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可以復興嗎?
「復興」一詞,在歷史書上從來就只會是用作形容一個將近衰亡的民族,同時亦代表一個民族曾經擁有輝煌燦爛的鼎盛歲月。
近來我們彷彿再次回到五四運動的時代,有人跨張說:我們又處於亡國滅種的邊緣了。不同的是,今天沒有外國勢力入侵、社會經濟穩定,
只是賽先生被滿足了,德先生卻被人淡化,劣民的印象在外國依舊。
有人解釋,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漸漸消亡,國家也自然崩潰。
那麼,這是否屬實?我們是否要認真思考一下有關民族的問題呢?
......... .......
..
我和眾多香港人一樣,一向對「中國」這名字也有點抗拒。
「盡可能都唔好返大陸,上面好雜,小偷車匪路霸通街都係;搶完咪算,仲要殺埋你,都唔知係咪無人性。」
「返上大陸做野既話,要同啲官員打好關係,不過有錢乜都得。」
「冒牌貨大把,諗得出既話,上至法拉利、下至雞蛋都可以有假。」
「中國人印象?隨地吐痰,大聲喧嘩,不懂排隊,沒有教養,欺善怕惡。」
面對急促的經濟發展,而沒有道德教育的相應調節,
急功近利、唯利是圖,成了近年一些中國人的想法,貪贓枉法好像更成了中國官方的象徵;為了得到結果,可以害人、更可以殺人。
諷刺的問題來了:中國人的思想道德到了哪裡?中國人究竟有沒禮義廉恥?
可笑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向來中國被世界譽為文明古國,
擁有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同時傳統的琴棋書畫、戲曲舞蹈、手工藝、詩詞歌賦,易學術數、中醫中藥等到現今亦是令世人讚嘆的。
針對近年大部分的不文行為和事件,
現今西方國家眼中、甚至部分香港人眼中,都認為中國人 (大陸人) 都是不文明的!
想深一層,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這的確是十分慨嘆、痛心的事。
為什麼會這樣?
中國有沒有值得我們欣賞的地方?
「沒有。」彷彿成了大部分香港人二話不說的答案。
香港人普遍崇洋、崇日,並欣賞他們的文化、追求他們的潮流。
只是,在歷史上,昔日中國卻是世人崇拜的地方,例如日本、韓國等文明從前都是從我們古代中國學回來的,現在別人穿和服、品茶道等是懂得把文化包裝而已。
對比現在的中國,我們卻稱讚他國,覺得大陸好Out、沒什值得欣賞,而且還將其貶低,諷刺嗎?
另一方面,中國內地到處都是限制,沒有人權自由可言,法律也太嚴。
官員卻說:不定這麼嚴不可,人太惡。
可是他們有沒有尋根究底想過,人.是否在哪裡出了問題?
......... .......
..
部分中國人,彷彿忘掉了中華民族根源基本的道德自律,
還有仁、義、禮、智等傳統道德及價值觀。
無可否認,在中國內地,猶其文化大革命後,人文精神、道德觀念等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政府是責無旁貸的。
活在香港還好一點,遺憾在中國大陸裡的人,確實缺乏了不少道德原素。
到了世界認為我們中國是劣等文化的這一刻,我們是否應正視這問題?
中華文化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環,把傳統中國文化教育下一代才是良策。
同時教育也不是洗腦、思想改造,道德是需要時間由人們自己修養。
而且,中華民族由深遠歷史而形成,要長遠復興,除了文化道德教育外,
就是把最有歷史的「文化」滲入生活,也許中國人可以自小培養對傳統藝術文化的興趣,例如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戲曲等。
......... .......
..
慶幸的是,我生於香港、長於香港,沒有受著什麼打壓封鎖。
只是,香港人有著他們自身的問題,特別是我們這班曾經歷過被英國統治的,回歸祖國後卻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感也不足,亦充滿矛盾。
簡單不喜歡中國,可以有著數十個理由。
有人說:香港人對中國反感,普遍原因是對中國文化也不理解。
討厭了中國壞的一面,間接連好的方面也漠視了。
不過我自己也不太熟悉中國文化、也不愛國,故暫且不談認同感的問題。
中六時中化老師對我們說:「你們都是用西方的那套思考。」
我們有時覺得自己比不上外國,也許是因為,我們用西方的價值去評核我們的國家。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其實有其獨特的一套。
老師常說,我們這一代推崇西方文化,否認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先進和優越。同時活在中西文化匯聚的香港人,面對西方可見的發達,難免認為中國文化是古老、落後、不合時宜。
於是,中國文化在弱勢發展下,同時受著西方文化的衝擊及所謂「西化」,
中國文化漸漸對人們的影響日漸式微。
......... .......
..
我不太愛中國,可是我還欣賞中國文化,關心我們中華民族。
如果我是活在八十年代末的大學生,
為著國家的問題、自由民主的追求,即使面對坦克炮火,我也會走上街。
當年我入了大學,媽也告訴我,「什麼也可以試,不要搞什麼政治就可以了。」
只是現在「愛國」,彷彿便和「共產黨」扯上了關係,的確令人有點不寒而慄。
最後「愛國」只淪為類同大陸憤青的思想行為,同時只會被掛上暴力、負面。
到了這個年代,縱然統治者的十萬個不好,我們現在都要理性,追求穩定才是重要,那麼唯有只可把理想將來放在希望裡。
近年中國在經濟、體育、科技等都有顯著的進步和地位,
可是我對祖國那些奧運金牌、大空人升空等國家榮耀都沒甚感覺,
我希望中國在世界強大的不只是經濟科技上,亦請中央不要再以硬性國民教育把我們香港人洗腦、或者嘗試阻撓香港人的思想自由,
「以德服人吧」,不是一定要優勝於或強於別人。
總希望中國能發揚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最美好獨特的一面展示給世界,
才能讓香港人欣賞自己的國家、台灣人認為中華兒女都是一家人。
不過近來值得高興的是,在中國內地民間也開始有一些尋根、歷史的熱潮,例如漢服運動、國學熱等,官方也把傳統節日成為法定節日,這令我們明瞭,中央也有意推動國人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認識。
總之政治怎樣也好,不可背棄歷史文化。
......... .......
..
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現在面對的是承傳及發揚文化的問題、還有民族於世界的地位,
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真的沒動過心、沒著緊過嗎?
縱然我們活在中西文化交合的香港,難免懷疑自己的身份,君不見崇洋崇日比「愛國」的多。只是一個不愛國家的我自己也認為,每個民族也會有愛民族、關心民族的心,猶其慎終追遠的中國人,更對我們的「根」敬而尊之。
也許別人說得對:「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文化被埋沒了,以至我們對自身價值、所在地方的認同和歸屬都沒有了。
我希望有一天,我自己也能對「中國」另眼相看。
相信有不少人有那顆熱血,希望中華文化發揚,
我們每一人才能漸漸察覺中華民族的自身價值。
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