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承擔責任第一步:設立失業保障

蔡建誠
(本文原載《蘋果日報》, 1998年10月9日。本文由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發表﹞

對於本港失業率高企的原因,一種主流解釋是把責任推到「外部因素」上面,例如去年十月底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導致本港經濟低迷,服務行業首衝裁員結業。這種解釋背後的假設,是現時的失業問題只是短暫而孤立的事件。依政府的說法,失業甚至只是本港整體經濟競爭力調整期間的一個階段而已。

東亞金融風暴或許並非特區政府所能控制,但它確實暴露了本地過往就業政策的結構性缺陷,即香港工人的就業基本上受制於「資本為競逐短期最大利潤而轉移流動」這個事實。

自八十年代起大陸以低廉成本吸引外資,本地大批工廠工序遷移內地,本港迅速成為非工業化城市,製造業工人失去工作崗位,數目十多年間折減超過一半,當中部份剩餘勞動力被早幾年風起雲湧的服務業所吸納,所以顯性的失業問題似乎並沒有現時這般嚴重。但實際上中年和女性勞工大都只能流入低職級及低工資的工種,就業貧窮的現象不斷惡化。

另一方面,在過去十多年間,殖民地政府、大地產商及金融資本努力形塑一個壟斷的金融和房地產市場,投機的利潤得到保證,巨額本土和國際資金(包括大陸官僚資本)不事生產,紛紛投向房地產、金融和股票炒賣謀取暴利,復做成香港一片市道旺盛、消費力高的現象。不過,通脹高企和貧富不均的現象長期持續早已侵蝕了中下階層的購買能力,而昂貴的租金成本又嚴重打擊各種生產性行業起碼的生存空間,加速結業和遷廠趨勢。

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本港的經濟根本上經已由地產及與其有密切關係的金融部門所支撐。雖然過去房地產股市興旺,失業問題能暫時吸納和遮掩,但是經濟運作卻越發依賴風險投機的活動,欠缺實質產業的承托。金融危機只不過暴露了香港畸形的、由熱錢帶動的泡沫經濟,與各種過去被發展主義所掩蓋的問題而已。過去多種依賴地產狂潮和金融膨脹而發展迅速的行業隨前者而衰退;倘若大陸經濟放緩服務業則會進一步萎縮。失業挫傷了市民的消費力,減少對商品的需求,進一步導致更廣泛的失業,形成惡性循環;最使人擔心的是現時的失業將會因此演變成一種長期性的失業。

在這種情況下,失業事實上是社會某一組群承了經濟不平衡發展的代價,政府有責任為此作出補償。使人感到遺憾的是,特區政府在經濟困難時期卻只懂跨大綜援濫用的情況,意圖轉移視線,為失業問題尋找代罪羔羊。在面對經濟危機的時候,又以「停止賣地」等舉動寄望維持昔日高樓價主導的經濟結構。近日政府甚至不惜數天之內花費千億港元與國際炒家對賭,卻從不肯順應民間勞工團體和工會的要求,略為動用龐大的財政儲備一小部份設立失業金助失業人士渡過困境。

香港的工人雖然亦可以申請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但問題是綜援的金額偏低,領取者不足以脫離最低的生活水平,又經常被政府視為對「最不能自助者」的救濟,標籤作用使失業人士望而卻步(目前失業率高企仍只得二萬多宗失業個案,八成半失業人士不合資格或不願意申請綜援)。事實上在外國,包括一些所謂「自由經濟」的國家如英國、德國、澳洲和美國等,除了一般性的社會援助形式外,很多都已設立失業援助或失業保險制度,而就算是澳門政府早年亦已開始向失業工友發放緊急援助金。國際勞工局本年二月曾發表報告呼籲亞洲國家加強社會保障及勞工權益制度保護工人及其家生計。根據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本年五月委託浸會大學社工系訪問千多人後發表的調查顯示,首項須作優先改善的勞工保障項目為失業援助。此外,中文大學社會科學暨亞太研究所六月時發表的調查亦顯示,接近七成被訪者支持設立供款式的失業保險制度。

失業現象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市場經濟運作的必然產物,失業保障是社會承認工人在失業期間有權獲得收入的保障,保証失業者能夠享受基本的生活水平。本港的失業保障不足已是有目共睹,過去政府長期忽視問題的嚴重性,今天失業工人面對的生活困境正是就業政策和社會保障制度貧乏做成的惡果。政府應該即時停止抹黑領取綜援的失業人士,並且成立緊急的失業援助保障,以及認真計劃在本港實行失業社會保險制度,保護勞工享有基本生活水平的權利。
 

本頁最新版網址: http://www.franklenchoi.org/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