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索羅斯王陵墓

  毛索羅斯陵墓(The 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坐落於小亞細亞西南部哈利卡納素斯(今土耳其)市中心的大廣場。埋於陵墓內的人,是公元前四世紀中葉波斯帝國屬地卡里亞的總督毛索羅斯(Mausoleum)。關於毛索羅斯王,人們對他的了解,僅止於他精力充沛,喜好戰爭,曾經征服羅德斯島,短短時間就成為邦國的領主。

    傳說這座毛索羅斯陵墓是毛索羅斯王的遺孀卡里亞的阿爾特米亞二世女王(約公元前353-350)為了憑弔其夫在天之靈在公元前350年前後建造,可惜她亦無法親眼目睹這座陵墓的完工,在毛索羅斯王去世後一年,她亦隨之過世,但陵墓依然繼續建造直至完成。公元前352年毛索羅斯王下葬當天,在階梯上宰殺一頭綿羊,割斷五頭公牛腿筋,屠宰後血沿著階往下流,流向前所未有的壯觀陵墓。

    陵墓共分四層基壇為六階,以希臘運來的白色大理石建造,底部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45米(140呎),其中建築物被20米墩座牆圍住,四周放著騎在背上的戰士雕像,墩座上方,排列著36根高12米以愛奧尼柱式建造的金白色大理石圓柱圓柱間以男神和女神的立像裝飾,圓柱的上方放著台輪;上方是極其傾斜高7米的金字塔,塔頂以鍍金的青銅駟馬二輪戰車裝飾;而墓內矗立著毛索羅斯王和阿爾特米亞女王的大理石雕像。據說所有雕塑均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伯亞克西斯(Bryaxis)、李奧查理斯(Leochares)、史卡帕斯(Scopas)和提莫西亞斯(Timotheus)分別負責陵墓的一邊。古代作家常說毛索羅斯王陵墓,像銀白雲團高懸城市上空。

    毛索羅斯王陵墓與阿提密神殿不同,建造歷史高達一千五百年以上,仍舊傲然屹立。直至15世紀初,十字軍認為哈利卡納素斯是一個重要戰略位置,決定建造巨大的聖彼德要塞,而建造要塞的材料就是陵墓的石材;他們將所有陵墓內外裝飾嵌入要塞的城牆內,令整個陵墓幾乎不留痕跡。1859年,英國考古學家查理士.牛頓爵士對著名的毛索羅斯王陵墓展開發掘,並將倖存的石獅雕像、圓柱及人像的碎片存放在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特別室內。繁榮的哈利卡納素斯城,現在不過是一個寂寞的小漁村而已,人們己經不能指出那座美麗毛索羅斯王陵墓的所在地,甚至沒有人知道曾經有這麼一座宏偉的建築物矗立於此。雖然市內中央廣場的遺跡依然存在,卻沒有任何痕跡確認此地曾有陵墓,有的只是四處雜生的野草罷了!

    這座陵墓是非常有名的古建築,人們都競相模仿;但仿造者卻無法告訴你當初陵墓為何有名?按照希臘標準,陵墓並非大建築,甚至也不是特別精美,甚至在希臘審美觀下,是一座相當醜陋的建築物。但為何成為奇觀?答案必須在希臘古文記載中尋找,記得毛索羅斯那段銘文嗎?我是毛索羅斯.卡里亞王,我躺在博德魯姆墳塚下,裝飾著獨一無二的人與馬大理石雕像。其聞名之處是它的雕刻;存放在大英博物館的毛索羅斯陵墓遺跡中,有世界上古老希臘像的雕刻碎片,是栩栩如生的真實人像,既高貴壯實、又偉大;這是第一次活生生的男女雕像,而不是天神站在閃閃發光的大理石柱上;彷彿建造者在告訴訪客,這些人就是你。這就是陵墓成為奇觀的原因,讓神奇都會市民昂首闊步而行。而‘Mausoleum’一詞更被現代人解作陵墓之意。

   

   


Back To Map Back To My Arts Back To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