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批判對抗偽資訊





新界之死——以交通打頭陣,毀地殺生

OXRA

中港之間的運輸及香港境內交通「規劃」,究竟由甚麼去帶動,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屯門新市鎮開發數十年,幾代居民生活深受交通不足困擾之後,政府才著手建西鐵,你道意義何在?而西鐵的一些站(如錦上路站),甚至整條西鐵線,使用率都甚低,開發土地建這條鐵路及車站所造成的生態破壞,與其所帶來的「方便」,簡直不成比例。這只是一個最眼前的例子,反映香港的道路及鐵路建設,根本不是以居民需要為念,更對環境生態毫無承擔,為的只是藉之開發土地,讓土地擁有者(發展商及新界土豪)可以炒貴地皮,搞車站上蓋及沿線物業、主題消費場所等。此種劣政劣行,常常以「開發工程可以為香港創造就業、為未來大搞基建」等作藉口,多年來都通行無阻,即使今時之立法會,普選議員也輕易為這些工程開綠燈。事到如今,新界已瀕生態崩潰,就算臨崖勒馬,能否挽回亦屬未知之數;我們的社會在今日再不對這等交通運輸「規劃」作深切的檢討和反省,恐怕日後連懺悔後悔都沒有機會了。

中港運輸方面,廣州至香港的直通車不在話下,深圳與香港間的交通,自皇崗口岸直通香港各區的道路及客運巴士,現時已是四通八達,何需再建落馬洲至九西的鐵路?就算要建(大疑問﹗),早在籌劃西鐵之初,當局已決定建北環線,連接落馬洲與錦上路之北,又何需架床疊屋,鑽地翻天,建這一條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除非——到處建路的目的就是炒地皮﹗

總之,閱覽未來鐵路與高速公路、公路的發展藍圖(http://www.infrastructuregallery.gov.hk/cindex.htm),簡直步步驚心。再加上特首的突發性「加強劑」,如曾蔭權十大基建中的港珠澳大橋及這個高速鐵路,其耗盡香港的「綠色家底」、「生存家底」,委實教人對未來連預測也不敢預測。

就以港珠澳大橋為例,1997年前港英政府對來自大陸的此項工程建議也避之則吉,因為將全中國南行車輛引導來港作南方終點站,實在匪夷所思,其所引起的環境代價實在不是那時的政府所能承擔;然而特區政府為了攀上「中國崛起」的車邊,不惜押上全體市民的心肺及整體健康,官商政客全面發揮其貪婪與虛榮,亦表現出一派可鄙的無知與怯懦。這種情況,在此項高速鐵路工程的決策上,亦無兩樣。

高速鐵路(香港段)的興建,就是在新界大幅郊野公園及鄰近郊區地帶鑽、挖、爆、破、截流、殺村、開路(建通風樓),為新界的全面都市化打響頭炮。

查實近年鄉郊土地上湧現的野猴、野豬、野牛找尋食物,與人爭奪空間,終而被擒被殺的悲劇,就是一個嚴重的警號——新界的多元生態,將不能承受更多的「發展」去切割、搗毀、改裝。一個成熟的生態區域,根本不能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調整」,物種的覓食、繁殖,維繫群體生活及物種之間的相生相剋,在生境被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是不能夠持續的。

又以漁護署將家鴉定性為數目太多、必須「殺卵滅絕」此政策為例。其實,家鴉與其他鳥類及生物共享的生存空間,受到人類強勢進佔,才是問題所在。摧毀家鴉來讓其他鳥類有生存空間,簡直是嫁禍於鴉,以此邏輯捕殺下去,豈非早晚要殺盡非人類的物種?所以,今日的新界,只容生態修復,不能再作破壞,這是任何規劃藍圖的大前題。

任何人士,對香港還有點遠景遠望,對眾生萬物尚有情義可言,對鄉土還有承先啟後的責任感,請加入OXRA,堅持站在反對這工程的一方。






服侍地產商建築商不遺餘力的EIA**偽科學

OXRA


EIA的七宗罪——如不痛改前非,這種扮專業扮專家玩弄人民的把戲,毫無公信力,唔該早抖。

一. EIA是跨國公司的大生意,專為付錢委託的那一方論證工程的可行性。在香港而言,法例容許項目倡議者自行委託公司進行EIA,而不是由政府代表市民藉EIA去保證工程不會嚴重傷害環境,EIA的毫無公正性,可想而知。

二. 每次就一個工程做EIA,對其他同時/即將在附近進行的工程可以視若無睹,對環境的相加及相乘後果根本無人理會。更不會考慮由此項工程招致更大更多的工程接踵而來。例如,建一條地下鐵路,就要建通風樓,建通風樓就要築路,築路就意味著沿路污染及開發,而這些污染及開發所帶來的後果,是完全不會出現在地下鐵路的EIA中的。

三. 一個工程又可拆散來做EIA,例如,建赤臘角機場時做的EIA,並沒有包括加油庫;做滘西洲高爾夫球場的EIA時,就沒有包括儲水池——雖然這些工程的兩部份根本就分不開。

四. 工程影響範圍基於權力政治考慮多於生態環境考慮。例如鄰國是弱國,工程對它造成的影響就不用理會;當地人——特別是窮人——生計所依賴的本土物種遭受損害是不會被視為環境的負面影響;在香港,主要從工程地點方圓500米去考慮環境影響,簡直就是個笑話。

五. EIA時限問題:工程往往要火速上馬,環評公司要在短期內搜集數據,以本地嚴重缺乏背景生態資料的情況下,尤其是不可能。結果就是走法律罅,如在旱季濕季之交的幾日搜集數據,就當成是做了旱季濕季的環境評估了。

六. 環評最終極的殺手鐧是一切生態破壞都可以「補償」回來,但每個生境都是非常複雜且獨特的,根本沒有補償可言;縱使有,政府何來那麼多人手去長期監察著「補償點」的生態變化?就算發現了「補償點」不能補償,難道可以招魂把原來的生物喚回來嗎?

七. EIA援引先例以證明「同類」工程可行,但是之前的EIA經已紕漏百出,結果就是愈做愈錯,集非成是。例如,用落馬洲支線的地下隧道的EIA,去支持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不會造成環境破壞,而前者落成不久,環境禍患還未完全浮現,根本就不應成為其他EIA可應用的論據。


**EIA即環境影響評估,按法例規定,大型工程須通過EIA才可上馬。






各項基建由 「議而不決」 變 「草率上馬」

反對廣深港鐵路香港段以西九龍為總站 應選錦上路

大部份和西鐵線重疊 浪費公帑250億

為項目融資 在西九龍站又要建屏風樓 環保觸覺將交規劃申請

環保觸覺

環保觸覺自廖秀冬年代起,已關注廣深港鐵路的走線事宜。起初,政府建議是用共用路軌方案。及至鄭汝樺局長上場,我們繼續游說至今,仍然未得成果。(附件有2007年的一封信,反映我們一直都有跟進)

耗資數百億元計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刊憲之際,未來香港段的走線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不容忽視,是否一個「大白象」工程,實在值得探討。

早在2006年1月,行政會議已拍板興建一條快速鐵路,連接廣州及其鐵路網絡,曾特首其後在港深廣高速鐵路的港段走線一事上,宣佈改變初衷,放棄與西鐵共用現有路軌的方案,當時估計便要額外多花75億(現時更可能達二百多億),車程比共軌的原方案減少了13分鐘。

生活在香港這個繁忙都市裡,我們慣了凡事要講求效率,做任何事都要省時,以便爭取更多的時間去辦更多的事情,犧牲了生活的質素,亦永不會明白悠閒生活的真諦;我不禁會問,額外多花的巨額專軌造價,使乘客(主要是商務客吧﹗)「多賺」了13分鐘,他們會將時間花在休息及家人,這些更重要的事情上嗎?答案是,他們只會繼續在工作中勞勞役役及「check」更多的工務電郵。我們亦十分質疑政府運輸署的經濟效益計算方法,經常說節省多少分鐘就能產生多少億的效益,才合理化一些基建,這些推算是否有驗證過?

放棄與西鐵共用現有路軌,改以西九為終點站,意味著香港段的路軌長度大增,要開山劈石、大興土木地去建造專軌。對環境破壞之餘,將在掘隧道時製造數以百噸計的石頭,帶來一個如何棄置的問題。另外,還會涉及很多收購土地的賠償支出,因專軌工程而延誤高速鐵路網的接軌的可能亦大增,實在不值得。

但若以錦上路站為終點站,新界居民便可到錦上路站轉乘廣深港高速鐵路,而不需另外搭車出西九龍。我們建議,在西鐵線的疏落行車班次內,加插由錦上路站開出專列到九龍南線的柯士甸站,便可解決中國制式車廂不能進入西鐵線路軌。乘客由廣洲出發,到達錦上路後,便可轉乘西鐵線的錦上路站至柯士甸站專列,乘客只是用數分鐘在錦上路轉車便可以了,並仍然得到獨立的舒適座位。請政府不要說轉車麻煩,香港超過一百萬人口都要轉車返工放工。那為何要用公帑保貼這班乘客,而不津貼香港市民的交通開支?

政府應該體察到香港已是超級方便的城市,交通網絡簡直是毛孔不入,到達香港的每一處。可惜,政府仍長期認為起多一些路及鐵路,便能縮短車程,便可創達多少億經濟價值云云。這些想法,是絕對錯誤的。

當爭取到車程快數分鐘,若仍是用來工作工作工作,超時工作超時工作超時工作,又有何意義呢?但就這樣便用去數十甚至數百億的公帑,但「OT工作狂」並無減少。所以,香港GDP 很高,但快樂指數很低。

最不幸地,我們連空氣質素及通風亦賠上,議擬的西九龍站上蓋將要建樓融資,但該位置已屏風樓臨立。所以,我們在該地盤位置,將申請「不能作鐵路總站發展」,希望逼使項目能再諮詢,不應草草上馬,浪費公帑。

九龍區即將史無前例地有六大基建工程相繼動工,本會非常擔心各大型工程刻下為了爭相上馬,還能有周詳的環境評估和協調嗎?對九龍區居住環境勢將造成空前的破壞和混亂,而政府這種急就章式、一窩蜂的開工保就業,究竟會不會催生出一個建造業興旺的泡沫呢?

縱觀所有的基建工程項目,仍是傳統的大興土木,缺乏了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具長遠影響的環保產業的發展;傳統的大興土木式基建,建造期間雖然可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但現在一次過盡推十大基建,幾年後各項基建落成後,又靠甚麼大興土木來開工保就業呢?本會提出政府應發展環保產業,例如:開展可再生能源的基建、建立社區廢物回收網絡和發展資源再造工業、開拓本地有機種植及農產品市場、大厦天台綠化和空調系統能源效益的提升等,這些工程全具備長遠發展的條件,更有助社會可持續發展和長期創造就業。

基建工程名稱

港深廣高速鐵路

中九龍幹線

觀塘延線

沙中線

西九龍文化區

啟德發展計劃

動工年份

2009 – 2013

2012 – 2016

2011- 2015

2010 -2015

2010 -1015

2010 -2013

受影響地區

油麻地連翔道、西九龍填海區

油麻地加士居道、甘肅街

紅磡黄埔

土瓜灣、馬頭圍、何文田

西九龍填海區

舊啟德機場、太子道東







回主頁