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科技 - 造紙

造紙術

    我們的日常生活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紙,在人類濫用自然資源、地球面臨生態危機的今天,以科學技術歷史文化的角度回顧紙的發展,從無到有、從簡單製作到技術成熟、從歷朝宮廷奢侈品到現代日常生活用品,我們看到的不單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過去,更有意義的是,還可以從中反思現代人對待紙和自然資源的態度。《造紙術》專題以輕鬆、有趣的手法帶你超越歷史時空,從全方位的角度瞭解造紙術的發展歷程。

紙張的發明

    很多人以為紙在東漢時代才出現,西漢時期是沒有紙的。事實上,世界上最早的紙─放馬灘紙在西漢初期就已經出現,這是有文獻和出土實物証明的。其實西漢造紙說早在唐宋時代已有文人提出,如唐代書畫鑑賞家張懷瓘的《書斷》和宋代陳槱的《負暄野錄》都認為西漢時期就已經造紙,只不過當時並沒有實物出土。1933年,世界上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終於在新疆羅布淖爾漢代烽燧亭遺址出土了,這就是羅布淖爾紙。這片紙雖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紙,但它是中國第一次出土古紙的實物,更重要者,它的出土証明西漢時期已經造紙了。據考古學家黃文弼研究,同時出土的木簡年份為黃龍元年(西元前49),黃龍是漢宣帝的年號,因而斷定它是西漢時期的麻紙。此後,中國陸續出土許多西漢時期的紙,最早的古紙是漢文帝、景帝時期,從而証明西漢時代就已經出現紙了。

    30至90年代在中國陸續出土的西漢古紙已經証明,紙並非東漢時期的宦官蔡倫發明的,蔡倫只是在造紙技術上和原料使用上進行革新。那麼,紙是誰人發明呢?現時還不能確定,但我們可以肯定蔡倫是造紙術的革新者。

  不說不知,蔡倫革新造紙原料和技術的目的除了因為竹木簡不方便之外,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迎合統治者,即和帝時的鄧皇后。史書記載,蔡倫於和帝元興元年(西元105)把改造過的紙獻給和帝,和帝當時已患重病,所以,他要奉獻的對像其實是鄧皇后。鄧皇后自幼知書識禮,喜歡讀書,尤鍾愛紙墨。永元十四年(西元102)繼立為皇后即下令除紙墨以外,一律禁絕奢侈貢品。蔡倫當時擔任監製宮中在日常生活用品的尚方令,知道鄧皇后喜歡紙墨,自然有目的地改良當時紙張的品質。再者,鄧皇后於殤帝及安帝時臨朝稱制,需要經常批閱奏章、寫詔書等,當時朝廷公文仍以笨重的竹木簡書寫,皇后批閱自然不便。蔡倫改善紙的原料,不但輕便易用,而且可以以低成本作大量生產,皇后更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而輕鬆地閱讀公文。因此,鄧皇后可以說是間接推動了蔡倫革新造紙原料和技術。另外,東漢末還有一個山東東萊的造紙專家左伯,史書記載,由他製作的左伯紙在當時已為人所稱道。

造紙的過程

    洗料→切料→洗料→燒製草木灰→材料加草木灰一起蒸煮→搗料→打槽→抄造→曬紙

古代保存紙張的方法

    古代造紙技術雖然先進,然而,紙張始終是以自然界的植物為原料,雖然經過人工化學處理,但植物吸引蟲類的生態定律仍然沒變。古人於是研究防止紙張被蟲蛀、防潮和防洇的方法。

防蟲

    魏晉六朝流行一種經過加工的黃色紙,稱為染潢紙,用來加工的染料具有防蟲的功能。這種加工技術繼承自東漢的染紙技術,稱為染潢,敦煌石室就大量出土了這類黃紙經卷。染潢紙外觀呈淡黃或黃色,用舌頭試試會有苦味,用鼻子嗅一嗅會有一種特殊香氣。這是因為染潢所用的染料是黃柏(古稱黃蘗)的乾皮,因其呈黃色,味苦,氣微香,所以加工染紙就帶有這種特性。黃柏皮內含生物鹼,主要成份為小柏鹼,這是古代的殺蟲防蛀劑。古法把黃柏皮曬乾,並碾成細粉,以其水溶液染紙,從而造成黃色的並帶有防蟲防蛀功能的紙張;宋代則用椒實汁染紙殺蟲;明清時代廣州一帶則常用萬年紅紙附於書刊的首尾頁,這樣既可防蟲蛀,也可延長古紙的壽命。

防潮

    隋唐時代,造紙加工技術更精湛,為了增加紙張的防水性,於是就有蠟質塗布的加工技術,它可能受南北朝時代的油紙加工技術的啟發。據宋人張世南《宦遊紀聞》記載,唐代硬黃紙的加工方法,首先用黃柏皮染成黃色,再在紙上塗以黃蠟,因而紙質厚重光亮,可以保存一千年,難怪硬黃紙在唐代就已經是一種名貴紙。蠟質塗布紙在歐洲直到1866年才出現,比中國遲一千多年!

防洇

    施膠技術是古代紙張防洇的加工方法,初時用來堵塞纖維間的孔隙,增加紙張對液體透過性的阻抗能力,防止墨汁和顏料洇開。施膠技術在魏晉南北朝就已經出現,最初的施膠劑是澱粉糊,雖有良好的受墨性,但缺點是紙張存放一段時間後容易龜裂,甚至有些小片隆起紙面,破壞了墨跡。於是在書畫名家輩出的唐宋就改用動物膠植物膠作施膠劑,最常用的是明膠(gelatin),由動物的皮、骨、韌帶、腱等加入沸水中一起煮而得到一種含有各種氨基酸的朊,製膠後塗於紙面或加入紙漿中直接撈紙。唐代皇帝的詔書、敕令都用這種經過施膠的防洇紙。在歐洲直到1337年才開始用動物膠作紙的施膠劑,比中國晚六百多年。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