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

許行生平

農家之篇章 及 考證

農家思想大要

附錄) 農家至清時所留下之史稿

許行生平

   許行,魯國的農業專家,亦為先秦諸子農家的代表人物,為神農之言者。

   他的事蹟大多不可考;據《孟子•滕文公》所載,他曾自楚至滕,踵門而告文公曰:「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文公更與之處。且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願為聖人氓。」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跟許行學其術。

   而陳相亦與孟子有過爭論, 故可推斷許行與孟子同時。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農家主與民同耕,進而論及君民並耕,故被孟子斥為「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農者也,惡能治國家。」

   另外,許行主以數量為標準畫市價。

農家之篇章 及 考證

   依《漢書•藝文志》所載,農家有書共九種,均亡。

 

神農二十篇。
   自注曰:「六國時 , 諸子疾時怠於農產,道耕衣事 , 托之神衣。」

   顏師古曰 :「劉向別錄云 :『疑李悝及商君所說。』」

   神農此書,明為依托。故其書亦早亡,是書馬國翰有輯本。

 

野老十七篇
   六國時,在齊楚間。

   應劭曰 : 「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種,故號野老。」

   野老一書,其作者不詳。

 

宰氏十七篇
   不知何世。

   葉德輝曰 : 「史記貨殖傳裴駰集解云:『 計然者,葵邱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晉國亡公子。賞南遊於越,范蠡師事之。』元和姓纂十五海,宰氏姓下引范蠡傳云 : 『陶朱公師計然,姓宰氏,字文子,葵邱濮上人。據此,則唐人所見集解本,是作宰氏。宰氏即計然,故農家計然書。志云不知何世,蓋如此,此書可能為後人述宰氏之學者,而非計然本人之書。』

   書已早伕,馬國翰有《范子計然》輯本三卷。

 

董安國十六篇
   漢代內吏,但不知何帝時。

   在漢書百官公卿表所載漢內吏,是在景帝元二年之前,後則改為左右內吏。而文帝十四年,有內吏董赤,故可能此人就是董安國。赤心奉國,其意也同。安國殆亦如氾勝之教田三輔,而作此書。

   其書亦早亡。

 

尹都尉十四篇
   不知何世

   學者馬國翰認為,考氾勝之書云 : 「驗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尹澤取減法神農。」
尹澤,可能是一都尉之名,故此可能是漢成帝以前人。

   其書《隋志》不錄,《唐志》三卷,今佚。

 

趙氏五篇
   不知何世

   姚振宗曰 : 「據《漢書•食貨志》及《齊難要術》所載,則此趙氏明是趙過。過又善於制器,武昭時人也。而班氏注云不知何世,豈別有其人耶然其著聞者,無過於過。此注及前董安國注不知何帝時,尹都注不知何時,疑皆非班氏本文。題曰趙氏者,或其子姓及吏士為之,不盡出於過手歟 ? 」故此,班固因此書紀述多雜,而不能定其為何世。

 

氾勝之十八篇
   成帝時為議郎

   學者顏師古考之,在劉向《別錄》中,有云 : 「使教田三輔,女有好田者師之,徙為御史。」

   賈公彥在疏中更云,氾勝之書為漢數家農書之首。故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採其書最多。

   《隋志》在其書下加一「書」字,陸德明《雅釋文》則稱之為《氾勝之種植書》,李善《文選注》又改題為《氾勝之田農書》,但這只是異名而已。

   其書早亡,馬國翰、洪頤宣、宋葆淳諸家均有輯本,然洪氏之《經典集林》所輯實較優勝。

 

王氏六篇
   不知何世

   姚振宗認為,此書列在氾勝之之後,而氾勝之書成於成帝時,故此,應與氾氏同時。若言此書在氾氏之後,則已將漢未,七略亦不及載。而班氏注云不知何世,同時亦懷疑是後人語,非班氏原文。

 

蔡癸一篇
   宣帝時,以言便宜,至弘農太守。

   根據顏師古所言,在劉向《別錄》中,載蔡癸為邯鄲人。而漢書食貨志載蔡癸一書,是其在宣帝時,以其巡行郡國中教民耕種,勸課農桑之事而成此書。

   書已早亡。

 

   右農九家,百一十四篇,今計家數篇數,悉與此合。

《漢書•藝文志》

農家思想大要

   農家者流,出於農稷之官。其言多重播百穀,勸農桑,以足衣食。故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連孔子亦曰:「所重民食。」故可見此為其所長。

   但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故欲使君臣並耕,此可說是一個很大的自由平等之觀念,故不免引起重視「正名」的儒者之反對,認為這是棄君臣之義,徇耕稼之利,而亂上下之序。故孟子謂其「惡能治國家」,而《漢書》亦言其「亂上下之序。」

 

耕田法

   農家之耕田法,見於《趙氏》、《氾勝之》、《葵癸》,皆農圃之技,而非學理也。

   在《趙氏》中,趙過於武帝未為搜粟都尉,創代田之法,一畝三甽,歲代處,故曰代田。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以。制為耬車,於改進其他耕具,實賴其利。

   而論《氾勝之》,依《晉書•食貨志》記太興元年,詔曰:「昔漢遺輕車使者氾勝之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逐穰。」可知其人重本興農,為後世所尊崇。而其著書言播種樹耕耘之法,至為詳明,故鄭玄亦從之。氾勝記載了旱作地區最早的一套豐產技術「區田法」,能「畝收百石」,遠遠超出當時農地的生產量。該書專論禾、黍、稻、麥、大豆等十幾種重要作物,也談如何選種、藏種、嫁接、甚至稻田灌水控制流向、調節水溫等農作方式。氾勝之書中亦記載漢代曾用豆萁﹝豆的植株或脫粒後的莖葉﹞為綠肥。


   《葵癸》一書,依漢書食貨志云:「宣帝即位,用吏多用賢良,百姓安土,歲數豐穰。五鳳中,葵癸以好農,使觀郡國,至大官。」故此書實為其巡行郡國,教民耕種,勸課農桑之文。

 

種蔬瓜

   在《尹都尉》中有種瓜篇,有種蓼篇,有種芥、葵、薤、蔥諸篇。可知其書分事類物,各有專篇記載其種植之法。故後之《齊民要術》詳於園圃藝時之法,實沿其例。

 

老農言

   而在《野老》中,此書實由六國時人述農耕之事,而託名野老以傳其術。有人云由老成子、鄭長者之類著之。故此,可見農家之術亦為老農言。

 

編農書以民倡

   而《董安國》一書,成於漢文帝行重農政策之時,而安國掌冶京畿,故可能編述農書以為民倡。而《王氏》一書,因久經傳鈔,以至顛倒錯亂,故未可立論。

 

法家亦重農耕

   法家論冶,首重耕戰,不特李悝、商鞅。而二人言之尤兢兢。故劉向疑《神農》書為二人所說,是己。人情貴遠賤近,尊古卑今。故先秦諸子之言道術者,必高遠其所從來,託荒古不可知之人以備其書。故由此看之,《神農》一書既為法家者著,而可見法家亦重農事。

 

   總而論之,因農家書多為農圃之技,而非學理,故能免於秦始皇之《焚書令》。但其最高之理想為與民同耕,雖為一大之平等階級口號,但亦不容於儒者,是故其著多亡佚。

附錄) 農家至清時所留下之史稿

雖云農家不容於儒者,然中國自古皆為一「重農抑商」之國家,故關於農耕之著述亦有不少。

授時通考七十八卷。乾隆二年,鄂爾泰等奉敕撰。
授衣廣訓二卷。嘉慶十三年,董誥等奉敕撰。

補農書二卷。張履祥撰。

梭山農譜三卷。劉應棠撰。

恆產瑣言一卷。張英撰。

寶訓八卷。郝懿行撰。

農業易知錄三卷。鄭之任撰。

澤農要錄六卷。吳邦慶撰。

增訂教稼書四卷。盛百二撰。

農雅六卷。倪倬撰。

農候雜占四卷。梁章鉅撰。

農圃備覽一卷。丁宜曾撰。

區田書一卷。王心敬撰。

區種五種五卷,附錄一卷。趙夢齡撰。

江南催耕課稻篇不分卷。李彥章撰。

豳風廣義三卷。楊屾撰。

蠶桑萃編十五卷。衛傑撰。
種桑說三卷,附飼蠶詩一卷。周凱撰。
蠶桑說一卷。沈練撰。
蠶桑簡編一卷。楊名颺撰。
廣蠶桑說輯要二卷。仲學輅撰。
廣蠶桑說輯補一卷。宗源瀚撰。
桑志十卷。李聿修撰。
湖蠶述四卷。汪曰楨撰。

橡繭圖說二卷。劉祖震撰。

樗繭譜一卷。鄭珍撰。

木棉譜一卷。褚華撰。

種苧麻法一卷。李厚裕撰。

廣種柏樹興利除害條陳一卷。徐紹基撰。

野菜贊一卷。顧景崇撰。

撫郡農產考略二卷。何剛德撰。

 

元官撰農桑輯要七卷,元魯明善農桑衣食撮要二卷,元王禎農書二十二卷。以上乾隆時敕輯。

 

神農書一卷,野老書一卷,周范蠡范子計然三卷,養魚經一卷,漢尹都尉書一卷,漢氾勝之書一卷,漢蔡癸書一卷,漢卜式養羊法一卷,唐郭橐駝種樹書一卷。以上馬國翰輯。

范子計然一卷。黃奭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