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系簡介
海洋佔了地球 70%的面積,也是地球上生物的起源。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形形色色,是地
球上相當重要的一個生態系。到底這個廣闊神秘的生態系中含有什麼樣的物種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海洋生態系。
既大且深的海洋在人們心目中一向是個神秘的地方,它是地球最 大、生物種類最多的生態系,但是依據水深的不同,生長在其中的生 物也有很大的不同。
海平面下200公尺以上的大陸棚我們稱為淺海區,這裡陽光可以 照射的到,大型藻類以及浮游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構成這個複雜生 態系的基礎。這裡,小型的浮游動物以這些生產者為食物,而一些小 型的甲殼類、節肢動物又以這些浮游動物為食。我們熟悉的海綿以濾 食的方式將這些小型的動物吸入取食,而腔腸動物的珊瑚、海葵、水 母的觸手是捕食小型動物的利器,許多種類還有有毒的刺細胞能麻斃動 物,小蝦、小魚只要不小心都成了牠們美味的晚餐。貝類、螺類等軟體 動物也以小型的甲殼類等為食,但牠們也是其他動物美味的佳餚。海 星強而有力的腕足能將貝類緊閉的殼打開,然後海星把自己的身體下方 的消化器深入貝類的殼中,直接把貝類柔軟的身體消化吸收掉。
除了一些無脊椎動物外,海洋中還有一些大型的脊椎動物。美麗的 熱帶魚、利用與周圍環境相似的保護色捕食及保護自己的比目魚等小型 的魚類,也是以小型甲殼類、節肢動物為食,令人害怕的鯊魚是海中著 名的掠食者,也幾乎是海洋生態系食物金字塔的頂層。海洋中也有些哺 乳動物,鯨魚是以浮游生物以及小蝦為食,海豹、海獅則以魚類為主食 。海洋的表面常有些海鳥在空中遨翔,信天翁、海鷗有著狹長的雙翅能 不費力的滑翔海面尋找食物,鸕鶿、塘鵝等海鳥則是潛水的高手,能潛 入數公尺身的海水中捕捉魚類。
過200公尺,陽光無法射入,隨著深度的增加,溫度越來越低 ,壓力越來越大,超過1000公尺深的海底,已是個黑暗、寒冷且充滿壓 迫的地方。這裡的溫度終年都維持在攝氏0~4度之間,由於沒有陽光,也 就沒有生產者,使的食物來源缺乏,除了上層生物的屍體、碎屑緩慢的 沈降到深海之外,這裡生物弱肉強食的情況更明顯,生存競爭更激烈, 也因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獨特適應的方式。由於沒有光線,許多深海 動物本身可以發光。不同生物發光的位置與原因有些許不同,有些 為了欺敵,在下顎長出一根像燈籠的發光器,誤導敵人攻擊的目標;有 些則是為了誘敵,引誘食物向光源聚集,則自己能飽餐一頓,也有的是 為了生殖,找尋配偶的方便。為了能在深海中看見那些微弱的光,深海 的動物有一雙又大又突出的眼睛。此外,深海中的掠食者都有一個特大 的嘴,以及鋒利的牙,能迅速確實的捉住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