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前訓示
( 課堂一 )
引言
行動前訓示被認為是指揮過程中一項最重要的環節。無論你的計劃是如何精細和完美,倘若你不能將你的全盤計劃清楚及有系統地傳達與每名參與行動的人員,我們又怎可以確保行動能按照計劃完成呢?行動訓示的目的不在於灌輸新知識,而在於向所有有關人員提供資料,使整隊人能夠清楚知道所有行動的執行細節,在彼此協調之情況下去執行工作,從而達成任務。
標準的行動前訓示
2. 一個標準的行動前訓示是包括以下六個主要部份:-
地形 G round
形勢 S ituation
任務 M ission
執行 E xecution
行政及補給 A dmin. & Logistic
指揮及通訊 C ommand &
Signals
= GSMEAC方式
地形
3. 我們講解地形時當然不可缺少一幅平面圖,不論它是否合乎規格或只是草圖一張。但它必須有充份資料令參與行動的人員對行動範圍有所認識,使他們能辨別方向和位置,不致迷失。所以,下列資料是不可缺少的:-
(a) 地點名稱;
(b) 圖北之座向;
(c) 所有之通道;
(d) 主要之建築物及高度;
(e) 其他特點;及
(f) 圖的兩極距離。
4. 在講解時,我們要有系統地介紹,方法是先指出行動範圍的名稱,然後可以從上至下或以順時針方向形式把圖中的資料介紹。
5. 除了緊急情況或環境不許可外,前線人員應考慮利用目前科技如攝影機、攝錄器、甚至能接駁電惱之數碼相機等器材,然後印製圖片(不論彩色或黑白)、或者膠片,以便幫助講解地形。因為目前大多數警署都有電視、高影機、膠片、電腦、投射器及打印機等裝備。
6. 使用此等器材比用人手繪劃之平面圖有下列之好處:
(a) 省回尋找劃平面圖人材之人力及時間。
(b) 拍攝或印製之圖片比手劃的平面圖更準磪,效果更好。圖片不但有立體 感覺,而且能清楚觀察每一部份之情況。例如圖中那棵樹有幾大;場地有溝渠可能容易被犯罪者毀滅罪証如毒品等;整個場地之實際面積有
幾大、建築物與建築物之距離有幾遠;每個出口是怎樣的;甚至圖片可能顯示有一些人物,包括涉及一些與今次行動有關之活動情況。例如在照片見到有一群人在街頭賭啤牌等。
(c) 如每組或每人都有一張同樣之圖片,不但方便隊員了解地形;可省回在訓示時隊員誤解地形所發出之不必要提問;隊員更可記下所需資料在圖片上,例如其他隊員之位置等。
(d) 如每組或每人都有一張同樣之圖片,可方便指揮者在圖片上各主要地點 作密碼記號。例如指揮者想命令其中一隊人由東閘去西閘時可將命令改為由
1去 2。避免其人能偷聽這次行動之通訊情況。
形勢
7. 這個部份主要包括有關事件之過去、現在之情況、要採取之行動及參與行動之隊伍及人數。有關事件的內容亦需要包括時間、人物(已知名字及描述)、地點、其他特別情況等。
任務
8. 如果可以的話,應以一個精簡句子來說明這次任務。例如,我們這次任務是:「在活動地點站崗、控制人群的流量、秩序、以及保持出入口暢通。」由於任務就是行動的目標,混淆不清的任務會令參與行動的人員感到疑惑,最佳的做法是把它重覆聲明一次。
執行
大綱
9. 這個部份詳述行動的過程及為達成這次任務所採取之方法或策略。對於某些行動,我們需要把它分兩個階段去執行。每個階段的行動細節亦須清楚說明。
指揮
11. 指揮通常分為︰–
a) 最高指揮 - Overall Command
指策劃行動的人員,但通常不在現場指揮。
b) 現場指揮 - Field Command
現場最高級之人員,通常是行動主管。
c) 直接指揮 - Immediate Command
小組內最高級或最具經驗的人員。
12. 在規模較小的行動,我們只需要指出誰是主管、誰是副主管及誰人可以發出指示予參與行動的人員去採取拘捕行動便已足夠。
指明職務
13. 是將個別職務分派與個別人員,並說明他/她的責任,例如︰「隊員甲,你會在某處設立觀察點,你的責任是數點人群的數量,以及人群的情況,定時及有需要時向指揮告。」
更改計劃
14. 這段是指因突然其來的因數以致無法依計劃去執行任務而所採取的應變措施。例如:由於集會遊行人數比預期人數多出數倍,警方要將對線之馬路封閉,以疏散人流。民安隊須在路口先截停人群,警方截停來往車輛,然後由路口人群改道入對面馬路。
路線
15. 這個是指前往行動範圍的路線及接近目標位置之方法,例如是整隊乘車或分批步行前往行動範圍都應一併說明。
特別指令
16. 這段是包括行動主管對所有參與行動人員的特別指示,它可能是行使權力的法例依據、或提醒參與行動人員對潛伏的危險事物或地點作出警告,以便各人員加倍小心。
行政及補給
膳食
17. 在行動期間是否有進食時間,如有的話,安排的細節如何?若沒有的話則應提醒參與行動人員在行動前先進食茶點。
當值時間
18. 這段說明開始當值及估計行動完畢的時間,會否逾時工作及有關的補償方法。
裝備
20. 同樣地,行動主管應考慮行動的性質而決定要提取的裝備如頭盔、風衣及其他裝備。
服裝
21. 一如上文,行動主管應考慮行動的性質而決定穿著何種制服。
交通工具
22. 這段說明使用何種車輛及其他交通工具,由誰人駕駛及停泊在何處。
指揮及通訊
指揮部的位置
23. 這段說明指揮部設立的地點及行動主管的位置。
通訊
24. 這段說明在行動中使用的通訊機種類及頻道、電話及電話號碼等。
呼號
25. 這段說明參與行動人員及小組使用的呼號。
代號
26. 在行動中可使用暗號來方便通訊,例如go! go! go!可以代表向目標採取行動;而break! break! break!則代表有非常重要的訊息要通知大家,正在使用通訊機者必須讓出時間。使用這些代號並沒特別規定,但必須劃一及為整隊人員所熟識的。
開機及試機
27. 行動主管應訓示參與行動人員每次在提取通訊機及到達指派的崗位時必須試機,以確保通訊無礙。
校準手錶時間
28. 要確保各參與行動人員的手錶時間相同,行動主管必須在訓示完畢前與各人校準手錶時間。
29. 以上各段是一個標準的行動前訓示所涵蓋的內容,並非每個行動前訓示都必須包括上述各項的小標題,我們應視乎行動的性質及需要而決定剔除一些無必要的標題,以便縮減訓示時間。
如何作出訓示
訓示前的備忘
30. 當行動主管準備開始訓示之前,他/她要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a) 資料是否充足?
(b) 訓示要點是否已擬定?
(c) 訓示地點是否適合?
(d) 平面圖或印製之照片上之資料是否足夠?
(e) 所有參與行動的人員是否在場?
(f) 給予的指示是否適當?
蒐集資料及最新情報
31. 當行動主管被指派一項任務時,他必須評估手頭上的資料是否足夠及是否需要蒐集最新之情報。至少,他/她須帶同繪圖、拍攝、或錄影人員到行動現場勘察,以便決定如何部署及繪劃現場之平面圖、拍攝或錄影以作訓示之用。
擬定訓示內容
32. 根據GSMEAC方式去擬定訓示內容。
選擇訓示地點
33. 一般之訓示地點是警署內之訓示室,但在情況不許可下,我們應選擇一處較隱敝的地點進行,避免公眾人仕騷擾及被可疑人物發現。
準備平面圖
34. 首先把平面圖放置較高處,確保所有參與行動的人員清楚可見,若可以的話,把平面圖與行動現場的座向擺放成同一方位,以便所有參與行動的人員易於辨別方向。如印製相片應以A4長度較為合適,最理想每人或至少每組分發一份。如使用錄影帶或電腦應預先安排。
檢查出席人數
35. 必須在確保所有參與行動的人員在場後才開始訓示,最簡單的做法是請你的副手為你點齊人數。
給予適當指示
36. 在開始訓示時,行動主管有需要向參與行動的人員作以下簡述及提示:-
(a) 行動性質及參與的隊伍;
(b) 關掉電話及傳呼機;
(c) 準備記事冊和筆;
(d) 筆記重要事項;
(e) 提醒機密性質;及
(f) 容許發問時間。
總結
37. 行動前訓示並非一門困難的技能,但要掌握有效的訓示技巧並無捷徑。所謂熟能生巧,只要你們多實習;多觀摩,不單要學習人家成功之處;亦要從人家的錯誤中學習,我們必定獲益良多。在日後的領導才訓練日,你們會有很多機會去實習,你們必須把握這些學習機會,因為行動前訓示是我們作為一名領袖的核心功能,它充份反影我們的專業能力。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