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援檢討」製造「道德恐慌」?

蔡建誠
(本文原載《香港經濟日報》, 1998年8月3日。本文由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發表﹞

社會福利署即將公布綜援制度檢討報告。根據報章報導,不難發現整個「檢討」主要是針對「失業」這個領取綜援的組別,各種建議如強制失業者進行義務的社會服務工作、收緊失業綜援申請人的資產限額、為倚賴其生活的受養人數目設立限制等,是著重於如何確保失業者的工作動機,並假定失業的源頭是失業人士個人的疏懶。

一直以來,民間團體對綜援的關注焦點,是綜援不能保障基本生活。舉例來說,現時六十歲以下單身健全成人的綜援標準金額為一千八百多元,只及工資中位數的百份之十七,連七十年代的公援水平也未能達到,令到綜援受助者與一般市民分化隔離,將受助者的生活水平,維持在赤貧的邊緣,令其無法脫離現狀。
 

「問題」與實況不成比例


不過,自從政府本年初提出要徹底檢討綜援制度以來,整個由政府帶動的綜援檢討議程,不是檢討金額提供的「不足」,而是檢討綜援的「濫用」。雖然近年失業綜援個案有上升的趨勢,但不能因此就斷定這就是「濫用」綜援的結果。社會服務聯會在上月發表的研究報告就顯示,領取綜援人士實際上有很強的求職意欲,八成半被訪者在失業期間有積極尋找工作,不想被標籤為「依賴者」。另一方面,一直以來絕大部份領取綜援人士都是勞動力市場的邊緣群體。就算現時失業率是十五年來最高的數字,失業個案只佔綜援個案總數的一成,但年老、傷殘及病患個案卻共佔七作半。今年五月時綜援失業個案約有二萬一千多宗,以當時失業率百分之三點九或十三萬人完全失業計算,綜援制度令八成半的失業人士不合資格或不願意申請,更遑論會「濫用」綜援了。

現時政府不斷向新聞界重覆強調擔心綜援會「養懶人」的觀點,將矛頭指向領取綜援的失業人士,是跨張了濫用的情況,與問題的實際嚴重性比較完全不作比例。無論政府這做法是否有意,其後果是將領取綜援的失業人士塑造成一個非常負面的公眾形象,將依靠綜援為生的人士的外顯行為,歸咎為導致他/她們「依賴」的因素,製造對綜援濫用的「道德恐慌」(Moral Panic),鼓勵社會人士把視線移離造成失業的結構性原因,並淡忘政府就業政策的角色和責任。
 

殘餘福利下的唯一補償


本港的失業形態已徹底從個人模式轉為結構性,如工業萎縮、年齡歧視、不公平解僱、苛刻的工作條件難以維持家庭生活需要等,都是造成今天失業問題嚴重的原因。香港從來沒有設立可讓勞工活得有尊嚴的失業援助或保險,對大部份失業者來說,微薄的綜援金額只是積蓄幾乎耗盡後的最後選擇。無論如何,政府不應把綜援的功能約化為「福利」這麼簡單;國際勞工組織一直視本港的綜援計劃為失業保障制度,也確實反映了在實行「殘餘福利模式」 (Residual Welfare Model)的本港,綜援是社會對承擔了經濟不平衡發展代價的工人的唯一補償。

政府應即時停止抹黑領綜援人士,撤回檢討報告中不合理建議,並且盡快設立失業保險制度和積極地發展就業的機會,為勞工基本收入提供保障。
 

本頁最新版網址: http://www.franklenchoi.org/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