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求

流求國,或稱「流求」,係中國代史家魏征和令狐德等在《隋書·流求國》和《隋書·陳稜傳》中所提到的一個在東方海上的島國。根據該史料的記載,在公元7世紀初(大業年間),煬帝派遣二名武將數次到達流求國征討流求住民並把數千名不馴服的男女捕回中國。有學者相信這個流求國應該就是今天的台灣,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應該是今天的琉球群島,此外也有學者認為當時代的琉球應該是泛指琉球群島、台灣等中國大陸東方海中的一連島嶼

《隋書》上的記載
煬帝(569年-618年),即楊廣,是代的第二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煬帝為人好大喜功,對外極為積極,北修長城,服突厥,討吐谷渾。對南則於605年討平林邑,後派長駿等使赤土國,於610年譴陳稜、張鎮州征破流求,又東伐高句麗,對外經營頗為積極。然而代卻也因他的橫徵暴斂、民不聊生,而在他上臺14年以後就滅亡了。

煬帝征討流求一事,詳見於《隋書》卷81〈東夷列傳〉46〈流求國傳〉、以及同書卷64〈列傳〉29〈陳稜傳〉。其大致經過如下:

大業元年,海師何蠻等,每春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希,似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千里。三年,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因到流求國。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流求不從,寬取其布甲而還。時倭國使來朝,見之曰:「此夷邪久國人所用也。」帝遣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浮海擊之。至高華嶼,又東行二日至鼊嶼,又一日便至流求。初,稜將南方諸國人軍,有崑崙人頗解其語,遣人慰諭之,流求不從,拒逆官軍。稜擊走之,進至其都,頻戰皆敗,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自爾遂絕。

大業三年,陳棱[sic]拜武賁郎將;後三歲,與朝清大夫張鎮州發東陽兵萬餘人,自義安泛海,擊流求國,月餘而至。流求人初見船艦,以為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

簡單來講,煬帝總共征討過流求三次。第一次是607年,因為語言不通,所以只「掠一人而返」。次年,再令朱寬第二次進擊,但也僅「寬取其布甲而還」。第三次則是在610年,由陳稜和張鎮州領軍,是一次相當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虜其男女數千人」而返。

幾種既存的解釋
《隋書》所記載的流求,其所指究竟為今天的台灣,或者是琉球,或者甚至是其他的地方,一直是台灣史學界長久以來爭論的問題。持不同意見的人,「聚訟紛紜,各持己見,至今仍時有爭論」。史明(1980,26)總結台灣、中國、日本、和西歐眾多學者對於流求的各種不同解釋,認為結果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不同的說法:

(1). 流求是指今日的台灣;
(2). 流求是指今日的琉球群島;
(3). 當時所謂流求泛指琉球群島、台灣等中國大陸東方海中的一連串島嶼。
如果以第一說和第二說做比較的話,《隋書》上所記載之流求人的習俗,似乎是與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比較接近。「《隋書·流求國》關於台灣番族的人物、姓氏、政治組織、居處建築、戰陣攻鬥、武器用具、男女服飾、性情相貌、風俗習慣、文化禮儀、賦稅刑罰、起居飲食、宴會歌舞、婚喪嫁娶、樹木鳥獸、墾殖農作、宗教信仰…能有長約千字的描寫敘述,均與實際的情況相附」(中國台灣網 2001)。

「流求」這個在隋代所使用的名稱,一直到宋代還被繼續使用,然後再到元代也仍然存在這個名稱,只是改寫為「琉求」或「瑠求」(史明 1980,26-7)。然而,在中國史書的記載上,卻有相當多的著作不同意這種將「流求」視為是台灣的見解。其中有的認為隋代的這個「流求」是現在的琉球,並不是台灣,支持第一種說法的著作,以刊行於1737年的清朝官方史書《福建通志》(郝玉麟監修;謝道承等編纂)為代表(轉引自彭明敏、黃昭堂 1995,29-30)。

此外,也有更多的著作,雖然並未宣稱隋代的這個「流求」是現在的琉球,但是卻對「將隋代流求視為台灣」的這種見解,抱持著相當不以為然的態度。清代朱景英所著的《海東札記》(見朱景英 1958,1)、以及清代林豪所著的《澎湖廳誌》(見林豪 1963 第一冊,53),都對這種見解提出相當程度的質疑。在陳衍(1856年-1938年)所著的《臺灣通紀》中,他這樣描述:「隋大業中,虎賁將陳稜一至澎湖,東向望洋而返」(見陳衍 1961,51)。就這段文字來看,陳稜雖然抵達了澎湖,但是並未再繼續前進而立刻折返。也就是說,他根本未曾遠征過台灣。此外,清代的陸應陽於1686年所著的《廣興記》〈琉求傳〉中,也有以下這段文字:

國王有三,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漢魏以來不通中華。隋大業時,遣羽騎朱寬,訪求異俗,始至其國,言語不通,掠一人以還。歷唐宋共未朝貢。至明洪武初,三王皆遣使朝貢,後止。中山王來朝,而許王子及陪臣子來遊大學,蓋山南山北二王相併。‥ ‥澎湖近福州郡界,天氣晴朗時,望之隱然在煙霧之中‥ ‥。(引自史明 1980,27)
陸應陽的這段話基本上語焉不詳,其所描述的有三個國王的這個「流求」,則顯然並不是現今的台灣。從以上的這些證據來看,我們可能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可以宣稱隋代的流求國到底指的是現今的那一個地方。彭明敏和黃昭堂(1995,29)認為,「以流求(琉求)指現在的琉球而非指台灣,是從明末開始的」。一直要到那個時期以後,中國大陸的漢人才對琉球群島和台灣的區別,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也開始把現在的琉球稱為「大琉求」,而台灣北部則被叫做是「小琉求」(史明 1980,30)。因此,史明(1980,27-8)認為隋代的「流求」不能說只是指台灣島,而應該採取第三說,即認為「流求」乃是包括現今琉球群島和台灣兩地的總稱,比較恰當。

這種對「流求等同於台灣」之說法的質疑,也可以在不少當今學者的著作中找到,比如說幣原坦(1938)、郭弘斌(2003)、康才媛(2001)、賴福順(2000)、以及張士丞(1971)等。

即西元605年。
即西元607年。
楊麗祝該文收錄有完整的〈流求國傳〉,可以參考。
該引文將「陳稜」誤寫為「陳棱」。
即大業六年,西元610年。

琉球國

琉球國,最初是指歷史上在琉球群島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的對外統稱,後來指統一的琉球國(1429年-1879年)。

琉球國的地理位置在中國和日本之間,曾經向中國的明、清兩代和日本的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琉球國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609年,薩摩藩入侵併在一個時期內控制琉球國北部,此時的琉球國仍然對中國朝貢。1879年3月30日被日本滅亡且被併入日本,大部分國土被置為沖繩縣,北部諸島被併入鹿兒島縣。

琉球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梁」。

地理
琉球國位於散佈在臺灣島東北和九州島西南之間的琉球群島上,包括琉球群島中的先島諸島、沖繩諸島和奄美諸島,總面積大約為3500平方公里,西側是中國東海,東側是太平洋。最大的島嶼是沖繩諸島中的沖繩島(即大琉球島),面積約1210平方公里。1609年(明神宗萬曆37年,日本慶長14年)日本薩摩藩入侵之後,琉球國被迫把北方的大島、鬼界、度姑、永良部、由論五島讓給薩摩藩管理。北方領土開始形式共管,日本佔領的獨特局面。

琉球國的都城為首里,在今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東郊。歷代琉球國王及王族居住和處理政務的首里城和其他琉球文化遺跡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琉球早期的歷史無考。按照有關琉球的記載,至遲在12世紀,該群島的居民已經從原始社會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會時代,稱按司時代。12世紀琉球開始出現了國家,史稱三山時代,到15世紀被統一為琉球王國。19世紀被併入日本。

琉球國自古以來與中國、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保持緊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貿易。

三山時代
12世紀,琉球出現山南、中山、山北三國,分別位於琉球大島(沖繩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這個時期稱為「三山時代」。 三國中,以中山最強,山北最弱。

根據《中山世譜》以及《明實錄》和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山南王國以大里按司為中心,包括大里、佐敷、知念、玉城、具志頭、東風平、島尻大里、喜屋武、摩文仁、真壁、兼城、豐見,大致疆域相當於今日沖繩島南端國場川—與那原一線以南的地域。中山王國以首里按司為中心,包括浦添、首里、那覇、北谷、讀谷、越來、中城、勝連、具志川各城,大致疆域為南至國場川—與那原一線,北至仲泊地峽。山北王國以今歸仁按司為中心,包括今歸仁、羽地、名護、國頭、金武、伊江、伊平屋(伊是名)等城,大致疆域為沖繩島仲泊地峽以北的部分,以及附近的伊江島和伊平屋島。

三王國時代,山南、中山、山北三國的勢力主要集中在琉球大島(沖繩島)本部,並未發展到北方的奄美諸島和南方的先島諸島。在三王國出現之前,外島按司與琉球本島各按司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根據帶有神話色彩的《中山世鑒》記載,中山王先祖英祖在位時(相當於中國南宋的景定、咸淳時期),奄美、久米、慶良間等外島「來朝入貢」,但這一朝貢關係只是按司之間的結盟關係,而且到第四代王玉城王時期,隨着琉球本島進入三山時代,便已衰落了。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楊載向琉球三國發佈詔諭,中山國國王察度派弟泰期出使明朝,第二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繼向明朝進貢。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國開始向明政府朝貢,成為明王朝的藩屬國。為獲得打造大型船隻的技術,以避免使者船隻受到海浪危害,1392年,琉球接受了朱元璋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

琉球王國時代
第一尚氏王朝
1350年(元朝至正10年),浦添按司察度取代英祖第六代世子,被推舉為中山王。1406年,察度王世子武寧被佐敷按司巴志推翻,巴志自立為中山王。1416年巴志征服山北。1429年巴志又征服山南,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以首里城成為王城。1430年(宣德五年)明宣宗賜琉球王姓為尚氏,史稱「第一尚氏王朝」。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第七代國王尚德相繼征服了喜界、慶良間、久米等島的按司勢力。

大約1400年—1550年期間,琉球王國進入黃金時代,商業高度發達,與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貿易。 15世紀—16世紀,大量倭寇海盜騷擾琉球群島。琉球國蒙受巨大損失,海上貿易受到阻礙。

第二尚氏王朝
1469年(明憲宗成化5年、日本應仁3年),琉球發生內亂,尚德王被殺,第一尚氏王朝滅亡。1470年宮中的御鎖側官(管理財務的宮廷官員)金圓被群臣推舉為君,並於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報告「父喪」,1472年明朝使臣冊封金圓(已改名為尚圓)為王,史稱「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二代國王尚真王統治時期(1478年-1525年)為琉球的黃金時期,先後征服了八重山、與那國等島。至1522年(明朝嘉靖元年、日本大永2年)尚真王平定與那國島「鬼虎之亂」後,琉球王國終於將勢力擴張到整個琉球列島,確定了北起喜界島、奄美大島,南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疆界,即琉球史書中所稱「三省並三十六島」。

尚真王確立了琉球的官員品秩、朝儀制度、神官制度、賦稅制度、行政劃分,擴建了首里城,廢除了殉葬習俗,召各按司赴首里居住,禁止私人擁有兵器,確立了琉球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此後琉球進入穩定發展的時期。

薩摩藩入侵
日本的德川家康繼承豐臣秀吉對外擴張的政策,派鄰近琉球王國的鹿兒島薩摩藩藩主島津家久入侵琉球。 1609年(明神宗萬曆37年、日本慶長14年)夏曆3月4日,島津家久率兵三千人、船一百余只,自九州島山川港出發入侵琉球,4月1日在琉球大島登陸,4月5日佔領首里城。5月17日,薩軍俘虜琉球王尚寧和王子官員一百余人撤兵回國。薩摩藩聲稱入侵琉球國的原因,是因為該藩藉口琉球沒有負擔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時的兵費,而是由薩摩藩代為墊付,但琉球「不予償還」。實際原因當是為了奪占中琉之間的貿易利益,並用入侵琉球的收益來彌補薩摩藩入侵朝鮮和參加日本國內戰爭(關原之戰)的軍費開支。

據琉球國史《球陽》記載:日軍入侵琉球後,薩摩藩派遣日本官員,測量分配田地,劃清國界,制定賦稅,要挾琉球薩摩納貢,琉球政府還要被迫授予薩摩所派人員官品職位。尚寧王之後,尚豐王十一年(1632年),琉球在被薩摩所占島嶼建立館舍,兩國同時派官員管理來往貿易和收稅。至此被迫和日本建立了官方正式關係。但由於薩摩藩向琉球派遣官員長駐琉球是為了監視琉球的舉動,及至尚貞王在位二十五年(1693年),琉球「創定姑米、馬齒兩島,遣大和橫目職兩員,看守貢船往來」。 同時,薩摩藩強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島。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請求冊封。清順治帝封尚質王為琉球王,琉球成為清王朝的藩屬。期間海上貿易漸入衰敗。

1847年(清宣宗道光27年;日本弘化4年),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繼位。1853年5月,美國海軍准將佩里(Matthew C. Perry)的艦隊第一次到達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神奈川條約》的簽訂過程中要求日本開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個遙遠的國家,日方無權決定其港口開放權。 1854年7月11日,佩里與琉球國政府以中、英兩種文字簽訂開放那霸港口的條約。 琉球海上貿易受到衝擊。

覆亡
日本廢藩立縣
1871年11月30日(清穆宗同治10年、日本明治4年),琉球宮古島民的兩艘進貢船(實際上是以進貢為名的商船),離開那霸港駛往中國。不幸中途遇暴風,漂流海上,一艘幸還,另一艘漂到臺灣西南海岸排灣族牡丹社的八遙灣(今屏東縣牡丹鄉境內)。該船共有船員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陸。登陸的船員中,54名被排灣族原住民殺死,12名逃出,在鳳山縣(今高雄縣鳳山市)受到清政府保護。

同年12月11日,又有琉球八重山島民的兩艘進貢船離開那霸港開往中國,中途遇暴風,漂流海上。一艘下落不明,另一艘於12月28日漂到臺灣,45名船員同樣受到鳳山縣政府保護。1872年2月,前後兩批琉球難民57人,由當局送到福州的琉球館,7月平安回到那霸。同年4月,日本小田縣民4人,也遇難漂到臺灣,被臺灣原住民殺害。日人大嘩,要求懲治清朝和琉球,稱為牡丹社事件。

1872年,日本宣佈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不承認中國自1372年起對琉球的宗主國地位,宣佈廢除琉球國,設置琉球藩,冊封琉球國王尚泰為藩王,正式侵佔琉球。清政府在與日交涉中立場不穩,並拖延與日簽定有關解決琉球問題的條約。

1875年7月24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內務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強迫琉球國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貢禮儀,斷絕與清朝的外交關係。 松田道之帶來的日本政府的命令包括:

使用日本年號,廢止琉球對清朝朝貢和慶賀清帝即位而派遣使者的慣例,同時也廢除琉球國王更迭之際接受清朝冊封的慣例,以及琉球今後與清朝的交涉概由日本外務省管轄處分,撤銷在福州的琉球館,貿易業務由日本領事館管轄等。日本政府還命令琉球「藩王」入朝,研究政治釐革及興建之法。
強行將琉球納入日本版圖,強迫琉球和中國斷絕關係。
日本政府派遣松田道之到琉球,是因為此時明治政府已經將琉球劃歸內務府管理。1875年的這份命令,直接背景是大久保利通向明治政府提出的關於琉球的建議。1874年在北京簽訂完《北京專條》的大久保利通,回日本後便向明治政府提出「今通過與清國之談判,彼承認我征藩地為義舉,並出銀兩撫恤受害難民,雖似足以表明琉球屬於我國版圖之實跡,但仍難說兩國分界業已判然」,為將來計,期望明治政府藉機斷絕琉球「與中國之關係,在那霸設置鎮台分營」。

琉球國被迫終止與清朝的外交關係。1876年,記載琉球國歷史的《中山世譜》、《球陽》的編撰也被迫停止。

1879年3月30日(清德宗光緒5年;日本明治12年),日本將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和他的兒子尚典流放到東京,置琉球為沖繩縣。琉球國滅亡。4月4日,日本在全國範圍宣佈設立沖繩縣。

清政府的交涉
當時清政府在西北,東北被俄國侵略,所以無暇顧及琉球問題。駐日公使建議:放棄琉球則傷害了琉球的感情,不放棄琉球則惹怒日本,多樹一敵,不如拖延擱置問題。清政府採取了這個建議。

1879年3月30日,日本在首里城向琉球王代理今歸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權並悍然宣佈「廢琉置縣」,即是將日前改藩的琉球國改制為沖繩縣,至此,琉球國正式滅亡。

1879年6月12日,美國前總統尤利西斯·格蘭特及其隨員揚格(J. R. Young)和美國駐華副領事畢德格(W. N. Pethick)在天津會晤中國政府代表李鴻章,李鴻章要求他就琉球問題進行調停。格蘭特慷慨答應。在他的調停下,日本與中國就琉球問題展開磋商,日本方面提出讓琉球國王在南山復國,清朝諮詢琉球國王意見。國王說:南山土地貧瘠,無法生存。清政府拒絕了這個建議。

1880年4月4日,李鴻章會見日本政府代表竹添進一,並出示了琉球三分方案,也即包括琉球本島在內的中部各島歸還琉球,恢復琉球王國,將宮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島劃歸中國,將包括奄美大島在內的五島劃歸日本。李鴻章稱,這是何如璋訪問美國駐日公使平安時,由平安秘密出示的,是平安與格蘭特協商決定的。7月30日(六月二十四日),恭親王等在奏摺中也談到:「臣等接何如璋報晤美國駐日使臣平安稱:格蘭特擬一辦法,球地本分三島,議將北島歸日本,中島還琉球,南島歸中國,似此事了,亦兩國有光。又稱格蘭特將大局說定,然後回國云云。」

由於清政府和日本政府對所有建議和交涉未能達成一致。琉球被日本佔領已經成為事實,清朝最終未在與日本的談判條約上簽字,琉球問題被長期擱置。琉球國最終滅亡。

政治
琉球的政治架構分為國王及王族、國相、寨社三個層次。

國王之下為王族,分有王妃、世子、郡主、附賓(駙馬的低一級稱謂)、攝政(國王去世、而世子還沒有得到古代中國中央政府的正式任命時代行國政)五種官稱。

國相是一國的行政首腦,國相由國王任命。在琉球的歷史當中,有很多從中國遷過去的人擔任過這個職位。國相統轄的官員除了各個島嶼的「寨社」的長官和酋長外,還管轄國家機構中的官職,包括出使中國的「朝貢使」、「大夫官」、「長史官」和充當翻譯的「譯官」、負責海事的「通事」、「總管」,對內的「紫巾官」、「法司」、「司貢」之類的官員。需要注意的是,「長史」和「長史官」並不一樣,長史和國相是國家的高級官員,而長史官是具體負責某某工作的官員。

寨社(按司),是琉球的地方行政單位,也是各個島嶼所固有的官職。這些寨社的長官或酋長都是世襲,也是琉球的大的貴族和地方勢力,曾經參與過琉球國內的政變。其他官職有管理貿易、收稅官員等。

琉球王國官職分為正、從九品。王弟、王叔、國相皆稱「某地王子」。王子之下為各地按司,他們將手中兵權上交國王,聚居於首里,遙控其領地。按司再下為王舅、法司、紫巾官,稱「某地親方」。三品以下黃帽官稱「某地親雲上」,無領地者稱「某里之子親雲上」、「某築登親雲上」。從六品至從七品為「某掟親雲上」。八品紅帽官稱「某里之子」或「某地里主」。九品稱「築登之」,不入流者稱某子。

外交
琉球國受中國明清兩朝的冊封,屬於明清的藩屬。同時琉球國亦嚮日本的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琉球與朝鮮的貿易關係也非常頻繁,僅次於中國,日本。除此以外,琉球還與週邊國家如暹羅(現在的泰國)、土耳其、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爪哇國、蘇門答臘、馬六甲、占城、越南、呂宋等國進行外交和貿易交往,琉球國與暹羅國、爪哇國進行過官方文書「咨」的交往。在近代,1860年以後,琉球與美國和英國有過官方接觸,並簽署一系列開放口岸的條約。

與中國
元世祖登基之後,派遣使者齎詔書去曉諭琉球,但是因為路途遙遠,風險很大,所以這次的行動沒有成功。

琉球按司察度於1372年(明洪武5年)向明朝皇帝朝貢,受冊封為中山王,改流求國號曰琉球。至於國中官守之職名,人員之進退,號令之出入,服制之法度,都由琉球自己管理,明朝政府概不幹涉。

從明洪武5年(1372年)以後,琉球國一直使用古代中國朝代的年號,奉行中國古代王朝正朔。直至清光緒5年(1879年),日本強行「廢球置縣」為止,琉球國的官方文書、與英法荷訂立的外交條約、正史等,都是用漢文寫的。其國都首里城的宮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表示其歸慕中國之意。琉球人也與日本人做生意,但每逢中國冊封使到琉,必禁用假名、和歌、寬永通寶(日幣),改穿唐服。

與明朝

明史對琉球的歷史記載最詳實。明太祖(朱元璋)1372年(洪武5年)正月命行人楊載以「即位建元詔」:

「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明朝東南,遠據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

明朝政府以皇帝詔書形式正式告知琉球列島上的國家,位於中部的中山國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隨載入朝,貢方物。明太祖回賜當時明朝實行的曆法《大統歷》及文綺、紗羅。此後琉球幾乎每年都來朝貢。洪武二十五年,三國向明朝派遣了留學生。明朝為了使留學生能夠安心學習,對他們的生活給予關懷,分季節給他們衣服和住的帷幄等等東西。當時琉球向明朝派遣留學生達到了空前的地步。

琉球人隨朝貢使團前往明朝大陸,所帶的貨物往往會因為沒有報關而被負責海關的官員查沒,造成很大損失。正統元年,琉球使者稱所攜貨物都被官方的管理機構貪墨了,希望皇帝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明朝皇帝令有關部門按照市場價格給了他們很高的費用,算作收購。在以後的交往中,琉球王國對明朝形成了一種貿易性的依賴情況,所以往往一年前往明朝進行多次「朝貢」,這其實是貿易,明朝政府「雖厭其煩,不能卻也。」

在琉球遇到海嘯、暴雨、以及颱風的侵襲後,明朝政府除了給來朝貢的使團很多的援助物資外,還要求琉球朝貢期延長至十年一貢,以便休養生息,但琉球為了能和明朝繼續貿易,以便國內經濟的恢復,還是堅持一年一貢或隔年一貢。

琉球在與明朝的交往中,吸收了明朝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在文明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有了自己的獨特的音樂,崇尚佛教,在島上修建了崇元寺。宮殿和民房的建築是帶有海島風格的明朝古代建築模式,而且建築的方向一律向西,以示傾慕明朝、慕義向化之意。

公元1522年—1566年(明世宗嘉靖年)間,倭寇猖獗,在明朝東南沿海侵擾。琉球王協助明朝破倭,不時向明朝提供倭寇的動向,琉球王世子尚元還對從浙江敗還抵琉球境的倭寇,「遣兵邀擊,大殲之,獲明朝被掠者六人」送還明朝政府。受到皇帝的嘉獎。

1561年嘉靖40年,日本侵入琉球,大掠各地的寶物並俘虜國王,當時琉球王侍從寫的《喜安日記》記載:「有如家家日記,代代文書,七珍萬寶,盡失無遺」。薩軍將琉球王尚寧等百余人俘至鹿兒島,達三年五個月,逼迫尚寧王屈辱地承認向其「進貢」。同時還強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島,給琉球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變中琉關係。明朝禮部官員「乃定十年一貢之例」,但國王還是每年都遣使朝貢。其年,日本有進攻雞籠山(臺灣古地名)的計劃,間接還要侵擾福建,尚寧派遣使者告訴明朝政府,皇帝詔海上警備。


明朝衰敗之後,琉球國還是朝貢不絕,直到南明唐王立於福建,還繼續遣使朝貢。明史讚揚琉球國:「虔事天朝,為外籓最。」

琉球曾經協助明朝剿滅倭寇。琉球與明朝非常的關係和密切的交往,使得在明朝實行海禁之後還能通過琉球這扇窗口了解日本和東南亞海上國家的一些事情,增進了明朝對外界的了解。

由於琉球的國土狹小,人口少,物資匱乏,所以軍事上沒有長足的進步,但有一定的常備軍,即王宮衛隊,這些軍隊保持了很高的戰鬥力,對保護琉球和參與明朝剿滅倭寇的戰鬥中作出了貢獻。但由於軍隊的數量少,沒有抵擋住日本的入侵,國王被擄。

琉球國王形容與明朝的關係是「父子之國」,但實質是琉球的每次的朝貢都是在明朝當時薄來厚往的「天朝觀念」中進行的。所以琉球在與明朝的朝貢形式的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所的物資銷往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國家,是琉球成為東海之上一個必不可少的貿易中轉站。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當時的日本和明朝的關係惡化,明朝的倭禁很嚴,禁止和日本人貿易,但日本人的奇缺物資還是通過當時的朝鮮和東海之上的貿易王國琉球那裡得到里及時的補充,琉球也在與明朝交往的國家中形成了重要的一環。

與清朝

1646年(清順治3年),琉球國王尚賢遣使金應元到清朝請求冊封。因為當時清朝戰亂未平,所以長時期滯留在福建省。福建平定後,琉球使者通過清朝的將領來到了北京。禮部官員認為,明朝賜給琉球王的印和官方文書都沒有繳回,不宜封賜,所以第一次請封沒有成功。

翌年,清政府贈給使者衣物和布帛等等等東西,讓他們回到了琉球。1655年順治10年,琉球遣使前往清朝朝貢。第二年,再遣貢使,並且繳換了明朝敕印,請求封號。順治皇帝頒佈了《敕琉球詔》,在詔書中,清朝皇帝向琉球國王約定貢期,為二年一貢,進貢人數不得逾一百五十名,許正副使二員、從人十五名入京,其他隨從人員要在閔南地區待命。

這個詔書既對琉球作為清朝藩屬的肯定,也規定了向新的清朝王朝朝貢的級別和時間。但由於當時海上風浪很大,敕封的清朝使者沒有出海。

1661年清康熙元年,康熙皇帝也向琉球頒佈了新的《敕琉球詔》。原來派去而沒有去成的使者拿着兩道詔書到了琉球,完成了冊封典禮。

琉球在康熙時期多次朝貢,但由於貢使在海上遭遇風浪,貢物損失很嚴重,所以琉球會在第二次朝貢的時候將上一次丟失的數目補足,但康熙皇帝不允許。琉球在向清朝朝貢的時候,總是進貢很珍貴的奢侈品,康熙皇帝對使者說:「所進瑪瑙、烏木、降香、木香、象牙、錫速香、丁香、檀香、黃熟香等,皆非土產,免其入貢。其琉璜留福建督撫收貯。餘所貢物,令督撫差解來京。」只允許以後進貢土特產,但琉球的本意,第一是恭順使然,第二就是在朝貢貿易中獲得更多的利潤。當時海上不是很平靜,所以冊封使者往往不願遠去琉球,所以會讓琉球請封使者自己將冊封的詔書和印信領回去,但使者非常希望能讓冊封使去琉球,結果皇帝允准了他們的要求。

琉球國王去世後,按照規定「琉球國凡王嗣位」,先要得到清朝政府的同意,讓本國有威望的人和王公大臣共同出具聯署證明材料。然後清朝政府派出正副使臣「奉敕往封」,賜琉球王繼承者「駝鈕鍍金銀印,乃稱王。未封以前稱世子,權國事。」1681年(康熙21年),康熙皇帝在接待琉球朝貢使時,賜御書「中山世土」額。這一年,琉球再次向清朝派遣留學生。以往清朝冊封使去琉球國,會在海上因為海浪等風險,會遲到琉球,延誤冊封時間。琉球國請封使建議修改航道,從五虎門三晝夜到達國。這些使者希望能通過改變航道,提高效率,得到康熙皇帝准許。

琉球學生來清朝後,清朝皇帝往往命給予琉球留學生以「都通事」(官職稱呼)這個級別的待遇,每天的伙食非常豐富,四季會發給他們袍褂、衫袴、鞾帽、被褥等,一應具全,連從琉球來陪侍的從人也會對他們照顧。留學生如果在清朝病故,皇帝會「賜銀百兩,交禮官擇近京地葬之,並以二百兩贍恤其家。」雍正二年,皇帝在接見由琉球王舅組成的請封使團的時候,御書「輯瑞球陽」額賜給琉球王,還贈送皇室的一些珍貴玉器和金幣等禮物。乾隆三年,御書「永祚瀛壖」額賜給琉球王,並且要求琉球不必專程來清朝答謝。乾隆四十九年,御書「海邦濟美」額賜給琉球王,並贈送玉、磁、緞匹諸物。1798年(嘉慶3年),賜御書「海表恭籓」額贈送。

琉球國有許多商船、漁船因為海風等原因吹到清朝境內,清朝政府往往贈送豐厚的物資後將其遣返,遇難者還會按照規定給予撫恤。雍正八年,琉球的二號貢船在到達東海海面後遭風漂至臺灣,觸礁,正貢船亦同時漂沒,福州將軍玉德等奏報皇帝。皇帝命令搭救官伴、水梢人等,照常例加倍給賞,貢物不用再另外派人進貢了。對於遭海風侵襲在清朝避風的琉球商船,清朝方面會命令按人數日給鹽菜口糧,等到回國之日另給行糧一月。

除了宗藩關係外,清史稿對琉球國與清朝頻繁的交往做了一個總結:「琉球國小而貧,逼近日本,惟恃清朝為聲援。又貢舟許鬻販各貨,免徵關稅,舉國恃以為生,其貲本多貸諸日本。國中行使皆日本寬永錢;所販各貨,運日本者十常八九。其數數貢清朝,非惟恭順,亦其國勢然也。」非常的準確,也顯示了琉球的外交靈活性和明智性。

與日本

16世紀,由於日本和明朝的關係惡化,國內資源短缺,只得通過南方的薩摩藩與琉球進行貿易,從東南亞運回海產品和一些奢侈用品,又從琉球與明朝的貿易當中獲得所需要的緊缺物資,也使琉球的經濟發展增速。日本的薩摩藩於1609年(後陽成天皇慶長14年)侵入琉球,俘虜了琉球王,還侵佔了琉球群島北部的一些島嶼。

從另一方面講,琉球與薩摩藩的交往還不是正式的官方交往,琉球與薩摩藩的交往僅僅保留在軍事和經濟層面上。琉球也把日本視為相對清朝而言的「夷」,是處於平等地位的兩個國家。當日本定下侵略朝鮮,攻入清朝的軍事政策後,琉球處在兩大強國之間,必然會因為傾向問題而受到另一方的侵略。琉球直到明亡之後與日本的關係還局限於經濟方面。政治方面,琉球國曾經嚮日本薩摩藩和江戶幕府派使者朝貢。

經濟
由於國土疆域狹小,琉球無法建立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只能通過海外貿易來獲得財富。琉球不僅與中國的宗藩關係從中國獲得大量的物資供應,還發展成為鎖國狀態下中國的海上對外貿易「總代理」。琉球的船隻往來那霸與福州之間,還北上日本、朝鮮,南下安南、呂宋、暹羅、亞齊、爪哇、馬六甲等,遍佈整個南洋群島。琉球從這樣的「轉口貿易」中富裕起來。

琉球海外貿易的大宗貨物是向中國出售日本的白銀、漆器、刀劍、屏風和扇子,將中國出產的藥材、瓷器、絲綢、銅錢轉售到日本和朝鮮,並將東南亞、印度和阿拉伯半島出產的犀牛角、蘇木、香料、錫、糖、象牙、乳香、龍涎香銷售到中國、日本、朝鮮三國。

福州是琉球主要的在華貿易港口,琉球商人在福州交易的貨物種類繁多,有各種手工業品、醫葯、香料、礦產、海產、紡織品及其他珍奇貨物。福州還有人「代售球商之貨」。琉球商人從福建帶走的貨物主要是陶瓷、漆器和絲綢三大類。

琉球國對中國的朝貢貿易在康熙初年已經十分發達。帶到中國的貨物有金銀罐、金銀粉匣、金缸酒海、泥金彩畫圍屏、泥金扇、泥銀扇、畫扇、蕉布、苧布、紅花、胡椒、蘇木、腰刀、火刀、槍、盔甲、馬、鞍、絲、綿、螺盤,額外增加的朝貢之物無定額。康熙十九年,琉球再次進貢,皇帝令免部分奢侈品。以後的朝貢中,只有馬及熟硫磺、海螺殼、紅銅等物。

李氏朝鮮通過琉球向南洋的轉口貿易也有發展,從南洋進口藥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奢侈品。在琉球王國都城首里城(朝鮮稱為海浦)出現了專門航行到朝鮮的琉球貿易船。琉球與朝鮮的關係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都有發展,但經濟的作用大於政治作用,因為他們同屬於明朝的藩屬。

琉球與東南亞的經濟關係是互補的作用。16世紀,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勢力已經進入東南亞,他們的產品通過琉球的中轉站賣到朝鮮,日本,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但是16世紀末至17世紀,隨着西方國家與中國建立直接的貿易聯繫,以及薩摩入侵,琉球的轉口貿易地位趨於衰落。

人種、語言與文化
琉球人同周邊的民族,如大和族、朝鮮族、臺灣原住諸民族、漢族等都有着很大的區別,形成獨特的文化。

人種
琉球種族與文化的起源有很多說法,比較常見的看法認為,與日本繩紋時代屬於相同文化的人種在公元前10世紀到前3世紀之間,從中國中南部沿海地區來到包括琉球群島在內的日本西南部地區,並從西向東擴散。也有說法認為,古琉球文化屬於百越文化的一部分。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上古時代的琉球居民來自印度尼西亞或澳洲,屬於馬來人。具體來自哪個地區尚有爭議。

語文
主條目:琉球語

漢字為琉球國官方文字,語言則為琉球語。琉球語與日語有一定的近似關係。與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一職非常重要。

文化
琉球文化為當地人經年累月獨自發展,並吸收部分日本和中國等國家文化而成的文化。

琉球國寶是與三弦類似的三味線。琉球國技空手道又稱「唐手」源於中國武術。傳統的琉球舞和戲劇與日本的舞蹈和戲劇不同,有閩南文化和馬來文化的特色。

琉球的工藝美術比較發達,主要的特色工藝品有「壺屋燒」陶器、漆器用具和傢具、紅型、蕉葉布。

琉球人喜歡在屋頂放置石獅子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石敢當」。

飲食方面,琉球人喜歡喝一種名叫「泡盛」的白酒,併在酒內泡入青蛇。琉球人吃油多的菜餚,如燉豬腿、醋拌豬耳朵、醬油豬蹄、苦瓜炒肉等中國式食物。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琉球與中國的大規模文化交流始於明朝。明朝允許琉球與泉州互市,史書記載琉球的察度王已向中國朝貢。

琉球人崇尚漢學。1393年(明太祖洪武26年),琉球學生開始到北京國子監學習,清代時特設琉球學館於國子監內,作為琉球學生讀書和生活的居所。明代有多次派出的「冊封使」乘御冠船(船頭似冠形)從中國到達琉球。中國使節帶去的樂舞,戲曲如《姜詩》、《王祥》、《風箏記》、《昭君和番》等,見明姚旅《露書》及《琉球人座樂並躍圖》,《和番》、《借衣靴》和其他音樂舞蹈節目。琉球人則為迎接中國使節而準備大型樂舞《御冠船踴》。琉球的歌舞有如《團扇曲》(六童舞)、《笠舞曲》(四童舞)、《蘭花曲》(三童舞),總名為《太平歌》。其中《老人舞》、《團扇舞》、《笠舞》一直保存到現在。當時所演戲曲《鶴、龜二兒復父仇》,現在仍在上演,名為《二童敵討》。宗教上琉球亦祀關聖、觀音、土地諸神。

琉球國冠婚喪祭都遵循明朝和後來的中國朝代的典禮。他們在生活中席地而坐,設具別食,相沿已久,也是從中國的古代的經典中學到的禮節。

當時前往中國的琉球人很多,有使臣、留學生、水手和商人等,而人數最多的是留學生。一部分留學生是王室親族和大臣子弟,即「官生」,入京都國子監讀書,稱「唐監生」。另一部分在福州學習,稱「勤學人」,他們多數是久米村(即唐營,中國人聚居的村落)人。勤學人在福州學習面很廣,有儒學、天文、地理、醫學、音樂、繪畫等;學習技藝的有冶煉、造船、鑄錢、燒瓷、燒墨、制茶、製糖、制傘等。

因為琉球與中國的特殊關係的緣故,所以琉球國內建有文廟,用來祭祀孔子和學習他的理論著作。文廟在久米村泉崎橋北,創始於康熙12年。廟中制度俎豆禮儀都按照《會典》(一本明朝和清朝記錄和藩屬關係資料的書籍)。琉球本土原來沒有教育機構,通過向中國派遣留學生來培養人才。

1719年(清聖祖康熙58年),琉球國在文廟的南邊建起了明倫堂,成為府學(市級別的學校)。從中國人聚居的久米村即唐營,挑選一名任通事官職的人來擔當府學講解師,每月按一定的時間和課時講讀「聖諭衍義」(就是儒家的著作)。每個月的三、六、九日,還要請紫巾大夫到講堂講學,對學生解釋中國朝貢典禮、考察學生的勤惰,以便選有才的人保舉做官。

琉球國內的儒教教學從八歲開始,學校安排「通事中」一人為訓詁師,教授他們學習。

1798年(清仁宗嘉慶3年),琉球王尚溫建國學於王府北,又建鄉學三所,國中子弟由鄉學選入國學。琉球的教育體系開始確立。

受日本文化的影響
可以說日本對琉球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由於琉球人要與日本人進行貿易,進而學會了日本的語言,並且從日本引進了許多的包括飲食,音樂,建築等方面的觀念,使得琉球在飲食上有一些日本人的特點和風俗,音樂上除了以清朝的音樂和海島風情的融合的曲目為主體外,還吸收了日本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建築上,琉球的宮殿已經部分吸收了日本在建築上的獨特風格,使得琉球的建築更像是清朝,琉球,日本三國的融合體。

琉球語(琉球語:ウチナーグチ,拉丁轉寫為Uchinaaguchi),是琉球群島(包括奄美群島及沖繩群島)的本土語言。和日語類似,其語言系屬有爭議,有人認為是孤立的語言,有人認為屬阿爾泰語系,並構造了「韓日-琉球語族」來包含之。

雖然地理上與中國相近,但是它和漢語關係不大,並沒有像日語一樣受到漢語的影響。琉球語可分為不同的方言,而方言之間的差異會影響互通。

語言特徵和方言分類
琉球語的一個特徵,就是母音「e」被同化為「i」,「o」被同化為「u」,這個現象在「與那國方言」尤為明顯,因為他們的母音完全只用「a」、「i」和「u」音。

琉球語可以根據地域分為以下幾個方言分支(根據《民族語》2005年分類):

奄美-沖繩方言
    北奄美-沖繩方言
        南奄美方言
        喜界島方言
        北奄美方言
        德之島方言
    南奄美-沖繩方言
        沖繩中央方言
        國頭方言
        沖永良部島方言
        與論島方言
    先島方言
        宮古方言
        八重山方言
        與那國方言

琉球歷史上曾分為中山國、山北、山南三國。後中山國統一了琉球群島,最終國名為琉球王國。這裡把三個國家的君主姓名一一列舉出來,國姓都是「尚」。明朝之前的君主名已不可考。

琉球歷史年表
朝代 國王 在位時間 參考
古琉球      
舜天王朝
(1187年-1259年)
舜天(舜尊敦)
 
1187年-1237年 南宋
舜馬順熙
 
1238年-1248年
義本 1249年-1259年
英祖王朝
(1260-1349)
英祖
 
1260年-1299年
大成 1300年-1308年 元朝
英慈 1309年-1313年
玉成 1314年-1336年
西威 1337年-1349年
察度王朝(中山國
(1350年-1405年)
察度
 
1350年-1395年
武寧
 
1396年-1405年 明朝
第一尚氏王朝
(1406年-1469年)
尚思紹
 
1406年-1421年
(為明藩屬)
尚巴志 1422年-1439年
尚忠 1440年-1444年
尚思達 1445年-1449年
尚金福 1450年-1453年
尚泰久(中山王) 1454年-1460年
尚德(世高王) 1461年-1469年
第二尚氏王朝
(1470年-1879年)
尚圓(金丸王) 1470年-1476年  
尚宣威 1477年
尚真 1477年-1526年
尚清 1527年-1555年
尚元 1556年-1572年
尚永 1573年-1588年
尚寧 1589年-1620年
尚豐 1621年-1640年
尚賢 1641年-1647年
尚志 1648年-1668年 清朝
(為清藩屬)
尚貞 1669年-1709年
尚益 1710年-1712年
尚敬 1713年-1751年
尚穆 1752年-1794年
尚溫 1795年-1802年
尚成 1803年
尚灝 1804年-1834年
尚育 1835年-1847年
尚泰 1848年-1879年
沖繩   1879年 日本吞併琉球群島,設沖繩縣
山南國 山北國
國王 在位時間 參考
山南國
(為中山國所滅)
承察度 1378年?--1403年
(為明藩屬)
汪應祖 1404年--1413年
達勃期 1413年
他魯每 1413年--1429年?
山北國
(為中山國滅)
怕尼芝 1382年?--1392年
攀安知 1392年--1416年

察度(1321年—1395年),琉球國中山國王,1350-1395年在位。察度原為浦添按司,後推翻中山王,自立為君主。為鞏固自身地位,他於1372年遣其弟向中國明朝稱臣,受明太祖冊封為中山王,是為琉球向中國朝貢之始。

尚巴志(1372年—1439年),原名巴志,琉球國國王,第一尚氏王朝的開創者。

少年時即有才名,取代其父出任佐敷按司。1406年,起兵擊敗中山國王武寧,奪取中山王位,奉其父為名義上的中山王,執掌國政。1416年滅山北。1422年其父死,正式繼位為王。1429年滅山南,統一了沖繩島。1430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五年),中國明朝政府正式承認他統一琉球,封其為中山王,賜姓「尚」。

武寧縣是中國江西省九江市所轄的一個縣。建縣於唐長安四年(公元704年),原縣城因修水庫已遷至新寧鎮。總面積為3506.6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為37.8萬。修河,武寧河繞城而過,四面環山,公路系統發達,可經水路通武漢等地。全縣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初具規模。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有名聖古跡彌陀寺,佑聖宮,文峰塔,魯溪洞,柳山,九宮山等。

行政區劃
武寧縣下轄8個鎮,14個鄉。
新寧鎮
羅坪集鎮
南市鎮
黃(土段)鎮
石門樓鎮
楊州鄉
石渡鄉
白鶴坪茶場
魯溪鄉
羅溪鄉
大洞鄉 等

著名人物
李烈鈞
民國政治名人,同盟會員,國民黨元老,反袁先鋒,江西都督,大元帥參謀總長,武寧羅溪人。
柳渾
柳渾,字夷曠,一字惟深,本名載。襄州人。天寶初,擢進士第。大歷中,累官至尚書右丞。貞元三年,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曾建精舍於武寧境內,乃豫寧八景之一。

豫寧八景
鄭郊草堂、柳渾精舍、玉枕清風、 鶴橋明月、鐘陵瓜圃、伊洞龍鰍、南浦漁歌、東林牧笛

夷洲

夷洲,係陳壽所著之《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所提到的一個地名,大部分的中國大陸學者和部分臺灣學者認為就是今天的台灣,但是也有一些臺灣學者對於這一說法提出質疑。

現存史料中的相關記載
在《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有以下這樣的一段敘述:

[黃龍]二年(西元230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由於該段敘述語焉不詳,從這段文字描述當中,並無法確知文中所指的「夷洲」和「亶洲」是在那裡。不過,沈瑩(三國時代吳國丹陽太守)在其所著的《臨海水土志》(約完成於西元268年至280年之間),對於「夷州」(並非「夷洲」),(到底沈瑩的原文是寫成「夷州」還是「夷洲」,現在既存的文獻極為不一致。在引文時寫成「夷州」的,有戴天昭(1996,3)、史明(1980,24-5)、郭弘斌(2003)。至於寫成後者的,則有曹永和(1979,3-4)、中國台灣網(2002)、中國網(nd)、伊能嘉矩(1985))又提供了以下的線索:

夷州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好以為飾也。……
史明對於該段記載有以下的詮釋:

從「夷州」這個名詞,可以想像乃是夷人所住之異地,並且距離位於長江河口的臨海郡有二千里之遠,氣候風土都比長江一帶溫暖,所以也能看出比東吳更位於南方、所住的夷人。從種族上看來,當然與漢人不同,風俗習慣也有不同於漢人的記載。因此,根據這些記載的內容來說,往往會使後代的學者輕易的斷定夷州就是指現在的台灣。

值得注意的是,沈瑩所著該書,本是已散失不全,只因為在宋代的《太平御覽》卷780《東夷傳》引用其一部份,所以才流傳下來。

認為夷洲是台灣的說法
最早引用該段史料,並論證夷州就是台灣的,可能是台灣日治時期時對台灣歷史研究貢獻卓著的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在他的成名著作《台灣文化志》中,他正是引用沈瑩的該段文字,以此來推斷其所描繪的「夷州」應該是現今的台灣。(這本書是在他過世以後,其門人整輯其遺稿而成的,最早的版本出版於1928年,出版者是東京的刀江書院。這裡引用的係中文版)以後,又有日本學者市村瓉次郎、和田清等人,利用〈臨海水土志〉中之記事,和《隋書》〈流求傳〉的記載相互比較,而同意依能嘉矩這樣的解釋方式。在1950年代,台灣中央研究院的人類學者凌純聲,也是繼續從沈瑩的這段敘述中著手,另外再配合民族誌的資料,而論證夷州應該是台灣才對。

在這些屬於學術研究範疇的考證出版以後,就逐漸有大量屬於政治宣傳性質的著作,開始「引用這個結論」而直接宣稱夷州就是台灣。比如說,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者郭廷以的《台灣史事概說》(1954),以及中國學者陳碧笙的《台灣人民歷史》(1993) (這裡引用的是台灣出版的繁體字版,本書最早是由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以《台灣地方史》的名稱在1982年出版的)中,他們也都引用沈瑩的該段敘述,而宣稱夷州就是台灣。1993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所提出的《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中採用「台灣古稱夷洲」的説法,並有以下這樣的說明:

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台灣古稱夷洲、流求。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台灣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等對此就有所著述,它們是世界上記述台灣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紀和七世紀﹐三國孫吳政權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後派萬餘人去台。

認為夷洲不一定是台灣的說法
然而,臺灣的一些學者認為以目前所知的而言,只能推斷「夷洲『可能』就是台灣」,但是,並無法確實肯定這個陳述。對這個陳述質疑的相關理由,至少有以下幾點:

史明(1980,25)指出,如果就《三國志》中的記載而言,「夷洲」這個名稱,正和「亶洲」一樣,「從古時代就是屬於那種不能確定到底是指何處的一種傳說地名之類」。我們可以再看一次陳壽(nd)關於亶洲的記載:「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重點是加上的)」。

若把「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這一段記載與今日的台灣聯繫起來,在歷史上或地理上、更是找不出可以憑信的任何痕跡(史明 1980,25)。

如果把中國古籍中有關夷人的記載整理一下,同時也參考《山海經》的「甌在海中閩在海中」這樣的敘述,就可知昔古時代從長江流域要到福建地方,也是要依靠海上交通來完成的。「所以夷州極可能是對散居於華南沿海各島」(郭弘斌 2003) 。

史明(1980,26)對於「夷洲到底是不是台灣」的這個問題,提出了以下的結論,即這個名稱「只能當做研究古代台灣的一種參考而已。若想進一步予以論斷,必得重新覓取明確的資料才有可能」。或者用Wen-hsiung Hsu(1980, 5)的看法來講,「夷洲」(I-chou)這個名詞,「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台灣」。類似的看法,還可以見之於戴天昭(1996,3);郭弘斌(2003);林柏維(2003);以及梁嘉彬(1965)。


Back To My Arts Back To Home

Latest Update: 28-05-2006 18:27:15

The pages still need improvements
Please contact with me
My e-mail: thankyou12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