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集 (三)
民主女神像.六四回憶與反思
 4-6-2009

 


    熱血集 (三)


民主女神像.六四回憶與反思



民主女神像.六四回憶與反思


大學一年級時曾想過,民主女神像屹立在邵逸夫樓內代表著什麼?
為什麼較著名的高等學府如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沒有這種雕塑?



我一直在猜想它在理工大學的意義。


走到邵逸夫樓人流的中央,恆生銀行與七十一之間,
眼前的石像是仿製品,也比原製品細小一點,還附上「民主女神1989」的字句。
它放置於學生會大樓裡最多人看到的地方,卻已被川流不息的人流淹沒,情況到了下課時間更甚。

也許你可隨意在平台上找一位學生問:「理工大學裡有民主女神像嗎?」
「應該沒有吧。」這應是現今學生十之八九的答案。
石像就如它身旁的學生會屬會告示板、免費派發的報紙架,熱潮過後、歷史過後總給人遺棄。
雖然我沒查過石像於何年立在這裡,事實是到了今天大家也不自覺忽略了它的存在。

二十年前的六四事件也是一樣,其實一直放在人們眼前,只是漸漸卻被人遺忘了。

香港大學放置著國殤之柱,為什麼理工大學擺放著民主女神像?我想,這一定有其獨特的精神和意義。
不管怎樣,至今石像依舊聳立在通往學生會各莊房的樓梯旁,提點每位步往學生會之前,特別是一班為學生爭取福利權益的學生會幹事,也要銘記歷史。

......... ....... ..

六四事件,一段中華民族不能被忘懷的歷史。
近日在校園裡看到學生會大樓上的一塊橫額,我知道,二十年來,我們沒有忘記過。



二十年了,對比現今大學生與二十年前大學生的那種敢言和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心,同樣作為大學生的自己有特別深的感受。

......... ....... ..

曾經,我也參與過。

還依稀記得,應該不是做夢的那一天,是紀念六四的某一年某一天。
當時年紀還小,也許是一九九一年吧,深刻的是看到眼前那巨大螢光幕發出的白光,
還不時有一陣陣巨大的響聲,我瞪眼看著電視,被嚇壞了。 (當時不懂事,理應只是大電視播著六四紀念片段的聲音。)
爸爸指著電視告訴我:「這是殺人呀。」
就是這樣,一直拉著爸爸的手,跟父母走到了一大片空地參加了當晚的紀念晚會。
我就只有這一點點的回憶,也許是因為我最後睡著了。

縱然當時年紀太小不太清楚六四是什麼一回事,只是這段小時候回憶,確實留在我的腦海裡。記憶,也使我喚起了日後找尋有關事件的興趣。
到了今天,當我每次看到七一、六四總會有人推著嬰兒車、拉著小孩去遊行的時候,我就明白了家長帶他們出來不是白費的。
我們會以為孩子因為年幼不會知道這一天,只是原來他們長大後的的確確會記得曾經有這一天。

薪火相傳,的確有它的重要性。
即使長大後他們支不支持這立場、站左還是站右,至少也能令他們知道事情曾經發生,長大了自然懂得以獨立思想來批判。

......... ....... ..

六四的真相,彷彿被埋沒了。
這是由於中國政府沒有真真正正公佈過資料和數字,
我們對於整件事件的直接影響、死傷人數,也只能靠猜測估計。

回憶自己最初得到有關六四的資訊,應該也是從家人裡聽回來,從中學裡也有所聞,偶爾也會在電視上看到華叔等人在紀念六四。
其實當時也沒什麼感受,覺得這只是歷史上的一件事而已。
至於說起家人,總覺得家裡一向長氣的父親,唯一的好處就是喜歡和我開明地討論歷史。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我,小時候一直認為,眼前政府一定是好的,爸爸讓我知道,明白政府錯誤的重要性。

第一次於中學接觸六四,應該是世界歷史課。
說到近代史,那位歷史科的老師說著一九八九年中國發生了一些事,歐洲其他共產國家同時也推行了民主運動,部份政權倒台了,德國統一、蘇聯解體,當時全球正進行了一些改變。
老師以世界歷史的角度說:「唯獨中國的不成功」,同時帶點慨嘆的神色。

我心裡好奇,為什麼,中國不成功?
歷史科老師說得隱晦,相信是不想給予我們她主觀的思想吧。

我開始到網上尋找有關六四的資料,我才知道,當時的確有學生搞民主運動,
最後中共政府以坦克車和機關槍鎮壓手無吋鐵的學生來結束,更恐怖的是秋後算帳般的追捕、通緝。

當然,「唯獨中國的不成功」的確是過份敏感的字句,
民運不是等同一定要推翻政府,當年六四的學生也只是為了國家社稷的民主設想、為了官員的貪污腐敗的控訴來進行和平示威,卻遭到中共政府殘酷鎮壓。

總認為,無論任何一個政府用荷槍實彈對付無辜市民也肯定是錯的。

......... ....... ..

近年瀏覽網上一些論壇,不難發現香港多了人替中共官方粉飾太平,
說當年六四天安門廣場上沒死過一個人,有些更放上一段段軍人比學生更慘的影片圖片,
同時說外國勢力影響香港部分傳媒,又說支聯會收了錢,渲染別人支持平反六四。

對於這些資料,我的確曾經對我一直認識的「六四」動搖過... 
我曾這樣想過,當年中共真的是沒屠殺學生?是外國影響?真的嗎?

對於歷史資料的不足,我知道心裡的矛盾難以避免。
不過這件事突顯了一個人擁有獨立思想的重要性
面對資訊爆炸年代,加上部分人可能給思想教育,我們都難免接收來自周邊不同的聲音,於是我們必須聆聽各方後憑著自己的分析作出最適合的立場。
後來我再搜尋資料,我才肯定,他們反而是認識不深的一群。

......... ....... ..

六四,不單是政治問題,近年人們關注的開始變成人權問題了。

中國內地至今仍然不容許民間和傳媒對六四作公開評論,
內地在互聯網上要搜尋「六四」也得被封鎖,二十年後的六四前夕,民運人士依舊被嚴密監控、天安門母親也被禁外出,連北京市內大學生在今年六月四日穿著白衣外出也不容許,情況令人十分可悲。

聖人也有錯,要緊的是懂得去反思、反省。
二十年了,事件也變成歷史了,政府應該給予人民公開討論、評價的機會,難道還要左封右鎖嗎?

......... ....... ..

少年十八十九,衝動是難以避免的,有人說學生的偏激導致悲劇發生,我才覺得,當年學生為國家為社稷的理想對比現今大部分大學生只顧站在自己利益當前,更為何貴。
歷史上北大一直是中國人不被污染的「發夢地」,亦是扮演整個民族「精神聖地」的角色,聽說現今北大已沒有了從前蔡元培時代的獨立、自由精神,中國的思想控制已漫延到大學生裡頭了。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說:「一個民族、特別是年輕人,應有一個地方讓他做夢,否則就沒有希望了。」

年青人沒有夢、沒有思想自由,那麼即使我們經濟怎樣好,國家的未來也變得模糊了。

木兒*
 

Thursday, 4 June, 2009

 

 

 

 

 靈感.盒子

 

 

<靈感盒子> Since July,2005

 

   光感集      千熊屋      想吾相      香港燒烤熱點  

 

<靈感盒子> A Division Of  阿光總站.


Copyright © 2001-2008 隨心盞.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