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興的誕生

 

歲月如花,轉眼間張振興伉儷書院巳成立了二十五年。回想創校那年(一九七一),首批學生只有一百六十人,教職員連同兩位工友亦只得十人。那年九月開課時,校舍仍未完成,我們要借用位於灣仔的聖約瑟小學頂樓的四個課室上課,活動空間很少,上體育課也只限於在天台上做柔軟體操或一些簡單的遊戲而矣。雖是如此,對那時的不足、艱難、不便等等,同學們不但沒有半句怨言,反而很快地便知道要建立這一個「小家庭」的話,每個人都要盡一份力;「要自律,要自愛」就是當時的口號。當年師生們上下一心,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小家庭」好好的建立起來。
一九七二年六月中甸,位於現址的校舍終於可以入伙了。那時學年還有三數星期便完結,即時遷校會造成若干騷擾,但同學及教師們都急不及待,要求校長早些遷往新校去。那時校監兼校長白蘭登修士明白大家的心清,很快便決定把這「小家庭」帶返新居去。
進入新校舍時的那種喜悅真是筆墨不能形容。同學們都嚷著:「終於有自己的操場了,終於有自己的食堂了,終於有自己的......」。興奮的心情要好一段時間才平復下來。
那時的校舍真是新得很:水泥味還未散去,很多設備仍未安裝妥當,外牆上連校名也沒有,祥民道只是一條崎嶇不平的泥路,路口近明德小學處還露出了幾個東歪西倒的墓碑石呢!現時的柴灣公園在當時只是一個避風塘和浮滿了大量木材的內海灣。除了「第一段」的石屋外(當時的安置區),學校周圍就是荒蕪地帶,人跡罕見,當時來到張振興伉儷書院時,真是有一種「拓荒」的感覺。(我們的校刊名為「拓荒」就是這個原因。)
要建設這個小家庭,真是前路崎嶇,荊棘滿途,但大家都沒有卻步,反而更加明白到我們的使命,就是要更努力去建設學校。
學校成立後的第二年,學生巳增加至三百多人,教師亦達十二名。新來的教師很快便融入了這小家庭之中,他們都深深感受到那在過去短短一年間便形成的校風:親切、活潑、勤奮、齊心、力行。在這氣氛下,教師們都努力工作,每個同學都勤力學習。很快,校名在二樓的外牆上出現了,那是老師親手製造和裝嵌上去的;食物部裡有了多塊告示板,都是同學們親手製造及掛上去的;操場上出現了籃球場的白色界線,是同學於課餘時間親手髹上去的;禮堂內有羽毛球場了,也是同學設計的。學校開始有隊伍加入校際賽了,很多興趣小組也組織起來......。學校就像一棵剛冒出泥土的小樹,準備萌芽開花。
這年,教師也組成了校內的教師會,不是要去爭取什麼教師福利,而是為了團結同事,組織一些康樂活動,藉此促進彼此間的合作和提高士氣及以改善學校為最終目的。
第三年,巳有十二班的學生,共約五百人,教師約廿名。有幾位同事因繼續升學而離開,教師隊伍遂多了很多新人,但並夫因此而失去了「傳統」。「小家庭」的互信、互愛、齊心、同舟同濟的精神仍然與日俱增。
就是這樣,張振興伉儷書院由零開始,發展到現時的規模。現在學校共有學生一千多人,教職員五十九人,工友十四人。其中不少員工在此工作超逾廿年,有些更在離開本校之後再重返這小家庭,他們全都有「這才是我家」的感覺。
歷屆畢業同學很多都不時回來母校探訪,老師每年接獲的聖誕、賀年咭更多不勝數,舊生贊助的獎學金亦有多個,學校正門外的花圃也是一位熱心校友捐贈並定時親手修剪及施肥的。凡此種種,都可見到學生對學校的深厚感情,而作為教師的,這些關?、問候就是最大的鼓勵和回報。
這廿五年間,雖然經歷了不少的人事變遷,可喜的是,我們優秀的傳統仍能繼續保留下來,陸續加入我們隊伍的「新人」均感受到一股和諧融洽的氣氛,得以愉快勤奮地工作。更難得的是,舊人都不會墨守成規,蹈常襲故,他們都自強不息、勇於改進,使學校永遠追上時代的步伐,為莘莘學子堤供多元化的教育,使他們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皆能得到均衡發展。
本校在九四年度參加了「學校管理新措施」,為學校日後發展開拓了一個新里程。我們將會陸續邀請家長及校友參與校政,希望藉著他們的意見,使學校發展得更完善。
廿五年的歲月可能給人帶來滄桑和衰老,但它帶給張振興伉儷書院的成長和進步。我們的學校正是活力充沛、前途無限。各位小家庭的兄弟姊妹們,我們面對的將是漫漫長路,讓我們挺起胸膛,以齊心、同步、展繽紛的信念互勉,朝著理想邁進!

<節錄自張振興廿五周年校慶紀念特冊-古建華副校長寫於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的齊心同步>

1971 --- 張振興先生主持本校校舍奠基儀式

1972 --- 位於柴灣祥民道的校舍終於建成

1976 --- 老師大合照 (按此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