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舞中的拉丁舞包括:桑巴,倫巴,鬥牛,恰恰,牛仔。這五個舞種無論在社會交場合還是體育舞蹈比賽中都廣為流傳。一般是兩個人一起跳,一個男士和一個女士。持握姿勢各有不同,有時親密相擁,有時舞伴相互單手相握。這些舞中的姿勢都已經標準化和分類成各種不同的級別以便於教學,有國際上統一的用語,技術,節奏,拍子。但是也不盡然,這些舞都有各種不同的起源。
羅馬語系(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起源於古老的拉丁語,遍及大多數美洲地區,從而形成了一種文化。有三種舞來自這個地方,一個來自西班牙或法國,另一個來自美國,促成了現在這套國際標準舞——拉丁舞。提及拉丁舞這個術語,這裡是拉丁和美洲的縮寫,而不是指地理上的拉美地區。來自拉美地區的這三種舞是由本土歐洲和黑人舞蹈熔合而成的。
在初期,歐洲的征服者們從西非的各地進口黑人到美洲的大部分地區,主要原因是他們很難勸服本土的人為他們而工作。這些黑人如此之多,以至於到了1553年時,數量已超過了墨西哥的歐洲人,總督命令西班牙的查爾斯禁止黑人的進一步流入,舞蹈在所有的三種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歐洲人、黑人和本土人在1569年,墨西哥的總督下令埋葬阿乏台克人的日曆,因為黑人主要的娛樂已經變成舞蹈,並在那裡流行起來。接著,總督頒布法令,跳舞只能在星期天和節日的下午2:00到6:00鐘。
到了17世紀至18世紀,三種文化的逐漸融合導致了一種新的文化產生剋立奧耳語。由於歐洲舞蹈傳入拉丁美洲,他們逐漸接受了這種文化。在古巴,隨著切分音節奏的流行,對面舞變成了哈巴聶拉舞(一種類似於探戈的舞蹈)。後來,隨著與酒吧音樂節奏的融合,切分音變得越來越強變成了「son」的縮寫。1795年這種節奏就已在巴西使用,其中有一首「情歌」在19世紀之際之時在歐洲變得很流行。複雜的切分音節奏,現在已經成為所有拉丁舞的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