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9 沙田九約棚戲

因要做中音史功課,特意留意近日劇團資訊,「新群英劇團」多位台柱在這個星期六演出《醉打金枝》棚戲,決意捧場。

 

沙田鄉事委員會為了慶祝十年一度之乙酉年太平清醮,在九約打齋作法,祈求福降民安。沙田九約在烕爾斯醫院旁。未到其地,先聞其聲。未到已感覺其熱鬧。從樹影中望見某處燈火粼粼,聲勢浩大。

 

棚戲是香港傳統文化,對它不抗拒,但不了解。之前在文化中心/大會堂看過幾次粵劇,覺得很有趣,到文化中心/大會堂觀看粵劇,心態是去看藝術表演,像聽音樂會一樣。

 

在棚內看戲卻有另一番滋味:一進門口,周圍有很多攤檔,像在開嘉年華會;更有一部份被列作供奉祖先(神主牌)和作道教法事之用,宗教氣味十分濃。

 

在晚上八時入場。以為要買票或添香油才可進入,誰知沒有人查票,直入棚內。竹棚很大、很有氣勢,那時已坐了近千人。台景很專業,覺得比剛看完的 Turandot 還要好。周圍氣氛很熱鬧,眾人有講有笑,還有人在觀眾席旁邊做買賣。坐了一會,見到一批批村民自出自入,有些更扶老攜幼、旁若無人地走近台前一睹大老倌的風采。發覺和大會堂演奏廳是完全兩個不同的生態,不禁失笑。之後覺得慚愧,既是不同生態,哪有失笑之理?

 

阮兆輝和尹飛燕的「新群英劇團」每個都是唱得做得之人,起碼沒有 Turandot「皇帝」那種白撞之徒。看罷三個場口,有點發現:

1.      鑼鼓聲真的很大,難怪余少華因此而得耳疾。

2.      初初見到尹飛燕的丫環唱的那段唱得很好,甚至好像有點芳腔。不知她芳名。

3.      阮兆輝和尹飛燕的交杯酒那段,他們「發水袖」的功力令人拍案叫絕。

4.      有兩三次尹飛燕的說白前奏 [3 5 2 3 | 1],都是略慢且帶有滑音,有點裝模作樣的效果,但很配合那個角色。

5.      阮兆輝的三個兄弟,令我們想起 Turandot Ping-Pang-Pong,都是很風趣、抵死、出位,但很壓台,對他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6.      阮兆輝在眾兄弟勸說要「振夫綱」之後灌醉他,他醉酒的功架一流。

7.      劇情做得很精細,像電視劇,每一場都把劇情交待得很清楚,就算不看「場刊」,都清楚劇情。觀看 opera 幾乎不可能。

8.      聽說夜場棚戲由七時多直到十一時半。四小時!真少一點功力都撐不住。

 

因第二天要早起,九時半便走了。那兒周圍還有很多做法事的小棚,很多道士在打齋做法事。臨走前看了一場法事。他們做法事時大聲誦出經文,聲音很像唱大戲。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能免費欣賞「新群英」的演出,且有機會見識棚戲真面目和太平清醮法事,不枉此行。

 

05102902.JPG
05102904.JPG
05102905.JPG
05102907.JPG
05102909.JPG
05102911.JPG
05102912.JPG
05102913.JPG
05102915.JPG
05102917.JPG
05102918.JPG
05102921.JPG
05102922.JPG
05102925.JPG
05102930.JPG
051029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