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權利面面觀

. 無證兒童入學事件

7. 兒童的聲音

雖然法例規定家長有權為未滿十八歲的兒童作決定﹐因為兒童不夠成熟自決﹐但這決定對兒童不好的﹐也應尊重父母為子女作的決定嗎?兒童的參與權利中也明確地列明兒童有權對對影響他/她的任何事項發表意見﹐在無證兒童入學事件中﹐究竟各方人仕及兒童的家長當中﹐有幾多聆聽過小朋友的聲音?

在偷渡來港的兒童當中﹐又有幾多是兒童願意來港的?或者他們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父母安排來港﹐願不願意也輪不到兒童表達自己的意見。

或許在很多報刊中有很多報導﹐很多無證童說因為在港可以入學很開心﹐他自己很喜歡上學﹐然而這些報導當中﹐有多少是兒童真正的心聲﹐會否是父母或某些人仕教導下的說法呢?

要兒童背負著無證兒童、並非香港合法居民的名義去上學﹐周圍同輩同學的壓力及看法﹐都會影響他們對自己的價值﹐這樣他們真的開心嗎?在香港短暫入學真的為了無證兒童好嗎?香港的教育制度和內地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在香港入學﹐英文程度可能跟不上﹐很多方面的不適應也會令他們不快樂。

個人移民來港的經驗以及做了五年義工所得的部分體會中﹐令我對來港的內地小朋友有這樣的體會。我本身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父母申請來港的﹐那時也不願意來港﹐只因未成年﹐一切事都由父母代為決定﹐他們也認為來港對我是好的﹐若不是政府派我依合法程序來港﹐相信我的父母也會想方設法要我來港;在我接觸的一些新移民小朋友中﹐也有一部分說在香港就學不開心﹐寧願回以前大陸學校上學﹐這些雖不能反映全部內地小朋友來港的心聲﹐但他們的聲音也不應被忽略。無證兒童及非法來港小朋友中﹐也必會有這樣的聲音。

兒童權利的精神著重體恤兒童的需要﹐聆聽他們的聲音﹐但社會上的人士及兒童的家長有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