們的自我形象,在社區層面則可減輕社會的偏見,在政策上提出相應措施,提升他們社會地位,這都有助他們融入社區。  

可是,工作當中也面對一定的限制,影響著這兩種手法的進行,並且兩種手法是否可以滿足更生人士的需要?照現實情況來說,對服務的需求一定會有的,因此要做到完全滿足需求,是很理想化的,我們認為應該要問的是:「怎樣可以提高服務的質素,以盡量滿足服務對象的需要?」我們相信更生人士服務中的社區照顧和增權都仍有可進步的空間。

期望在將來,香港的更生人士服務可以更加完善,為一班肯重生的人融入社區,日後再回饋社會。

 

 

 

 

 

 

. 參考資料

1. Rubin, H.J. & Rubin, I. (1986). Community Organizing and Development, Columbus Merill Publishing Company.

2. Solomon, B. (1976). Black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s.

3. 陳麗雲、羅觀翠主編(1994)社區工作----社區照顧實踐》。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出版

4. 甘炳光、梁祖彬、陳麗雲等編(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香港社區工作教育工作者聯席會議

5. 莫邦豪(1994)《社區工作原理和實踐》。香港:集賢社

6. 莫泰基、郭凯儀和梁寶霖主編(1995)《香港社區工作反思與前瞻》。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7. 黃洪、李昺偉(1995/96)《增權的再思:邊緣社群與社區工作》。社聯社區發展資料彙編

8. 香港善導會1998-1999年報。香港善導會

9. 香港善導會1998-1999年報。香港善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