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


生平簡介

  梁遇春(1906∼1932/6/25),福建閩侯,字馭聰,筆名秋心。

  早年生平不詳。

  1922年剛由福建第一中學畢業,秋考入北大預科乙部英文部。

  1924年進入北京大學英文系學習。

  1926年11月,完成處作〈講演〉,發表於同月的《語絲》週刊108期,署名馭聰。

  1928年秋畢業後,9月到上海暨南大學任外國語文學系助教,講授英國散文。至1930年2月止。

  1930年2月回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及教課。

  1932年6月25日因染急性猩紅熱,猝然去世。


著作書目

  文學活動始於大學學習期間,主要是翻譯西方文學作品和寫作散文。1926年 開始陸續在《語絲》、《奔流》、《駱駝草》、《現代文學》、《新月》、《青年界》等刊物上發表散文,後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北新書局,1930/3)和《淚與笑》(上海開明,1934/6)。

  散文是承繼了英國散文的風格,一種絮絮之語。在他的散文裡他以從容不迫的著墨,為我們娓娓道來人生的矛盾、痛苦和消逝,讓我細味人生的甘醇。

  思果是梁遇春之後,把蘭姆散文筆法移植到中文寫作中,比較成功的一位。

  譯作:

  英國小品散文選(開明書店,1928)

  近代論壇 英國狄更生著(春潮書局,1929)

  戀愛與婚姻 靄理斯著(春潮書局,1929)

  小文品選 (北新書局,1930)

  英國詩歌選 (北新書局,1930)

  蕩婦自傳 英國狄福著(北新書局,1931)

  吉姆爺 (小說)波蘭康拉德著(商務,1934)

  小冊子(北新書局,1931):《幽會》(高爾斯華綏)、《三個陌生人》(哈代)、《詩人的手提包》(吉辛)、《老太婆們的故事》(柏奈特)、《我們的鄉村》(密特福特)、《老保姆的故事》(葛斯蓋爾夫人)、《厄斯忒哀史》(懷特)、《青春》(康拉德)、《紅花》(小說)(俄國迦爾洵)、《草原上》(小說)(高爾基)、《草堂散筆》(懷特)、《一個自由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