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和小輪相關圖片
一九二四年,油麻地小輪的「文星號」正式投入服務,是香港第一艘小輪。自始,這種兩層高,四平八穩的船隻,便成為本港主要渡海工具。
與早期的木車一樣,小輪也是依靠蒸汽推動。船上有一蒸氣水鑊內,很容易發生爆炸,危害乘客安全。然而,一直到一九四八年,才改由柴油取締。
2)
發展經過
天 小 輪 服 務 原 是 由 一 位 著 名 的 波 斯 火 教 徒 盧 先 生 創 辦 , 並 以 九 龍 渡 海 小 輪 公 司 為 名 , 約 十 年 後 ﹝ 即 一 八 九 八 年 ﹞ , 目 前 我 們 熟 悉 的 天 星 小 輪 , 九 龍 倉 向 盧 先 生 購 下 了 全 部股 權 後 , 天 星 小 輪 公 司 便 正 式 成 立 。 雖 然 缺 乏 詳 細 的 文 件 證 明 , 但 相 信 新 公 司 的 取 名 , 是 源 於 轄 下 船 隻 均 有 【 星 】 字 之 故 。 事 實 上 , 部 份 原 有 的 名 稱 如 【 晨 星 】 和 【 夜 星 】 , 至 今 仍 保 留 使 用 。 |
經 常 行 走 於 維 多 利 亞 海 港 的 天 星 小 輪 服 務 , 最 早 期 收 費 為 每 人 五 仙 。 時 至 一 百 年 後 之 今 日 , 上 層 票 價 比 其 他 過 海 交 通 工具 , 顯 然 仍 是 最 廉 宜 的 選 擇 。 |
天 星 小 輪 的 歷 史 絕 不 是 毫 無 風 浪 的 , 其 服 務 於 一 九 零 六 年 九 月 受 到 嚴 重 打 擊 , 當 時 一 個 意 料 之 外 的 颱 風 令 到 天 星 小 輪 痛 失 兩 艘 船 隻 , 並 令 到 九 龍 方 面 的 碼 頭 損 壞 至 無 法 修 理 , 這 次 颱 風 蹂 躪 亦 導 致 公 司 在 重 建 渡 輪 碼 頭 時 採 用 一 項 新 設 計 , 免 船 隻 泊 岸 時 浪 費 時 間 及 令 煤 炭 造 成 不 必 要 的 浪 費 。 在 1933 年 , 天 星 小 輪 引 入 第 一 艘 以 柴 油 內 燃 機 推 動 的 渡 輪 , 名 為 【 電 星 】 。 |
一 九 二 零 年 代 初 期 , 天 星 小 輪 有 限 公 司 擁 有 五 艘 船 隻 , 全 部 由 該 公 司 設 計 , 而 當 時 的 黃 埔 船 塢 有 限 公 司 則 負 責 製 造 。 除 最 早 期 的 小 輪 為 單 層 船 外 , 其 後 的 均 為 雙 層 船 , 可 載 二 百 八 十 六 人 , 於 一 九 二 四 年 , 一 九 二 六 年 及 一 九 二 八 年 , 五 艘 可 載 客 五 百 五 十 五 人 的 小 輪 陸 續 加 入 船 隊 。 |
一九六六年天星小輪因欲加價五仙,引起暴動。
一九七二年海底隧道通車後,對渡海小輪造成相當壓力,重要性不及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