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4kb)

 

1. 三國鼎立之因素(原因):

 

漢末州牧割據,最後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維持達四十餘年。現試從政治、經濟、人才、地理四方面分析三國鼎立的因素:

 

政治因素

 

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一戰大敗袁紹,統一北方,子曹丕更篡漢自立,在政治上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蜀——國力雖小,但以復興漢室為號召,人心歸附。且與吳國交好,互為犄角之援,在赤壁一戰大敗曹操;對內又重視吏治,政局迅速安定。

吳——孫權繼承父兄基業,統一江南,藉長江天險,在南方有較穩定的發展,在聯蜀抗魏,赤壁一戰敗魏後,奠定天下三分之局。

經濟因素

 

魏——佔據黃河流域一帶共十三州,土地廣闊,人口眾多,經曹氏父子大行屯田制及廣興水利,長期遭受戰亂破壞的中原經濟得以恢復。故雖遭赤壁之敗,仍能雄峙北方。

蜀——只得益州為根據地,領土最少,但由於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漢以來被稱「天府之國」,加上少受戰亂,具充裕的經濟力量割據一方。

吳——地處長江中下游,土壤沃美,近海尤富漁鹽之利,為漢以來日益發展的經濟重心。東漢末年的動亂,更為江南注入勞動力及生產技術;再經孫權鼓勵墾荒,改良耕種,良田漸多,人煙漸稠,故可雄據一方。

人才因素

 

魏——曹操「唯才是舉」,不問出身和名節,選拔了不少庶民出身的有用人才、例如荀彧、郭嘉、司馬懿、許褚等。及曹丕建國後,更用陳群所創的九品中正制取士,網羅了不少傑出之士。

蜀——劉備禮賢下士,致力延攬人才,人心歸附,既有政治長才的諸葛亮為相,又有關羽、張飛、馬超保土衛國,彌補了國小力弱的不足。

吳——孫權有知人之明,禮賢敬士。軍事上,周瑜可獨當一面;謀略上,魯肅可比諸葛,才俊之士,樂為所用。同時孫權又致力拉攏江南士族,令吳有「江東多士」美譽,故人才濟濟,實力不遜於魏蜀兩國。

 

地理因素

 

魏——三國時代,以疆土而論,魏得中原九州,佔地最廣,勢力最大;而赤壁一敗,元氣大傷,不敢輕言南侵。

蜀——擁有益州,漢中,東有三峽之險,北有劍閣之阻,形勢險要,不懼曹魏南侵。

吳——佔天下三州,得東南沿海一帶,盡得長江天險之利,易守難攻,偏安江左,綽綽有餘。



魏蜀吳三國在政治、經濟、人才、地理方面實力接近,因統一條件尚未成熟,故只能各據一方,三足鼎立。

 

∼∼∼∼∼∼∼∼∼∼∼∼∼∼∼∼∼∼∼∼∼∼∼∼∼∼∼∼∼∼∼∼∼∼∼∼∼∼∼∼∼∼∼

 

2. 赤壁之戰與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之關係:

 

建安13年,曹操統率大軍30萬南侵,孫權和劉備合力抗之於赤壁,曹操大敗,中國出現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下述赤壁之戰與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之關係:

 

.  曹操佔北方

赤壁之戰後,曹操實力大減,暫時無力南侵,乃先圖鞏固北方勢力,以號令中原,故集中發展關中地區,為日後曹丕篡漢自立,稱霸北方奠下基礎。

 

.  劉備佔漢中

劉備乘赤壁大捷,西取益州、荊州、勢力大增。後更從曹操手上取得漢中,所佔土地更大,實力足以割據一方,遂於曹魏立國身後一年稱帝巴蜀,建號蜀漢。

 

.  孫權佔江東

經過赤壁之戰,曹魏對東吳的威脅暫得舒緩,孫權遂得以集中開發吳地,鞏固江東,及後奪取荊州,稱帝東吳,開三國鼎立之局。

 

東漢末年州牧割據,經官渡、赤壁兩戰,最後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此局維持達四十餘年,中國在西晉武帝下才再次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